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例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例文

时间:2022-06-19 15:15:06 浏览量: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xx~2021 年)

  依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 年)》《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杨浦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学校制订新一轮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复旦实验中学创建于 xx 年 9 月,是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一所区属完全中学,是复旦大学基础教育理事单位。xx 年 6月通过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8 月份被命名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地处五角场镇社区,占地面积 36.7 亩,建筑面积 13300 平方米。学校现有 34 个班级,1046 名学生。在编教师 133 人,其中高级职称 31 人,占教师数 25.2%;中级职称 64 人,占教师数 52%;区学科带头人 4 人,区骨干教师 8 人,区骨干教师后备 3 人,区教育教学新秀 7 人。

  学校聚焦于"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本着"点上先行、面上融合、整体提升"的推进思路,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与定位。由"传承中华经典"项目的点状特色,逐步形成"集群式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

 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上海市体育项目(手球、桥牌、排球)传统学校、上海市创造教育基地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区德育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区教育系统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等。

  (二)取得成效

  1.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章程》是学校的根本大法,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经"调研-起草-攻坚-审定"四个阶段,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研讨,由区教育局督导室特聘专家逐条悉心指导成文,编制了《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章程》,获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后通过,成为学校依法办学和现代学校建设的制度规范和保障。xx 年 6 月学校重新编制了《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规章制度。

  2.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理念先行谋发展,精细管理显成效,多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构建人文和科学并举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型"课程注重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注重开阔视野,"研究型"课程注重个性化发展。学校从课程内容的有机统整、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教学五环节的有效落实及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校本化实施方式。教师教风踏实严谨,勤于钻研蔚然成风。xx 年,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各学科竞赛中总计获得全国奖项 75 人次、市级

 奖项 442 人次、区级奖项 804 人次。初、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xx 年中考名列前茅,合格率 100%;高考总本率 93.75%,达线率 100%。

  3.教师团队良性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倡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形成"志于教、勤于教、善于教、精于教"的专业发展途径。学校师资队伍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团队的成长呈现出合理化、梯队化的良性发展趋势,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管理和一线的中坚力量。

  结合教育综合改革,倡导"学习型、文化型与合作型"教师团队建设和个人专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围绕"以乐学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办学,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的工作主旨,有意识地将教育科研、教育改革、日常教学工作设计成为教师发展的舞台和载体,给教师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以学校领衔课题为中心,全面整合教师各类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沙龙、学刊征文、教学展示、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中,让每位教师养成一种自觉教育科研的态度和习惯,目前已内化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中的自我需求。

  学校以"三维评价"(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效果、科研水平和成果)为导向,形成"七级梯队"(新星教师、区教育教学新秀、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名师、市优备候选、市"两名"工程建设对象)的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

  4.办学条件明显提升

 学校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备,建立了智能机械、VR 职业体验、画影叙事、分子生物与组织培养、物理创新实验室,将再建六艺馆等创新实验室。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即时通讯、个人办公等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已经完成;学校丰富、充实和完善校园网,完善校园网的软件应用系统及硬件设备;组织教师参与教学素材库、试题库、学习软件包、校本练习等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教职员工备课、教学、办公、管理的网络化。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设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xx 年学校再度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三)存在问题

  1.课程特色不够鲜明

  在"卿云"课程框架下开展的特色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特色不够鲜明。德育特色活动设计和落实的系统性,以及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学生人文、科技素养的培育和育人质量的提升需进一步协调和突破。统一的课程设置、偏窄的课程结构、较重的课业负担,致使学生缺乏个性化发展的土壤。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高三等级考学科较难安排统一的训练时间,更合理的考试组织安排形式仍待探索。

  2.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校级干部平均年龄 51 岁,校级后备干部培养有待加强。教职工中三年内将退休 19 人,师资储备不足。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学科分

 布不均,学科名教师、特色教师缺乏。教师学历水平还未完全达标,研究生学历偏低。

  3.基础设施遭遇瓶颈

  因学校两证(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尚未办妥,致使学校硬件资源受到制约,在学校多样化发展方面和构建特色、先进、实用的现代化教育基础设施方面遭遇瓶颈。现阶段只能满足分类走班,无法腾出更多资源用于分层教学。初中生源激增和高中走班制,既对教学管理提出挑战,也对特色高中项目建设、全校性拓展课程开设、社团活动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建设造成掣肘,同时使得学校对于偶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弱。

