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某县教育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县规划编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重点合编】

时间:2021-10-26 10:40:13 浏览量:

0 2020 年 某县教育 十四个五年发展 规划基本思路 和 县规划编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及 十四五工作重点 合编

 0 2020 年 某县教育 十四个五年发展 规划基本思路 0 7800 字 范文

 我县教育“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事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秉持“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紧紧围绕教育保障、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教育“十三五”规划预期,为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 ( 一) ) 教育“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1. 学前教育得到普及。实施《xx 县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中心村有 1 所村级幼儿园目标正在强力推进,已在人口集中的村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小幼连贯制”学校,学前教育覆盖面逐步延伸到边远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2017 年基本普及了学期教育,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 90%.

 2.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力度,加快缩小县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农村小学、初中生寄宿率分别达 35%、85%。采取“依法控辍”、“管理控辍”、“ 扶贫控辍”等措施遏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 99.3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已达 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达 90%。2018 年,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3.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第三高级中学,加强一中、职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全县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2017 年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 90%。

  4.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补充学生计算机 3621 台,配齐“班班通”1202 套,“网络校校通”和“优质教育班班通”实现了全覆盖。

  5. 特殊教育优质发展。配置和完善县特殊学校教育设备设施,为残疾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健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助学机制,实施送教上门,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正常的教育,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接纳“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入学工作,全县“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已达 94. 7%。

  6.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出台《榕江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免费师范生、教育人才引进、特岗教师结转等渠道共补充学前及中小学教师 624 人,其中:幼儿教师 171 人,小学教师 129 人,初中教师 44 人,普通高中教师 62 人,职高教师 3 人,特岗教师结转小学教师 97 人,特岗教师结转初中教师 118 人。购买社会服务补充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堂工人 470 人,保安 268 人,学生宿舍管理员85 人,学前幼儿教师 27 人,校医 14 人。二是加强培训促进交流。按照“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要求,三年来,共选派 51 名教师到从江县、丹寨县和我县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村小支教;19 名外县教师到我县乡镇中小学支教。建立完善教师到贫困乡村支教交流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城区教师支教交流,通过交流、挂职学习锻炼、对口帮扶(支教)等方式对贫困乡村薄弱学校进行师资支援,促进师资均衡配置,2016 以来交流(支教)教师达 1162 人次。加强贫困乡村教师培训,出台《榕江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和实施意见》,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国培”“省培”“州培”、“县培”“校本”五级培训为抓手,开展贫困乡村教师全员培训,2016 年以来共培训乡村教师 18862 人次。

  7.特色教育得到彰显。坚持“以学生为本,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将民族艺术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侗族大歌、少儿体操、校园足球等项目引进学校融入课堂,积极开展“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创建了栽麻中学等 10 余所“侗族大歌”传承学校;车民小学等十多所“侗族琵琶歌”传承学校;古州二小 “少儿体操”训练特色学校。xx 一中、xx 二小成为全国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xxx 中成为传承民族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特色文化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8.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出台《xx 县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xx 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榕江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 xx 一中内部管理改革实施意见》、《xx县城乡基础教育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xx 县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等文件,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教研教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县城优质中小学为示范,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兼顾城镇薄弱学校,实施中小学教研联合体、城乡教育共同体改革,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抱团”、“捆绑”促进资源共享与交流,努力提高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每年财政预算增加 50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育教学奖励,从 2017 年开始,每年单列 350 万元经费用于支持 xx 一中内部管理改革。通过教育教学提升激励机制,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考、高考成绩不断攀升。2018 年高考,全县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 830 人,同比增长 11.5%,xx 一中 xx 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了 xx 本土学生没有被全国重点名校录取的历史性突破。2018 年中考,全县中考总分 600 分以上人数 492 人,高分段人数在全州位居前列。

  9. 教育资助全覆盖。全面实施 “两免一补”、 “营养改善计划”、 高中阶段助学金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高校(高职)贫困学生“两助三免(补)”、“两助一免(补)”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补尽补、应助尽助、精准资助。生源地诚信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大力扶助大学生完成学业。

