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时间:2022-06-16 11:45:10 浏览量:

 组织行为学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就是(

 B

  )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与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与沙特尔 2、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与非倾向性特征的总与就是:(

 D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3.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C

 )。

 A、 3—30 人

 B.30—1000 人 C、 1000—45000 人

 D、 45000 人以上 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就是(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5.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C

 ) A.调查研究、集体活动

 B.群体决策、激励 C.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D.集体活动、激励 6.下面哪一项不就是以任务与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

 D

 ) A、工作再设计

  B、目标管理 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建立规章制度 7.帕森斯就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D ) A.成员人数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 社会功能 8、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D)。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9.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10、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C) A、固定比例的强化

 B、可变比例的强化 C、可变间隔的强化

 D、固定间隔的强化 11、梅雷迪思•拜尔宾(Meredith Belbin)把个人的个性特征同群体的角色行为相联系,提出的理论就是( B

 ) A、功能角色理论

 B、团队角色理论 C、社会角色理论 D、相关角色理论 12、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就是( B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工作群体 D、业余群体 13、当假设(也许这种假设就是错误的)某个人有某一行为特征时,将推断某人必然具有其她的行为特征,这种现象就是(

 D )

 A、刻板印象 B、轮换效应 C、波及效应 D、晕轮效应 14、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与管理机制。把一个组织瞧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这就是( A

 ) A、权变方法的特点

  B、管理方格理论的特点 C、信息沟通理论的特点

 D、突变调节理论的特点 15、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领导特征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与(

 A ) A、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B、独裁领导理论阶段 C、民主领导理论阶段

 D、领导风格理论阶段 16、就一般情况来瞧,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就是(

 C ) A、完成任务职能与管理职能

 B、完成任务职能与指挥职能 C、完成任务职能与群体维持职能 D、完成任务职能与控制职能 17、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的决策均由下属做出的领导类型就是( B

 ) A、独裁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放任型领导 18、日裔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提出的专门研究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论就是(

 B ) A、X 理论

 B、Z 理论 C、超 Y 理论 D、Y 理论 19、一个有效的沟通所涉及的环节步骤的总称就是( B

 ) A、沟通渠道 B、沟通过程 C、沟通方法

 D、沟通环节 20、在社交场所进行的沟通属于( A

 ) A、非正式沟通

 B、正式沟通

 C、内部沟通 D、外部沟通 21.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A

 )将会达到最高的绩效。

 A.异质群体

  B.同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22.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23.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4.下面哪一项不就是以任务与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 D

 ) A、工作再设计

  B、目标管理

 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建立规章制度 25.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她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

  C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26.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里程碑就是什么? (

 D

 )

 A.1949 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C.1914 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霍桑试验 27、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与非倾向性特征的总与就是:(

 D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28.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就是(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29.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就是(

 D

 )。

 A.梅奥

  B. 泰罗

  C.赫兹伯格

  D.马斯洛 30.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就是(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3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就是(

 C )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市场营销学 32、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就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就是(

 C ) A、法约尔

 B、泰罗

 C、马科思•韦伯

  D、亨利•甘特 33、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就是(

 C ) A、正相关关系 B、等比关系 C、反相关关系 D、互动关系 34、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这个试验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试验就是(

 B) A、社会试验

 B、霍桑试验 C、疲劳试验

 D、心理试验 35、管理层次就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就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层次,又称为(

 D ) A、组织结构 B、管理跨度 C、控制幅度 D、组织层次 36、命令统一性的基本含义就是(

 A )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

 B、命令由上级作出 C、命令由专门部门拟订

 D、命令必须执行 37、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批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被称为(

 B ) A、有机式组织

 B、正式组织

 C、机械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就是(

 C ) A、职能型结构

 B、参谋型结构

 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39、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她们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

 D ) A、大众行为

 B、社会行为 C、自然行为 D、从众行为 40、当群体确立了被强制执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后,有必要通过沟通使群体的新成员了解与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沟通活动被称为( D

 ) A、群体影响 B、群体约定 C、群体压力

 D、群体社会化 二、填空题 1.领导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 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构成。

 2.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

 。

 3.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实验法;测验法 ;案例分析法。

 4.双因素理论实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简称为“双因素理论” 5.根据信息沟通时的反馈信息多少,在组织中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双向沟通