  二、核心理念、发展目标和特色项目

  (一)核心理念

  学校以"厚德乐学"为办学核心理念。

  "厚德"指以"培养和谐的人"为学校的价值追求,教育和引导师生学习运用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师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

  "乐学"指秉承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培养师生人文底蕴,掌握科学的规律、原理和法则,即文化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与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是为学之道。

  (二)发展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

 学校办学目标是"坚持"依法办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集团发展、特色办校"的办学思路,建设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质量提高、集团发展紧密、人文特色凸显的区域特色学校"。

  "办学条件优化":针对基础设施遭遇的瓶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科学优化教育布局,全面提高装备水平,使得学校育人环境日臻优化。

  "教育质量提高":坚持先进教育观念引领,坚持科学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质量、过程质量、方式质量及其管理质量。

  "集团发展紧密":抓住"复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的发展契机,凝聚文化共识、推进课程共创、强化教学共研、落实队伍共建、实现成果共享。

  "人文特色凸显":"人文素养培育"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学校管理特色上,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特色上,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特色上,最终体现在学生素养特色上。

  2.学生发展目标

  学校育人目标是"坚持"厚德、乐学"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学生"。

  "品行端正":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学校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富有爱心、懂得包容合作、心态阳光高雅的中学生。

  "乐学善思":依据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校培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且"知行合一"的中学生。

 "基础扎实":基本功的夯实是成功的前提。学校培养思路开阔、能够扎实地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懂得循序渐进的中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具有责任意识、创新勇气、好学精神、善于合作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责任意识":教师具有人文精神、爱岗敬业、富有爱心的责任意识。

  "创新勇气":教师观念要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与时俱进,做智慧型教师。教师具有学识的底气、坚持的毅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好学精神":教师具有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与时俱进的好学精神。

  "善于合作":教师具有宽宏气量、共享智慧、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

  (三)特色项目

  学校聚焦于"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特色高中创建项目为载体,以课程领导力提升为核心,以"人文素养培育"学校特色为抓手,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

  1.特色定位

  "人文素养培育"的特色定位,源于我校承继复旦人文基因的办学

 传统。历史上的复旦实验中学是复旦大学心理学院的附属中学。1923年,郭任远教授筹建了复旦大学心理学院。1925 年,为了更方便地进行教育心理实验,改进中等教育,郭教授特创办复旦实验中学。在时代脉动中,学校历经多次搬迁和所属变更,虽然于 1958 年停办,但今天的复旦实验中学仍然是复旦大学基础教育理事单位,"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大学校训也是我校校训。在注重"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核上,我们与历史上的复旦实验中学、复旦大学一脉相承。新世纪建校初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特别强调形成师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

  2.学校办学特色的阶段性发展

  酝酿、构建阶段(xx 年 xx 年):学校提出"文化育人"的立人主张,人文教育优势凸显,经典诵读特色项目形成。通过阅读经典与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判断和就公共事务进行理性论辩的能力。学生屡屡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经典诵读等市区比赛中斩获奖项,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实验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实践、提高阶段(xx 年 xx 年):学校秉承传统优势,进一步发展经典诵读特色,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科育人,构筑学程进阶的集群管理模式,开展整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传承中华经典"主题课程群。

  完善、提高阶段(xx 年至今):xx 年,学校抓住上海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的机遇,将"传承中华经典,培育人文素养"申报为区第三轮特色

 建设项目,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发展。从"学程设计、课程育人、环境浸育"三个维度,由"传承中华经典"项目的点状特色,逐步形成"人文素养培育"整体办学特色。

  3.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个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与思考,指向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提升人内在品质及外在行为素质的教育,通过理论、实践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将科学的观念、知识传授和熏陶,使其内化为良好的人格、气质以及修养,提升人的个人魅力、个人价值。高中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与人沟通、和人相处,在纷扰的世界中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载体是"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建设,其中包括完善"传承中华经典"研学课程、继续构建和完善学校《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系列课程等。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集团办学内涵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坚持"用公平优质托举每一个学生幸福人生"的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提升每一名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主要项目

  (1)建立集团办学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管理章程厘定集团的发展理念和目标、理事会的架构和职能、集团运作的体制机制、集团成员校的权利和义务等。集团制定了集团自主办学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顶层设计集团的发展战略、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设施使用、联合育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教师交流、跨校选课等。依据章程和规划,形成集团规章制度。

  (2)探索"1+1+X"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在理事会框架下,相应设置"1+1+X"的机构,明确权限、健全机构。使其成为理事会工作的有力支撑,形成完整、规范、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体系。

