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社区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参加培训的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21-10-21 14:19:32 浏览量:

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 近期,我有幸参加第一期 X 干部专项培训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从 X 月 X 日开始,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 X 个月的学习,X 月底又赴 X 大学 X 校区参加集中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现场学习观摩,对抓好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路。X 月 X 日开始,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堵点、痛点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在组织、理念、体系、服务四大要素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收获汇报如下。

 一、从“ 四大困境” 破题,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短板 (一)组织困境 调研中,我发现基层组织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基层组织架构还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 2020 年 7 月,X 化纤将员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限移交到社区,但是失去了原“国企包办”模式的硬性约束后,许多党员和居民开始与基层党组织、社区“脱钩”,社会治理对象由高组织化转向低组织化,导致组织无序。同时,在农村许多党支部呈现老年化和空心化,以 X 镇蔡湖村党支部为例,50 岁以上党员超过一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三成,仅有的一些年轻党员更是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此外,社会治理牵涉部门众多,由于缺乏组织的有效统领,各部门各自忙于条线任务,未能高效整合各条线力量,造成了执行和运作过程的碎片化。

 (二)理念困境 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治理的内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虚化。思维“人治化”。一方面,不少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去年山西洪洞县一村民家土灶被村委会用水泥封平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村委会的乱作为,折射出社会治理中的“人治”惯性。另一方面,群众法治观念落后,部分群众习惯于“托人情”“找关系”,X 镇信访科在接访过程中,也存在少数群众来访前习惯于先买一包“办事专用烟”,而非寻求法律帮助的情况,更有极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反映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自治“空壳化”。当前不少群众自治组织徒有虚名,这种现象在城镇老旧小区较为突出,如 X 某小区居民构成复杂,缺乏公共意识,对自治组织漠不关心,难以实施自主治理。除此之外,不少基层单位“越俎代庖”,过多地插手自治组织事务,大部分镇(街道)对下属的村(社区)有严苛的考核管理,忽略了自治组织的自主权。

 (三)体系困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权力边界模糊。推进社会治理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必然要求,其有效实施又依赖于公共权力的扩大,二者间天然存在矛盾。X 镇就有群众要求公开本组村民的特殊人群信息,当事人则认为此事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提供,由此引发矛盾。二是参与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提倡政府积极作为,很多人却将此理解为“大包大揽”,比如当前一些乡镇敬老院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大多由政府开办,收费价格未能市场化,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够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影响了治理效能。三是科技支撑无序。当前各地社会治理网格平台 app 参差不齐,比如临近扬州的 X 市部分区用的平台不同,扬州市虽然统一运用省级平台,但是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并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服务困境 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重点以网格化为主要支撑,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然而基层事务繁多,工作人手不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上的问题。网格设置较粗放。按照省政法委规定,城市社区网格按照 300-500 户或 1000 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 200-300 户为基本单元。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超过2000 人的农村网格不在少数。巡办分离不到位。目前,X 市网格员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网格与村干部工作时间互相挤兑,更导致网格员同时负责事件的巡查发现和最终办结,促使村干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服务效能跟不上。由于网格员时间、精力有限,致使服务打了折扣,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及重点群体的诉求,X 市六合区曾有一独居老人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这就是网格走访不到位、不常态所导致的。

 二、从“ 四大要素” 着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组织现代化为根本保证,优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 1. 筑强组织“ 引擎”。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落实基层党组织直接责任,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一是强骨干,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下派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治理培训,合理设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最低年限,逐步提升相关待遇,营造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守阵地,全覆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三是当表率,以党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党员带动群众,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 打破条线“ 壁垒”。

 。今年,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条线“壁垒”问题的一剂良方,应当深度推动各单位思想上融合、行政上整合、工作上磨合。一是整合治理力量。在改革中,原社会治理条线的综治、信访等部门被统一整合到社会治理局,但是市直属的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旧独立在外。因此,应加强属地管理,赋予镇(街道)对驻镇直属单位一定考核权限,并从上级层面加大部门之间联动,确保工作有力有效。二是整合网格力量。以 X 镇为例,原本城管、综治、安监、派出所等条线都设立了网格,应将其深度整合为依托村(社区)划分的综合网格,同步整合网格员队伍,统筹负责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三是整合执法力量。在机构改革中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承接了部分上级下放的执法权力,也承担了不少执法压力,可以在便于基层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下放权力,提升执法实效。

 (二)以理念现代化为实践路径,推动德法并重、三治融合 1. 强化自治基础。一方面,激发主体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点,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实惠,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

