网络时代文化管理,(2)

时间:2022-07-06 10:25:02 浏览量: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 目录 一、网络时代对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 1 (一)网络时代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 1 1.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 1 2.文化的大众性与参与性.................................................................................................. 2 3.文化的补偿性与极端性.................................................................................................. 2 (二)网络时代对文化中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 2 二、网络时代时代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 (一)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问题 .................................................................................................. 3 (二)文化安全问题 ...................................................................................................................... 3 (三)文化主体存在的问题 .......................................................................................................... 3 (一)

 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 ........................................................................................ 4 三、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4 (一)形成有利于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4 (二)

 促进网络时代文化产业自身转型升级 ............................................................................ 5 (三)

 通过文化众筹创新文化金融合作模式 ............................................................................ 5 说 摘要: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说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体验,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与管理还存在诸如信息安全、文化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网络时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网站、企业多方合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同时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又兼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网络时代时代;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 一、网络时代对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一)网络时代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从广义上说,文化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行为、文化事件、文化现象、文化精神等不同层面,但文化产品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参与性等特质 。文化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但不拘泥于传统文化。今年两会文化自信成为热议的焦点,有关专家学者也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优秀的革命文化是筋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魂。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化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文化产品依托新技术、新应用催生出新型文化产品,因此其传播方式也有了全新的特点。

 1.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文化产品的生产既包括博物馆里的文物、图书馆里的图书、各种艺术品、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文化的上线,又包含网络音乐、网络美术、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

 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等新型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品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

 2.文化的大众性与参与性 随着手机移动网络技术的更新,数据流量使用费用的降低,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手机上可以获取信息、上网查阅资料、沟通交流,也可以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发布到网络中。手机各种视频软件、交友软件为此提供了各种便利。因此,手机文化又被称之为“草根文化”,很多网络大 V 、网红、网络歌手纷纷通过手机网络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找快乐、缓解紧张情绪等。

 3.文化的补偿性与极端性 文化产品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化使得人们可以卸下工作与生活中的面具,在网络中寻找或填补心情的空白。他们更愿意通过游戏、交友网站、各种贴吧等虚拟空间去宣泄情绪、放飞“自我”,也极其容易受到网络中一些群体事件的影响,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将“丑恶”推向极端,亦可将“善”无限放大。基于上述文化的特点,人们获取的信息往往是杂乱无章的。网络时代给文化的整合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借助网络时代工具,可将文化资源按照一定规律整合、配置、重组,从而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增殖。另外,网络时代可以精准分析、预测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精准推送等服务,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有效信息,节省人们查找信息的时间。例如,人们通过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这些数据可以被微信后台数据库利用,通过网络时代分析后,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公众号等服务;用户通过某些音乐软件查找自己喜欢的音乐,一段时间后,每次登录该音乐软件,软件本身就会将用户喜爱、感兴趣的歌曲按照类型推送至首页,这极大地缩短了用户查找的时间。同时,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已经逐步从边缘走向了主流媒体,国家和各地政府也纷纷整合资源,将传统媒体数字化、网络化。

 网络时代还催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阿里巴巴推出的“娱乐宝”,用户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为7%左右。同时“投资者”还享有剧组探班,参加明星见面会等权益。

 (二)网络时代对文化中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等政治思潮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借助他们的文化产品,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民众对国家意识和主流文化的凝聚力。

 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促进网络时代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网络时代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维护国家安全,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文化可以借助网络时代平台,在我国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为民众提供适应中国