  (3)推进项目化加快集团学校内涵发展。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联合教研、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等方式推进集团学校课程建设,提升集团学校内涵发展。

  (4)实施教师柔性流动。通过"驻校"流动、骨干游教、跨校带教、课程走教等方式,多途径地实施教师柔性流动。集团内骨干教师带课程进入其他成员校,定期定时一线授课;以集团校本化课程建设促进集团校课程共享;激活集团内各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集团校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5)优化评估制度。聚焦"文化共识、课程共创、课堂共研、队伍共建、成果共享"五个方面,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获得感中考量集团校的发展,寻找瓶颈问题,发现新的生长点,推动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

 3.达成指标

  (1)形成集团办学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制定集团管理、师资安排、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合作方案。

  (2)集团校系列活动方案、小结和成果展示等。

  (3)集团内每学年教师流动比例符合区教育局规定要求。

  (二)学生工作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依据学校"厚德乐学"办学理念和"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育人目标,以特色高中创建为契机和抓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构建指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德育课程体系,形成有复旦实验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2.主要项目

  (1)完善"传承中华经典"研学课程。继续构建和完善学校的《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系列课程。通过"中华经典文化研学旅行",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显性功能,带领学生探寻中华经典的魅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展系列特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自救互救、安全法制)、人文滋养(民俗节庆、国学经典)、仪式成长(生涯指导、公民意识)、综合实践(经典诵读、研学课程)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成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充满人文情怀的人。

 (3)探索劳动教育有效途径。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将劳技课程与"传承中华经典培育人文素养"校本德育课程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观念和态度的培养;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劳动服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达成指标

  (1)系列特色活动的方案、小结和成果展示等。

  (2)研学计划、小结,研学手册,研学随笔,研究性论文等。

  (3)与劳动相关的校本课程和教案编写,劳动服务活动的组织和考核。

  (三)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依据学校"厚德乐学"办学理念和"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育人目标,以特色高中创建为契机和抓手,努力打造"卿云"系列特色课程,推进构建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优化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运作机制;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推进各级创新实验室项目建设;发挥体育、艺术、科技学科育人功能;依托复旦资源,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2.主要项目

  (1)"人文素养培育"特色课程即"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从建设"中华经典特色课程群"起步,逐步演进到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化发

 展需求的"卿云"系列特色课程,推进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特色发展。以《指向学校特色发展的"卿云"系列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目标,构建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卿云"课程群,研制"卿云"系列特色课程评价指标,从"课程实施、人文素养、学校发展"三个维度形成特色发展。

  (2)《区域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制管理及课时管理系统推进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个性化教学实施系统。依据学校实际构建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成果、即时反馈教学成效的个性化教学实施系统,打造一套以教学过程多媒体化为特色的互动教学中心、以教学网络化为特征的无边界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资源数字化为特点的资源中心、同时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一批基于学生主体性学习风格的学科课程,从而让学校课程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将课程的选择权逐步交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和规划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课程,从而逐步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

  (3)开展《指向学生素养培育的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研究》。构建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促进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也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底蕴、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使学习过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推进创新实验室项目建设。从"完善制度文化、改善实验环境、

 丰富教学功能、助推专业发展"四方面着手,推进学校实验教学开展。提升创新实验室的效能,依托"六艺馆""画影叙事""分子生物与组织培养实验室""智能机械实验室""单片机""物联网""物理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科学技术教育模式,营造人文与科学并举的校园文化。

  (5)发挥体育、艺术、科技学科育人功能。做好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工作;支持"三团一队"建设,做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综合版画、绘画、舞蹈、沙画、中国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做好一校一品项目《中华武术(太极扇)》;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站的实践点,与华东理工大学药理学院实践站合作做好实践点学生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以竞赛活动促进学校的科技教育。

  3.达成指标

  (1)制定和完善"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创建方案,重点建设"卿云"特色课程群。总结项目成果,包括学生发展案例、学校发展案例、课程成果、课程实施案例/指南、评估指标体系、调研报告、论文成果、综合报告等。

  (2)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业质量采集系统和个性化学程促进学习风格发展的课程开发,加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科间的有机组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学精准实施。

  (四)科研强校工程

  1.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特色创建的目标和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市、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创生。积极借力外部专业科研力量,建立符合特色高中创建需要的教科研骨干团队,为规划的落实和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2.主要项目

