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通用)】 十三五总结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1-10-23 12:20:50 浏览量:

XX 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通用)

 “十三五”以来, XX 局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三五”制定的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产业集聚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十三五”工作开展情况

  1、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以来,面对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新形势,全局上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运行、保增长,全力推动经济由 ‘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 年,全区营业总收入突破 3500 亿元大关,各项经济指标走在 xx 市前列,在 2020 年新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近两年连续上升 19 个位次,进位幅度为全国最高,较好的完成了“一一年全面起势、三 年初见成效”的规划要求。2020 年,在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全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xx 局全面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确 保了全区经济稳定发展。1 一 9 月份,GDP 完成 319.38 亿元, 居全市第4 位,同比增长 2.1%,居全市第 3 位;实现工业增 加值增长 3.67%,位居全市第 2 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30.6 亿元,同比增长 2.8%,位居全市第 4 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7%,位居全市第 7 位;完成工业利润 22.4 亿元,同比增长 58%;预计全区外贸进出口完成 81.27亿元,增长 3%,综合排名居全市第 2 位。产业结构进一步 调整优化,服务业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 量持续增加,2019 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 2106.32 亿元,年均增长8.83%、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 2.63 个百分点。三次 产业结构调整为 11.5: 40.3: 48.2, 服务业占比高于 2016 年 4.7 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势头强劲,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

 2、主导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强市的决策部署,聚焦先进制造业“231”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要求,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 发展”的原则,划定了 1.2 万亩产业新空间,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放创新发展的意见》,集聚优势资源攻坚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 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发展,推进主导产业链强链扩链,着力打造四大产业集聚区。党工委成立了产业集群培育指挥部,明确了四大产业集群"群长”十条产业链链长以及四个产业集群 推进专班*班长”统筹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工作。2019 年四大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 58%、 79%、 17.5%和 57.9%。其中,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完整,产业本地配套化率接近 60%,为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目前,高端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4 家,2019 年总产值 332 亿元。医养健康产业集群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共有企业 143 家,形成了以 XX 药业、XX 医药等企业为龙头的集化学药、生物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及以 XX 生物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和以XX 中心为代表的体外诊断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大集群,小集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培养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产业带动支撑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各类信息企业超过 200 家,规模以上企业 19 家;高新区先后获批和建设“XXXX 产业基地"国家 XXX 创新园和“国家 XXXX 示范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碳材料、应急安全新材料、纤维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突破先进工艺和关键技术,加快集群化招引、产业化应用、项目化落地,突破先进工艺和关键技术,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新能源产业进入加速起步阶段,加快布局 氢能源研发与应用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 25 家,2019 年完成产值 80 亿元。

 3、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高新区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提升平台运营,全面聚集创新发展要素。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根据高新区《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XX局先后研究制定包括资金、项目、人才、基础设施配套、投融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及支持措施,支持创新平台发展。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了 3D 打印制造创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等平台、增材制造与设计验证创新中心等行业平台,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纺织品工业设计中心等投入使用。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博士科研工作站 5 家,省级以上创新机构发展到 71 家,区内 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发起设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战略联盟,众创药客获批全 市唯一一家省级科技企业 孵化器,全社会研发投入、三类专 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市第一。2020 年以来,xx局已组织创建了 Xx 省产业创新中心 1 个、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2 个、省工程实验室 3 个、省企业技术中心 3 家,9 家企业上榜全市第二批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1 家企业入选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4、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十三五”以来,xx 局树牢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在 2016一 2020 年全市项目观摩评比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优异成果。一 一是推进实施省重大项目。共组织申报了省重大项目 12 个,其中 XXXX 有限公司 XX 园一期项目、XXX 大数据产业园建设项目、XXX 项目已建成完工。2020 年申报的 6 个项目,已完成投 资 9.45 亿元,投资完成率 90.05%。二是积极申报专项债项 目。2019 年开始申报专项债券项目,2020 年我区 xXX 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 试验园区配套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等 10 个项目申报成功,申请到位债券额度 23.31 亿元,开 工率 100%, 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加速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产品换代、电商换市、制造换法、业态换新、机器换人、腾笼换鸟六大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柔性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截至目前,共推动 XX、xx 等 26 个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了XX、XX 等 13 家企业通过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组织举办.了XXX 现场会,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水平。