 国情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品,同时也能预防和警惕某些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时代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问题 2014年我国首次将网络时代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网络时代战略及行动计划”。网络时代要想成为引领文化发展的主力军,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文化资源分配不均,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的问题。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文化,同样文化也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文化产品的受众,也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者。文化已经不再单单借助主流媒体生产和传播,海量的数据充斥各种网络平台,信息重复率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大网站、网企也都是各自占有一方资源。而网络时代的应用前提就是要将这些杂乱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跨越各种数字鸿沟,实现资源共享。如何将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文化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安全问题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并免受不良侵害,能够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正向作用的状态,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范畴,是安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反映 。2003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实施了“文化安全”指导方案,在其 30 个成员国中建立高优先级的安全规划与管理制度,以解决成员国对网络风险暴露和对信息系统威胁的担忧。我国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30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但与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速度相比,这些规定和制度仍然稍显滞后 。在技术层面上,我国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等技术开发相对落后,还需要从国外购买相关的技术产品;各大文化企业也都有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技术上的瓶颈导致我国在文化信息安全方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内容方面,对于文化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尚不完善,网络游戏、影视剧作品先后出现了各种抄袭现象。另外,个人隐私的保护机制也不完善,对网络用户的监管也不到位,等等。我国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先进文化”作为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安全全方位的管理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

 (三)文化主体存在的问题 文化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个人主体通常包含一般网民(网络日常用户)和文化的缔造者,如从事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人。群体主体包含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如国家宣

 传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以及各类文化企业。我国文化丰富多彩离不开网络个人与群体的贡献,但是这些主体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

 文化部门监管缺位。网络游戏中存在色情、暴力等不良文化,尤其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不良影响。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作品盗版现象严重,如“好声音”侵权案等,直接损害了文化消费者的利益。

 (一)

 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 1.互联网分流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受众。在“网络时代”之前,文化产业囿于渠道限制,其受众主要针对非网民。在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接受文化产品的渠道大大增加,分流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受众,且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分流越来越严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 年 8 月 4 日发布的《第 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截至 2017 年 6 月已经达到 7.51 亿人,2017 年上半年共计新增 1992 万人(增长2.7%),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手机网民数量截至 2017 年 6 月达到 7.24 亿人,手机网民渗透率达到 96.3%,基本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全覆盖。中国 54.3%的网民渗透率已经高于亚洲和全球的平均水平,而且渗透率还在继续上升。从人口结构上看,年轻网民的比例尤其更高,而年轻网民正是文化产业受众的主力,这就大大分流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受众。

 2.网络对文化产品质量提出新要求。决定产业和市场发展水准的关键,始终是文化产品的内容与质量。在前网络时代,由于文化产品传播渠道的受限,一些质量不高的文化产品或许可以通过二次包装与广告宣传,从形式上获得与高质量文化产品不相上下的市场份额。但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已经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人人都是信息发布主体,所以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用户口碑变得最为重要。如果质量不高的文化产品上市之后,受众对其内容与质量不满意,则可以不经由传统媒体进行评价,而是直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公众号、App 等互联网渠道自己发布,可以对文化产品市场形成直接影响,甚至造成滚雪球式连锁影响反应。简言之,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餐式阅读习惯的潮流下,对文化产业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为了产品质量的比拼。

 三、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形成有利于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促进网络时代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首先就离不开形成有利于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虽然近期以来,例如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密集出台,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促进文化资源的数据化。文化资源数据化不是简单的

 数字化,而是将文化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为网络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虽然文化部已经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文化资源数据化的类似工程,但需要有更为详细的具体化政策指引。二是制定战略规划、出台政策,以推动文化产业领域互联网科技的应用,打通产学研的通路,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成果在领先文化企业中率先采用。三是利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更容易进行跨界合作与国际合作的机遇,鼓励基于互联网领域进行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与国际合作。四是对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试错机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对新型文化产业模式进行试验,并容许失败,促进社会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

 (二)促进网络时代文化产业自身转型升级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文化产业,但同时也形成了基于互联网发展特征的新文化产业生态链。面对网络时代,文化产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在新的文化产业生态链中找准自己位置。一是突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基于部门分割、领域细分的观念而形成的相互割据的机制和体制所带来的发展阻隔,打破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壁垒,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打造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文化产业。二是在文化产业运营层面和资本运作层面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资本互动,让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通过资本市场的敏感性推动实现,以便于更符合网络时代的市场需求。三是构筑网络时代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同心圆”,即将文化产业生态链进行整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时代 文化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