  (1)完善科研制度。修订和完善科研制度,全程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使课题申请立项、研究过程管理、总结推广、成果鉴定等环节更加规范化。不断完善科研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科研奖励制度,使教科研成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实现科研强校。

  (2)建立科研骨干团队。逐步形成符合特色高中创建需要的教科研骨干团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特色课程研发实施团队",开发特色课程,编写特色课程大纲。通过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形成精品特色课程,并通过公开教学、成果展示会等方式,将特色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围绕学校特色发展目标,针对自身在"人文素养培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引导教师申报"草根"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全校教师强有力的人文素养培育支持系统。给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压担子,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科研工作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选送有教科研志趣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级科研培训,为教科研骨干队伍储备力量。聘请资深专家、高校学者、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专业人士及社会

 独立机构等构成的专家团队,引领、指导、评价学校特色高中建设的推进。

  (3)做好市、区级重点课题研究。做好学校重点课题《基于特色学校项目构建"卿云"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推进工作,通过开展各类子课题的研究,带动特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等学校发展各方面的探索实践。加强教师立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并结合各类教学大奖赛、论文和教学案例的撰写,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参评奖励等。

  (4)形成教研训三位一体。搭建各类平台,形成教研训三位一体。开展校内科研论坛,举办优秀论文交流、课题研讨会等活动,整理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开展基于学校特色发展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和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依托复旦附中教育联盟,加强校际间的教科研交流与协作,通过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和大学教授给教师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拓宽教育视野。

  3.达成指标

  (1)修订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

  (2)教师全员参与特色课程研发和实施,每位教师开发一门特色课程,编写一套特色课程大纲。通过拓展课的公开教学实践,形成一批具有"人文素养培育"课程建构元素的精品特色课程,编辑形成《复旦实验中学特色课程实施大纲》。形成教科研骨干团队,包括特色高中

 创建项目组、校史研究团队、特色课程研发实施团队、专家团队等。

  (3)每年力争有 23 项市、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力争每年都有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在区级以上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奖。结合学校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三年内力争申报成功新的市、区级研究课题。

  (4)收集、整理教师有关《基于特色学校项目构建"卿云"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重点课题研究的教学课例、研究论文、导学案等教科研资料,编撰《教学案例集》《师生成果集》等。

  (五)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发展目标

  秉承"厚德乐学"的办学理念,关心人的需求,关心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教师职业规划体系,加大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力度,倡导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增进绿色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2.主要项目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校长室、职能部门(人事处)、基层团队(年级组、教研组)"三级管理团队,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对应教师发展目标,撰写个人和团队的专业发展规划。

  (2)搭建多元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保障师资层级结构和教学能力梯队的形成,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发挥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校暨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效能,开展着力于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青蓝工程",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二是通过自培与外培相结合

 的方式,形成教育教学的各级骨干教师团队;三是统筹人力财力分配,建立奖励机制,保障教师职务晋升、学历晋升工作的推进。

  (3)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岗位设置岗位任职条件》《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新教师引进实施方案》《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绩效奖励分配方案》《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教师发展评价方案》。开展现状调研,在教研组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统筹,制定学科教师引进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优秀教师引进,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师资储备工作。

  3.达成指标

  (1)制定人才引进规划,完成不同年龄层别的师资储备,使学科教研组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2)对教师个人三年规划,进行过程追踪,形成阶段性评估报告。

  (3)积极推进职务晋升工作,2021 年底,使中级以上职称人数达到教职工总数的 80%。

  (4)鼓励学历晋升,2021 年底,使全体教师的学历达标,研究生学历达到教师人数的 30%。

  (5)力争在新一轮区各类教育人才评选中,达到区级学科名教师 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 13 人,占教师总数的 12%。形成 1 支区学科名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后备、区教育教学新秀、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梯队。

  (6)打造特色课程教师群体,形成 1-2 个区级以上学科高地;建立区本课程 2-3 门。

 (六)学校"软硬件"建设工程

  1.发展目标

  围绕规划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校长室的工作意见,抓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两条线,团结全体后勤人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为创一流学校,创一流教学业绩做好后勤应有的保障,为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作出积极实践。

  2.主要项目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按照学校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确保后勤服务工作规范、及时。广泛征集师生对总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建立总务工作日志,认真记载,接受师生监督。

  (2)开源节流,管好财物。完善购置、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抓好采购管理,管好用好学校财、物。重点抓好学校节水节电的管理工作。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校园各部位、各实验室用水、用电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措施落实到位。维修、维护及绿化管理实行自管为主的原则,总务人员能自己做的,尽可能自己去做,减少学校支出。