 5、对上争取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各部门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围绕上级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申报争取项目、资金,对上争取成果丰硕,共争取各类资金 185 亿元,获得国家级名片 81项、省级名片 254 项。其中,高新区获批国家标准委 2018 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成为省经信委首批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试点单位; 2020 年 XXX 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XX集团先后获得中国 XX 奖金奖、XX 省创新百强试点企业荣誉称号,XX 试点园区申报为国家级试点,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XX 股份先后获批国家、省级首台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xX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XX 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XX 省 5G试点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xXx 获批 2018 年 XXX 创新类产业领军人才(xx 市仅此一位); XX、XX、XX 获批 2018 年 XX 类产业领军 人才(xx 市仅此三位); xxx 获评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6、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一是全力稳定外贸增长。扎实开展“千企百展”计划,精心组织企业参加第一、二、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跨境电商进万企”电商活动以及近百个境内外重点展会,扩大“十强”产业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增加紧缺能源资源及优质消费品进口。全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主体,发展新兴业态,自 2016 年以来,新增进出口企业 100 家以上。按照“特色产业集群+国际自主品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企业+境外营销网络”的模式,促进企业外贸转型升级。XX、XX 成功获批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XX、XX 等外贸综合平台达到省级标准。我区成功申报首批XXXX 升级基地、省级 XXXx 试点县,建设了 XXXX 试验区,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出积极贡献。2019 年,我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 116.5 亿元,总额占全市的 1/4,较 2016 年增加 38.41 亿元,其中出口额增加 22.6 亿元,进口额增加 11.8 亿元。二是着力扩大外资利用。积极参与省举办的港澳 xX 周和日韩、美国、欧洲商务周等系列重大招商活动,高标准承办第_X 届 Xxx 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会。支持 XX 集团等有实力的优势企业跨国并购境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打通资源、资金回流渠道,带动境外有实力企业回归投资发展。积极践行外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建立外资企业政务服务交流平台,基本实现区内外资企业全覆盖,外商投 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9 年,我区协助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13 家,同比增长 20%,项目个数位列全市 第一一位, 外商实际 投资 1.5 亿美元。目前,我区外资企业已增至 99 家,同比增长 16.5%,境外投资者来自 22 个国家和地区。

 7、企业服务持续提升。树牢“当好店小二、服务零距离”理念,破解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和瓶颈。

 一是实行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实行一一个项目、一 名包保责 任人、一个责任部门、一张图表、 一抓到底的“五个一 ~"项目推进机制,明确了牵头领导、包保责任人、直接责任人 3 个层面的包保责任,项目包保领导带头每周到项目一线解决问企业派驻*服务企业特派员”;实地为企业解难题,已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108 个。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各特派员到企业“手把手’指导、“点对点"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发展方案。三是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开通企业服务热线,建立重点企业交流群;安排专人管理负责,实行“企业呼叫,园区报道’的呼叫即回应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政企无缝对接、接诉即办。在挂图作战系统平台上开通了问题直通车板块,及时汇总分类企业反映问题,要求相关责任部门 3 天内拿出解决方案,已累计解决企业提报的卡点、堵点问题 36 条,得到一致好评。四是实行视频问政工作机制。对存在卡点、堵点的项目拍摄专题视频,将项目情况、存在的堵点、卡点问题在重点项目推进会议上直接播放,各责任部门对照视频现场认领问题,并明确问题解决时限。五是推行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列清问题、责任、办结”三张清单,所有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问题实行“销号制’挂牌督办,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