 2. 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大讲堂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村民法治意识,改善乡村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3. 强化德治引领。以 X 镇为例,积极弘扬正能量,利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引领文明新风尚。挖掘德治文化,充分挖掘家风等优秀德文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以体系现代化为活力源泉,促进主体多元、协同共治 1. 政府权责明界化。以维护民生权益为底线,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治理工作中公私领域的界限,合理缩小政府权力范围,防止政府越界。同时,为政府越界行为的矫正提供法律依据,明确相关补偿措施和标准。此外,应当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创建一个沟通渠道和缓冲地带,引入更多治理主体,担负起政府权力退让后空缺的部分公共职能。

 2. 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域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指得是政府要在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应当积极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政府向其购买社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妇女儿童活动、老年人供养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信息公开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3. 智能技术高效化。在确保平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尽量统一管理规范,简化操作手续,优化服务功能,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并将平台推广到群众中,让平台成为群众反馈诉求、监督治理成效、畅通干群联系的桥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平台数据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社会热点,构建数据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以服务现代化为价值基石,落实民 生为本、服务为先 1. 精细管理增效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部署,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要求,精心划分网格。如目前 X 镇按照要求,将网格重新划分为 X 个,同步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全科社工等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同时,精细开展工作,学习 X 市“社区特色品牌服务”工程,推广网格“微治理”,精确记录居民信息,梳理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先进网格。

 2. 巡办分离显作为。为确保巡查工作的专业度,可将网格员由县区统一招聘并分配,由镇级层面进行属地管理和考核,专职负责网格内事件办结以外的工作。在基层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网格员兼职与社会治理条线无关的基层工作,但仍需以网格巡查工作为主,以保障问题前端发现能力。属地社会治理部门负责统一收集居民非警务类诉求,并分配到职能部门,督查问题办结情况。此外,探索将问题上报功能下放到居民手中,由网格员进行初审后交职能部门办结,进一步强化信息采集能力。

 3. 规范服务提水平。推动精细化网格治理、落实巡办分离模式,其目的归根结底是提升服务水平。当前网格服务除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外,包括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网格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诸多方面,更应强化思想教育和推进服务规范化两手抓,提高网格工作质量。可参照 X 市江北新区做法,由镇(街道)一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规定每日网格服务提供数量,同时制定不同服务类型的每月最低服务次数。以 X 镇为例,可规定每名专职网格员每日需录入至少 X 条服务记录,每月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等记录不少于 X 条,矛盾纠纷调处记录不少于 X 条等。此外,由镇(街道)一级进行服务质量审核,由县区一级进行复核,从而确保网格工作质量,真正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三、从“ 四大建设” 发力,提升 X 社会治理效能 对于乡镇来说,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迫在眉睫,也是必须之举。2021 年,X 镇将着眼组织、服务、法治、功能四大重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组织建设实效化。提早谋划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并着重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培训和历练,打造一支基层社会治理“铁军”。

 二是服务建设效能化。以“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创建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网格中矛盾调处服务水平,同步细化网格积分奖励、巡办分离、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三是法治建设制度化。推进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业务用房规章制度,落实村每月法治培训制度,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功能建设实质化。深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实质化运行镇综合指挥调度中心、镇为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充分衔接各职能部门,落实网上派单转办、专职坐席员等机制,系统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社区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20 年,在办事处党工委的领导下,本人带领社区全体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乘势而为、扎扎实实开展社区党建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使命担当,积极防控疫情疫情发生后,社区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创新推行“党支部+网格化”疫情防控模式,采取小单元作战、网格化管理,有效防止了疫情在辖区内输入、传播和扩散。联合 X 医院等 X 家“共驻共建”单位,派驻党员志愿者 X 人,招募志愿者大学生 X 人,做好宣传教育、巡逻劝导、环境整治、代办服务等工作。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精准施策,以主要楼宇为界,将疫情期间社区常住人口 X 户 X 名居民全部纳入防控网格,把辖区 X个楼栋 X 个单元分为 X 大责任片区,划分成立 X 个联防工作组。实行“一格一员”,选用熟悉区域分布和居民情况的 X名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管理员,对信息实行一日一汇总、一日一汇报。对外公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图》,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储备防疫物资,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截止目前,东兴社区未出现一例疑似病例。

 ( 二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一是突出党建为主题,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召开 X 次党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党员发展等党建重点工作;二是突出责任分工,党总支成员按照分工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各领域党建工作,与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村(居)民谈心交流 X 人次,积极开展走访活动,社区党员干部全年共走访慰问 X 人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X 件;三是落实从严治党,增强党内监督,切实加强社区三务公开,全年按月公示党务、居务、财务 X 次,抓好按党的规章办事、依法执政,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得到落实。