 与单向沟通、 6.从相互作用分析的角度出发,交往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平行的交往 与交叉的交往

 。

 7.在组织设计决策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就是环境 、战略 、规模与技术。

 8.组织变革的目的有完善组织结构;优化组织管理功能

 ;与谐组织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组织效能。

 9.综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与罗伯特·豪斯 的综合激励理论。

 10.激励的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三、名词解释 1、群体:群体就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她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就就是组织的框架体系。也就就是组织各部门及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事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3、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就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理解过程。有时也被称为信息沟通,意见沟通等。

 4、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与总瞧法。对一个人来说,她认为最有意义与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5、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就就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与完善自身结构与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

 四、简答题 1.消除不公平的策略有哪些? (1)调整政策。克服政策不统一,机会不等。

 (2)完善制度。改革不合理的奖励分配制度。

 (3)领导者一碗水端平,秉公办事

 (4)引导职工进行全面客观的比较,消除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2、人际交往有哪些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3.在组织变革中如何运用群体动力法? 运用群体动力法通常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培养组织成员对社会组织的归属感。(2)促使组织成员形成关于组织变革的共识。(3)增强群体凝聚力。(4)发挥群体规范的作用。(5)利用群体舆论的力量。

 4.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工作的因素就是什么 答: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就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①职位权力指的就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与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②任务结构就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与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③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就是最重要的。

 5、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与明确的目的;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3)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 (4)提倡平行沟通;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与口头沟通; (6)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6.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1)群体的领导方式

  (2)外部的影响

  (3)群体规模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与目标结构

  (5)班组的组合

  (6)与外界的隔离

  (7)群体的绩效

  (8)其她因素,如信息交流的方式,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与思想水平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

 7、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就是什么?

 引起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可分为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两个方面: (1) 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

  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组织结构的改变

 3)组织职能的转变 (2)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引起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⑵组织环境的变动 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五、论述题 1.试述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从态度与社会性判断来说,态度具有稳定的特征,它形成以后常常会成为个体适应上的习惯性反应,变成一种刻板而无弹性的心理构成物,有力地影响着人的社会性判断。从态度与学习来说,态度具有强烈的情绪情感特征,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态度一致时,学习者会感到轻松愉快,其观点与材料会被迅速吸收消化;当学习内容与原有态度不一致时,学习者会产生厌恶、烦恼与紧张等消极情绪,阻止对新内容、新材料的吸收。从态度与工作行为表现来说,个体的行为表现与其心理准备状态有直接关系。实验表明:可以借某种态度的唤起而使个体的工作行为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使职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忠诚于企业,那么她们就会在工作中吃大苦,耐大劳,并能承受各种压力与负担;反之,她们的忍耐就较小。从态度与工作效率来说,一般而言,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但就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想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2、试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员素质的提高,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产生了以系统权变方法为主的现代组织理论。

 (2)、 这一理论自巴纳德创立之后,经西蒙、劳伦斯、马奇等人的发展,在组织理论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她们把组织瞧成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主张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要服从总体战略目标,但她们并非固定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模式,而就是根据该组织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与适应性。

 (3)、西斯克认为,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构成,且整个系统的能力依赖于每一个子系统的能力;同样,大系统的职能或能力的作用变化,要求子系统作出相应的变化。整个事统的输人可能来源于系统的外部或者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它的输出可能输向系统的外部或反馈给任何一个子系统。

 (4)、 因 此,组织结构及其职能依赖于组织所处的外部与内部的许多环境因素。这就要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与性格特征,不能单纯用理性的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而要以人为组织的中心,考虑人们的需要与情感等社会心理因素。使每个人产生一种

 归属感与向心力,并汇聚成群体动力,帮助组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增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六、案例分析 例一:王义堂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 12 任厂长也没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1994 年 5 月,当王义堂接手河南安阳县水泥厂时,该厂亏损 123 万元,到年底,王义堂却使该厂盈利 70 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 525 万元。第三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仍实现利税 470 万元。

 当年水泥厂多年亏损,再任命谁为厂长呢?难 1 有人说:“让王义堂试试吧!”王义堂?这提议让大家一楞:她就是水泥厂所在地的农民,她怎么能当国有企业的厂长呢?可再一琢磨,认为王义堂有本事,她与人合伙开办的公司,个个盈利。县里与王义堂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王义堂交 10 万元抵押金,企业亏损,抵押金没收;企业盈利,退还抵押金本息,还可按30 %的比例得到奖励。