  1、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深化。一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到 2025年,新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4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 1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 到 30 万元/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二一”产业结构得到巩固夯实,服务业贡献率达到 45%以上。二是自主创新全面增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争创国内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向‘高新创造转变。到 2025年,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50%,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主技术,产品和品牌,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市。三是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为政策更优、层次更高、手续更简、功能更全的对外开放高地。加强外引内联,强化国际产能合作、技术合作,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到 2025 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比达到 23%。四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面优化要素配置机制,形成综合要素汇聚的优良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到 2025 年,支持创新、市场、开放、人才等关键环节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2、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

 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扶持大企业、招引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培育大集群,着力完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十大产业链条,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到 2025 年,集群能级显著提升,实施四大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培育形成高端装备 1 个 1000 亿级产业集群,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 3 个 500 亿级产业集 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规模达到 2500 亿元,占工业经济整体比重超过 90%。

 一是打造四大产业支撑载体。实体化运作高端装备产业园、医养健康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 4 个 专业园区管委会,明确 16 名专职工作人员,将四大专业园区作为培育四大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二是加大强链补链力度。紧紧围绕四大产业,同步抓好新上项目建设和内生项目壮大,高端装备产业按照“创新引领、做强整机、提升配套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 Xx 研发创新平台,优化主机产品结构,建设高端、节能、环保、智能化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医养健康 产业“坚持开放合作发展理念, 一手抓龙头骨干企业跨越升级,一手抓XXXX 项目培育”,重点抓好 XX 药业、XX 集团发展壮大和 XX 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 5G 商用机遇,按照‘园区支撑、项目集聚、创新协同、全链发展”思路,瞄准"整机+配套+核心部件"定位,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瞄准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发展弱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国内空白新材料产品,将高新区建成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三是加紧制定产业支撑政策。主动对标合肥等地区的政策经验,结合我区企业、产业发展特点尽快出台四大产业集群支持政策,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以便在企业、项目招引,产业补链强链工作中抢占先机。四是加速谋划推进重点项目。结合土地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和各产业集群下步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方向,四大产业专班和产业园区尽快梳理谋划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集群强链补链、扩能增效。

 3、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

 聚焦优势企业,在扶优扶强.上精准发力,到 20205 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亿企业 1 家、过五百亿企业 2 家、过百亿企业 6 家、过 50 亿企业 10 家、过 10 亿企业 20家,挂牌上市企业 7 家,形成“头雁引领、雁阵跟进、群雁齐飞的格局。

 一是建立梯度企业培育机制。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企业内生计划,建立百家成长、千家培育企业梯队。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制度和专班小组服务制度,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快推动 XX、XX、XX 等 20 家大企业增资扩产和新上项目,培育 XX、XX、XX 等 30 家瞪羚、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一企 一策’ 制定企业三年和年度发展规划,精确化培育、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扶持,造就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强企领航、梯次跟进的企业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以机器换人、企业上云为核心的企业技改振兴工程,积极推进产品换代、电商换市、制造换法、业态换新、机器换人、腾笼换鸟六大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柔性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推动 XX、XX、XX 等 50 个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培育 XX、XX、XX 等 50 家企业通过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推动能源产业转型,支持 XXX、XX 多元化发展技术服务、机械加工、现代物流等替代产业,沿智能化、节能化和环境友好方向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十四五期间每年新上 100 个技改项目,新增 100 亿技改投资资金,全名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三是强力推进提质增效创品牌。深入实施质量强区和品牌兴区战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树立企业质量标杆,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弘扬老品牌、做强大品牌,培植特色品牌、打造百年品牌,打造 XX、XX、xx 等 50 个国内外知名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品牌,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实现*高新制造”向“高新质造’转变,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四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以 XX、XX、xx 为依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 XX、xx 等企业培育两化融合、企业上云新业态、新模式。鼓励 XX 研发中心、XX 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开放式研发模式,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生产制造模式,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积极培育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模式。