 ( 三 )强化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组织总支学习 X 次,分支书记学习 X 次,社区党员学习 X 次,专题研讨 X 次,上党课 X 次的规定动作,有效提升党员党性意识;二是打造党员先锋模范队伍,成立了 X 支以党员、积极分子为骨干的服务队伍,激发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通过党的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排查出在外打工的个别党员跟组织联系较少,要求在其按季度向所在党支部写思想工作汇报,截至目前已定期收到汇报 X 份,确保不使其成为失联党员。

 ( 四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一是提升党建服务品牌。在 X 年提供送关爱服务活动 X 人次,开展公益活动X 人次,受到村(居)民的一致好评;二是建立 X 室 X 厅 X站,投资 X 万余元,召开部分党员、村(居)民代表评议党总支 X 次,收集合理建议 X 项,办理惠民实事 X 项;三是整合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深入村(居)民中 X 次,走访村(居)民 X 户,征求意见和建议 X 条,解决村(居)民困难 X 户,基本形成了解民情,办实事的党群联系网;四是深化经费落实,对社区工作投入 X 万余元,一是为民着想,为群众办实事,修建一条直达同乐湖的道路;二是把社区监控设备更换成高清晰光纤线路;三是把社区 X 盏路灯更换成节能型灯具,受到了村(民)民的高度好评。为 X 市廉租房和区公租房的亮化工程拆迁X平方。党建活动经费投资X多元,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 五 )聚焦查摆问题,严肃落实整改。一是针对 X 年区委巡查组反馈意见整改中指出的“存在“三会一课”不规范、四项机制建设落实不到位、未能合理运用民主科学决策”的问题,社区党总支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制定了整改方案,规范动态台账,顺利完成了问题的整改,在上级后续的督促中得到肯定;二是针对党费收缴情况,在党工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党费补缴,共补缴党费 X 元。同时接机明确了党费专人管理制度,确保每季度按时上缴党费、公示党费。

 二、存在问题 (一)党组织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社区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落于俗套,对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加之党员志愿者力量薄弱,没有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志愿服务队伍,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社区党建工作力量配备相对薄弱。在硬件方面,收到征迁改造等问题影响,办公活动场所陈旧,设施老化需要整修,社区党建阵地亟待提升。在软件方面,社区党总支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工作效率不高、思维方式与日益拓展的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且仅有 X 名专职党务干事,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整体水平提升。

 (三 )对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抓得不实。全年集体学习不足 X 次,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安排,从质到量均未能达到一个党总支应有的水平。下半年抓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力度不够,造成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纪律意识有所松散等问题。

 (四)社区在宣传报道方面比较薄弱。忽视了对社区党建工作加强宣传,对社区的好人好事和开展的各项活动组织宣传不够,不能及时整理进行宣传报道,全年投稿不足X篇,加之不能灵活运用办事处党建网和社区微信平台等新型传媒平台,致使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更深入到居民家中。

 经过深刻剖析,我自己认为产生上述问题原因在于:一是主体责任的落实有待加强,我本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及学习还不够,因为是村改居社区,忙于抓经济工作,还要抓征迁改造,对党建工作总认为有人抓就行,没能够真正深入进去抓。对资料整理归档与其它社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真正为民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对党建工作失之于宽,总认为有具体抓党建工作的同志,只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就行;三是攻坚克难,意识弱化,总认为完成阶段性任务目标后,思想松懈,后劲儿不足;四是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办法和措施不多,没能很好解决党员学习教育的方式陈旧,使党员参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和工作素质。二是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制,每月至少召开 X 次例会研究党建议题,明确分工并监督落实。三是强化责任分工,带领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分工,加强监督,确保党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务实型基层党组织。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严肃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至少召开X次总支会,每季度由总支组织党员固定学习,各分支部每月开展各类学习教育不少于 X 次。每季度至少上党课 X 次,坚持收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做好收看收听登记;二是落实“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要深入村(居)民中,每月至少走访村(居)民 X 次,书记家访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 X 户,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宣传板报,宣传好人好事,在“七一”党员大会上,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

 (三)持续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级服务力度。一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的前期工作,为城中村改造打好基础。发挥民主科学决策,围绕村内现有空地,征求民意上搞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村(居)民福利待遇。二是持续推进四项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和民矛调解等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进一步抓好巡防队伍,加强巡逻,使村(居)民有一定的安全感。三是利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对村(居)民所求,不推诿,当天能办的事决不推到明天,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四是推行社区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社会参与力量相结合的服务队伍,每季度为村(居)民免费义务量血压、测血糖,每月开展一次助贫扶困活动,使社区真正成为村(居)民的服务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党总支 党建工作 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