  10. 学校布局明显优化。召开撤并听证会,狠抓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2016-2018 年,按照“减少校点、扩大规模、集中办学、提高效益,初中向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保留必要教学点”的布局原则, “十三五”以来,共撤并小学校点84 个、初级中学 5 所、九年制初中部 7 所,改扩建学校 68 所,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 3 所(三小、四中、五中),新增学位 6235 个,整合了教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易地移民搬迁、进城务工及外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11.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十三五”以来,共投入教育资金 5.8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2016 年以来累计新建、改扩建贫困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1 所,学生食堂 31 个,新建学生浴室和其他生活用房20 栋、学生宿舍 17 栋、教学楼 74 栋、学校运动场 39 个,建设优美教室 470 间,新增安全围墙 9500 米。配齐学校装备保障教学,2016—2018 年共投入 9675.87 万元,购置计算机 3621 台供学生使用;配置安装了 1202 套“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设备,贫困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网络校校通”和“班班通”达到了全覆盖;投入 385 万元为贫困乡村学校添置教学仪器设备;配齐补足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共2.73 万件(套);投入 500 万元采购补充了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图书 28.4 万册; 2016 年以来建成“留守儿童之家”38 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8 所;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不断改善偏远贫困农村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新建教师周转宿舍 24 栋,教师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 ( 二) )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得到显著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日趋激烈的州内竞争相比,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村级幼儿园未能实现全覆盖,农村学前教育的保教水平还较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水平不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发展不平衡、有差距。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效益不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技能型师资不足,招生人数少,办学规模小,促进学生以技脱贫潜力不足。四是整体教学质量还不高。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中考、高考人均总分在全州排名靠后,各阶段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五是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须破解,教育发展内在活力仍需激发。

  ( ( 三) ) 教育“十四五”发展环境和机遇

  1. 发展环境。

 (1)良好的国际人才环境。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制定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广揽全球顶尖人才为己所用,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2)优先发展教育的国内环境。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要竭尽全力让更多的学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快培养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一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2.发展机遇。“十四五”,我国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国家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为推进教育公平、巩固提升普及“十五年”教育,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强教先行,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 ( 四) ) 面临挑战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xx 教育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相比,与全州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学位不足,未能实现全覆盖;短板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规模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学校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教师不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在全州处于落后地位;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育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教育系统自身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移民入城、进城营商、购房入城等人员随迁子女的剧增,导致城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这些都将成为教育“十四五”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 一) ) 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保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服务均等化,为榕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

  (1)坚持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立足教育县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3)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4)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5)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6)坚持促进公平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配置,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合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

  3.发展定位。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 三) ) 主要目标。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到 2025 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村,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公民互补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5%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8%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 98%以上,小学年度辍学率控制在 0.3%以内,初中年度辍学率控制在 0.8%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以上,义务教育校及差异率低于 0.15。巩固提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 1%以下。特殊教育教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 95%以上。到 2025 年,榕江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三、教育“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

  ( ( 一) ) 各阶段教育发展任务。

 1.学前教育全覆盖。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一体化,构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优化县示范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二是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州级、县级示范幼儿园;三是实施 2 万人口以上乡镇办两个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实现村村幼儿园全覆盖;四是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有园上、上好园”问题。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加强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配套完善设备设施,将 xx 一中、创建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推动三中创建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4.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训设施,配置“双师型”教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提高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能力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5.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设施,配齐特殊教育教师,扩大特殊教育办学资源,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零拒绝”。完善残疾学生就读服务体系,实行特校集中教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以关爱“三残”学生为核心,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为重点,力争让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 ( 二) ) 加强学校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减少校点、扩大规模、集中办学、提高效益,初中向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和学前教育全覆盖的布局原则,全面解决移民、务工、营商、入住小区等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入学难题,重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建设。

  1.幼儿园建设。遵循满足群众学前幼儿子女就近入学需求,按照贵州省幼儿园建设基本标准,新建县城幼儿园8所(老城区新建3所、新城区新建 2 所、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幼儿园 3 所),乡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8 所,村级独立幼儿园 8 所;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 6 所。