  (3)优化环境,形成特色。积极配合教育局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做好学校所有室外运动场所的塑胶地面修缮;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硬件设备,打造好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工作;及时按需采购添置创新实验设备,继续加快建设创新实验室的步伐;优化音乐室、舞蹈

 房等专用教室建设配置,满足师生教学的需求;合理运用自筹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加强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宣传。结合学校特色高中建设,申请专项资金,布置人文景观,形成一步一景,增加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不仅优美如画,还有鲜明的特色文化气息。

  3.达成指标

  (1)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达标。

  (2)数字化校园基础工作完成。

  (3)完成新一轮学校大房修工程。

  (4)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监控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坚持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调动教职工参与规划、实现目标的工作积极性。在规划领导小组指导下,分解重点任务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分工合作,协同推进规划核心任务的落实。

  (二)管理保障

  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落实规划、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建立规划实施工作反馈机制。每周行政会议,各部门汇总工作进展,直接贯彻决策,使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发挥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等作用,形成合力,在推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反馈。

  (四)教科研保障

 着力培养特色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引导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普遍参与提升教科研水准;搭建教科研平台,积极借力外部专业科研力量,为规划落实提供保障。

  (五)经费保障

  学校将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学校规划的各项工作实施经费到位。

  (六)后勤保障

  利用课程领导力建设与特色高中创建的契机,加快校园创新实验室、信息化设施等建设,打造人文素养培育的空间环境,为实施规划提供硬件支持。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办好中南民族大学,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早日实现,结合中南民族大学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特制订《中南民族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主题,团

 结一心,奋发有为,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截止 xx 年 9 月,包括 56 个民族成份在内的全日制在校生达26,869人,其中本科生24,020人,硕士研究生2,179人,博士研究生 86 人,预科生 511 人,留学生 73 人。"十二五"期间,为社会输送 25,000 余名毕业生。

  2.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获得 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4 个学科获省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从 3 个增加到 18 个,二级学科从 43 个增加到 79 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类别从 1 个增加到 9 个。获批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 9 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 2 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4个。民族学在xx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4,3 个学科进入参评学科前 50%;化学学科在 xx 年首次进入 ESI 全球前1%,学科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科专业从 60 个增加到 84 个。10 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 个专业获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18 门。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2 个。获得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 95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6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

  3.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一本招生省区从 5

 个扩大为 12 个,一本招生占比从 41.8%提高到 51.6%。修订实施 xx版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校际交流培养""国际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推进联合辅修双学位、跨专业选修学分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工作和教学状态评估,规范评教评学等。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 1 个。突出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奖励8,422 人次,获省部级以上思政类表彰 15 人次。学生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就业质量逐步提升。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和优质生源计划,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4.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新进教师 309 人,专任教师达到 1,30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 51.7%。外聘教师 440 人。引进"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172 人分别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 7 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 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 6 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7 人、省部级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入选 4 人;29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 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88 名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访学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 人获全国模范教师,3 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5.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各类科研经费(合同)2.8 亿元。获国家级项目 317 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 157 项,国

 家社科基金 129 项;出版 C 等级以上著作 346 部,授权专利 119 项;发表论文 6,267 篇,其中 C 等级以上期刊论文 385 篇,SCI 论文 1,041篇,EI 论文 1,112 篇,CSSCI 论文 1,460 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6 项,其中教育部高校科研(科学技术类)优秀成果一等奖 1 项,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 22 个,达到 36 个,其中湖北省 xx协同创新中心 1 个。学报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科版于 xx 年获得"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称号,自科版于 xx 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 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26 项调研报告被政府采纳,7 项议案获得省政府参政咨询奖。承担横向课题 283 项,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149 项。完成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2,624 人次,民族干部培训 1,371 人次。帮扶武汉市民族中小学,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三万"活动、"616"工程、三峡库区移民等工作。积极推进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获得"湖北省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集体"""三万"活动先进单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6.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征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用地 108 亩,占地面积达到 1,554 亩。新增建筑面积近 30 万平方米,达到 100.66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基础投入得到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长 1.38 亿元,达到 3.03 亿元。图书文物档案资料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再次提升,新增图书 32.86 万册,达到 222.12 万册。财政资金稳步增长,年拨款收入从 6.65 亿元增长到 7.62 亿元。获得化债资金 5,400 万元,基建中央专项资金 3.4 亿元,财政部修购专项资