  谈起当时厂里的情况,王义堂至今记忆犹新:全厂 413 名职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 113人,厂长一正八副,各自为政。一个科室有五、六个人,天天没事干。来三五个客人,就是一、两桌相陪;来一个客人,也就是一、两桌相陪,20 个月吃掉 30 多万元。

  上任后,王义堂把原来的 9 个正、副厂长全部免掉,但对原来的规章制度,没有改变,只就是不让原来的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空口号。她规定,职工犯错误只允许三次,第四次就开除。不过,她到底也没开除一个人,倒就是有二、三十个光棍汉主动调走了,因为实行计件工资后,这些人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光拿钱不干活了。于就是,企业每小时水泥的产量从过去的五、六吨提高到十多吨。

  起初,有城里人身份的人对王义堂的严格不很满意,但王义堂早上 5 点钟就上班,一天在厂里呆十几个小时,她的责任心,最终让职工认可了。

  针对王义堂现象,一位经济学家评论说,这就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个案一厂长、经理个人的道德境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生死兴轰。这不就是纯经济学所能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在目前企业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关注并研究王义堂现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1.王义堂现象说明了什么?

  2.在当前,研究王义堂现象有何现实意义? 答:1。

 王义堂现象说明领导者个人的实际管理水平与素质,即真才实学很重要。同时说明,王义堂采用的专制管理方式,在技术相对简单与成熟、而管理又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效力。

 2、 在当前研究王义堂现象的现实意义: A、 国企改革应首先从企业领导人人手;

 B、 国企改革的关键就是管理创新。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到实处;并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领导人的管理方式。

 C、 国企改革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在经营机制上把领导人的个人利益同组织利益相结合,当然为了企业长足发展,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

 例二:有个单位,在奖励先进时,给先进人物每人发了一个价值 600 元的景泰蓝花瓶。领导人认为这个奖励够水平,但就是得奖者认为自己得了个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卖掉不合适,送人也不好,心里很不舒服。因为该厂员工生活水平并不高,住房都很困难,还谈不上装饰房间的要求,显然对一个高级花瓶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案例 2:80 年代上海有个工厂,在评先进时,准备改变过去发纪念品的奖励方式为发奖金。在受奖人中有个女青工曾经因犯罪被劳教过,回厂后表现很好,被评为先进。对她应该怎样奖励呢?厂领导认为这个女工需要的就是用新的荣誉洗刷过去的历史,而不就是金钱。因而决定给她特制印有“先进工作奖”字的脸盆等纪念品,当众发给她,这个女工非常高兴。她每天用印有“奖”字的脸盆洗脸,并默默告诫自己:“可不能掉队啊!”可见,把“钱”改为“物”对这位女工的目标价值大大增加了。而其她受奖的工人,由过去一直发“物”改为发“钱”也很高兴。

 (运用相关的理论来阐述主题,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提出可能的策略。) 答案: 第一案例说明:要调查了解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奖酬,这样,奖酬才会对员工有诱惑力。假如奖酬脱离了员工需要的实际,人们就不会为之而奋斗。第二案例说明: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目标。期望理论认为,同一目标,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同样一个目标,有的人可能朝思暮想,有的人可能不屑一顾,有的人可能欢欣鼓舞,有的人可能无动于衷。这就告诉我们,在运用目标(奖酬)激励人时要因人而异,不要一锅煮、一刀切。

 两个案例说明: (1)激励动机,必须同时考虑三方面的问题 努力与工作绩效 、 绩效与报酬 、 报酬与需要。

 (2)提高绩效到报酬的期望值。根据 VIE 理论,工作绩效只就是获得工作报酬的手段。人们只有明确认识到工作绩效对于获得报酬所具有的肯定意义的条件下,才会去努力争取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因此,管理者应该对组织成员讲清楚,什么样的绩效水平将会导致什么样的报酬。奖酬办法越明确,越具体,组织成员所形成的动机就越明确、具体,因而强度也就越大。

 (3)提高效价,采取合适的报酬 根据 VIE 激励理论,报酬的效价就是影响激励量的关键因素。人们只有在认为社会组织所许诺的工作报酬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的前提下才会为了获得这种报酬而主动地去努

 力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复习题 行为学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