 4、对外开放进一一步扩大。聚焦贸易、投资、消费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创新发展、产业集群等区位优势,持续激发商务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活力。到十四五末,力争外贸进出口达到 155 亿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以上。培育1一2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培育 5 家以上较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基本形成应用广泛、保障健全、配套完善、产业相对聚集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一是鼓励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做强骨干企业、做大出口群体、做优质量品牌、做活会展经济,通过政策引领、扶持激励、服务带动、培训推动,重点孵化,带动区内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助力尚未开壶的外贸企业尽快开展进出口业务。鼓励企业开展国外产品认证和国际商标注册。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境外展示中心。到 2025 年,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保持适度平稳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比例增长 5%,进一步提升←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在外贸中的比例。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 6%,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 600 亿元。二是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鼓励企业加强与经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城市开展经贸投资交流合作。加大国际投资合作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升“走出去的规模和水平。建立跨国企业经验分享和境内外对接等交流机制,推动企业携手走出去”利用民营经济发达、“走出去"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鼓励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三是提升消费创新引领。鼓励商场超市及各类批发零售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创新营销方式,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有效弥补人气商气不足带来的营收减少等问题。加大对本土自主品牌、原创品牌发展的支持力度,打造原创品牌集聚高地。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延长消费时间,优化夜间公共交通。加大 XXX、XXX 等夜间经济示范区的对外推广力度,推出一批夜间消费特色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四是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综合

 性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垂直电子

 商务交易平台、移动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培育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生产制造、生活消费、生产资料、生活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垂直细分龙头企业单独或联合开放电商平台,重点扶持一批产业链带动明显的本地垂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产业配套支撑,巩固我区电子商务影响力。

 5、创新驱动功能进一步突出

 一是培育高端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 XXX、XXX、XXX 等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 1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率先推进“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到 2025 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100%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大中型和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 80%,新增专利 1 万件。二是壮大科技创新中心。拓展产学研基地功能、启动 XX 科技园建设,完善技术委托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专利运用、成果评估、转化应用等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与 XX 院、XX 所、XX 大学、XXX 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名校合作,加快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围

 绕主导产业重大共性需求,组建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能 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创新公共平台。

 到 2025 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20 家,省级以上孵化器 10 个,孵化毕业企业 500 家。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培育 XXX 等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加快推进 Xx 大学、XX 大学、XXX 院等科研院所在高新区组织实施一批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打造技术交易平台。四是突破国际化科技合作。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营模式,大力建设产业技术对接平台,积极引进欧美、日本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国际科技创新向高新区的转移及产业化,打造国际化科技合作高端平台。

 6、对上争取力度进一 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投向研究。通过深研文件、经常汇报、关注上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动向,认真钻研上级投资方向,了解资金投放渠道。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及中央、省市投资导向和扶持方向,及时进行解读梳理,找准上级政策与全区发展实际的契合点,做好结合文章,努力将政策信息变成项目、变成资金。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在项目储备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投资方向,对全区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建立项目库,包装储备一批适合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并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确保上级有投向政策,手中有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三是加强前期工作。做好立项、土地、规划和环保等前期基础工作,为项目申报做好充分准备。对已确定要实施的项目,在项目争取时,即使前期工作尚未完成导致申报要件不齐,相关部]也要积极配合、提供资料,让申报资料无瑕疵,确保在上级部门项目通知下达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将申报项目所需全部要件及时报送。四是加强对上衔接。对上争取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连续性,要经常与国家、省、市对口部门、处室沟通联络,勤汇报、常联系。要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人员熟悉,信息超前,跟踪及时,落实快捷,确保圆满完成全区对上争取目标任务。五是加强项目监管。对争取到上级资金扶持的项目,尽快组织实施,保证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建设项目的规范实施和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同时,进一步加强调度通报,实行“按月统计、按季督查、定期调度、定期通报”,集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通用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