 金 3.71 亿元,绩效奖励专项资金 2,600 万元,校基金会社会筹资及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1,312.2 万元。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施并初见成效,校园网格化管理初具雏形。完成教师公租房建设分配、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学生宿舍热水、洗衣机、开水、空调配套建设及教室空调安装、教学设备升级等工作。

  7.对外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xx 年成为国家民委与教育部、湖北省共建高校。受援重庆大学,支持广西柳州师专(现广西民族科技师范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增境外合作院校 21 所,共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17 个国家(地区)的 48 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xx 年加入欧洲大学联盟,xx 年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执行学校重点引智项目 254 项,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和交流 366 人次。招收来华留学生 695 人,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普拉特维尔大学合作培养硕士 109 人。选派教师出国(境)留学进修 423 人次,选派 707 名学生出国(境)研修交流。孔子学院得到快速发展,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 xx 年正式批准我校成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承接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赴国外文艺巡演任务 3 次。

  8.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成学校章程制定,做好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推进依法治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第二轮岗位设置工作。圆满完成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新设置了音乐舞蹈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学院,调整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等,成立法制

 办公室,调整设立档案馆校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规范各类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术组织的设置。

  9.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成立机关工作委员会,向重点单位派驻专职纪检监察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推进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教学单位、"成长守望计划"、"校领导接待日"、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第六次"两代会"、第九次团(学)代会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功能型资助、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各民族学生"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五观"教育。统战、工会、共青团、离退休、校友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十二五"发展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四是坚定不移地抓好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育;五是坚定不移地抓好质量提升;六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学科和队伍建设;七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综合评估学校"十二五"工作,成绩显著。但与党和国家对学校的要求相比,与师生员工的期盼相比,与学校长远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内部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二是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师资队伍的质与量与建设国内一流大学还有差距,人才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和引进培养政策需要进一步突破;四是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还需进一步凸显,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协同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六是同质建设现象较为突出,办学特色还需进一步彰显;七是数字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校园向智慧化校园纵深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八是国际化办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严峻挑战

  一是学校要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基础上办出民族高等教育特色,既要避免同质化又要避免边缘化,学校面临着融入学术主流的同时又要坚持民族特色的挑战。二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适龄人口下降,学校将面临愈发激烈的生源竞争。三是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民族地区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是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高端领军人才、博士学位点建设、重大平台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二)发展机遇

  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民族高等教

 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二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学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与"xx 计划"的深入推进,为学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四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委属民族院校、国家民委与湖北省及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平台。五是几代民大人65 年的艰苦创业为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积淀了"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文化传统,凝聚了"昂扬奋进、止于至善"的创业精神。

  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发展战略,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全国,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二)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以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自然宽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科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结构。优化传统学科,进一步彰显民族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加强应用学科建设,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把握需求、遵循规律,积极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

  层次类型: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深化拓展国际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全国。

  办学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质量标准,培养各民族学生成长成才"一个都不能掉队";坚持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发挥"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的独特功能,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三)发展思路

  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提升、深化四项改革、促进五个转变"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学

 校核心竞争力。

  一个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比较优势。

  两大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三大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四项改革:深化以两级管理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改革,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岗位聘任与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事分配改革,以绿色、节能、高效、人性化、精细化为核心的后勤保障改革。

  五个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有限协作向开放协同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从均衡性扶"平"向差别化扶"优"转变。

  (四)发展目标

  1.五年目标

  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重点建设 1-2 个国内一流学科,10-15个一流专业,引进和培养一批一流师资,产生一批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科技与咨询服务。深入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学校整体实力稳居湖北省高校前 10 名。

  2.中长期发展愿景

  用 xx 年左右时间,推动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科排位等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更加接近国内一流大学水平,呈现国内名校的基本轮廓和面貌,进一步缩小与省内教

 育部直属高校的差距。力争在建校 100 周年之际,跻身于全国高校前100 位之列,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五)主要任务指标

  至 2020 年,本科生稳定在 25,000 人左右,研究生达到 3,500 人左右,预科生稳定在 500 人左右,国际留学生达到 300 人,全日制在校生 30,000 人左右。

  1.人才培养

  本、预科生教育

  (1)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增设 10 个左右新专业,提高理工类、应用型专业比例,专业总数控制在 85 个左右。

  (2)试点校本课程、特色课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进一步开发全英语课程,建设 1-2 个国际化品...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发展规划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