  2. 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标准要求,在基本均衡发展基础上补齐短板。撤并小规模小学校点 30 个;改扩建小学 45 所,初中 11 所新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 3 所(即 xx 镇第四小学、第五小学、县第六初级中学)。

  3.优化特殊教育学校资源配置 1 所。

  4.普通高中教育。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 2 所,一中创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三中创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

 5.职业教育。扩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 所,使之满足于 3000 学生规模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实训设备的州级重点职业学校。

  (三)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补齐补足师资。教师队伍是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多渠道补充各类教育教师,加强“三名” 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引进人才、公开招聘和购买社会服务补充学前教育教师 200 名,小学教师 200 名,初中教师 100 名,普通高中教师 50 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20 名,特殊教育教师 8 名;补充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医 28 名,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员80 名。二是加强教师交流。按照“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开展县际和东西部协教师作交流合作。完善教师到乡村支教交流制度,加强校内交流,通过挂职、跟班学习和支教等方式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落实《榕江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和实施意见》,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国培”“省培”“州培”、“县培”“校本”五级培训为抓手,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强化学校管理标准化,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教研、实验室管理和后勤服务等规章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课程计划,规范教学管理,重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考试评价等各环节工作。深化教育人事制度 、教师评聘制度和中小学教研联合体、教育共同体等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将民族艺术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在少儿体操、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民族传统体育、校园足球等特色的基础上,走内涵特色发展强校之路,通过 5 年努力,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之中,加强网络教育,自觉抵制和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努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以国家富强、文明和谐、人民幸福为已任,树立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宏伟志向。二是加强专门学校专门教育工作。抓好专门学校建设与管理,强化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对校园欺凌、沉迷网络、实施严重暴力、经常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家长管不住,普通学校管不了的未成年人,按照少年司法体系中的“提前干预,以教代邢”原则,抓好青少年矫治工作。

 (六)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明晰政治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以及分管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问责追责,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切实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健全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逐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

  建设教育强县,时不我待,任重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实现 xx 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 2020 年某县规划编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重点 0 5420 字文稿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规划编制中心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全县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步入快车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结束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落实规划编制任务

  以推进规划全覆盖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提出的城乡规划目标,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项落实各项规划编制。

  1、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一是为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结合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 2015 年启动《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开始,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委员会、省规划委员会,最终于 2019 年 6 月份,省政府批复了《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目前,根据省办公厅《关于暂停实施〈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等 8 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鲁政办字〔2019〕135 号)文件要求,暂停实施《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将现有规划成果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新一轮 8 镇 1 乡、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各项发展提供规划蓝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了质的突破。编制了《XX 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北新区改造开发规划》、《汶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 36 平方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规划管理依据。

  3、镇、村规划短板补齐。编制完成《XX 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XX 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年)》和《垛庄镇西南片区村庄规划(2015-2025 年)》,为村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编制完成 11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庄规划;完成第四批 13 个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报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庄规划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编制完成累计约全县 48 个村庄规划,为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4、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规划亮点突出。一是编制完成《城湖一体战略发展规划》、《“四带一廊”滨河景观塑造及汶河两岸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孟良崮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提升规划》和《沂蒙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复实施,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片区规划、和棚户区改造规划,提前介入,指导交警安泰驾校片区、党校片区、物价局片区、明珠片区、XX 片区、烟草片区和肉联厂片区等 7 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详细论证,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5、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 XX 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编制完成《XX 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XX 县长寿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按照精细化、乡土化,落地性强的原则,选取了浙江、上海及省内各有特色的 5 家规划团队编制 29 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村村庄规划。通过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论证会,充分征求了相关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方案现已全部提交规划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先进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成 XX 县城区地形图测绘。为加强城市管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标对城区 55 平方公里按 1:1000 比例进行测绘,城郊 12 平方公里按 1:2000 进行测绘,并于 2017 年提交项目成果。

 7、全面推进县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协助县供电部门,编制了《XX 县电力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协助铁塔公司,编制了《XX 县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协助 XX 县住建局编制了《XX 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关键。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批关。全面实施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一书三证”,依法审批。“十三五”期间,共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说明 221 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6 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3 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7 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合格证》101 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275 份。

  2、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减少自由裁量权,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审查审议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从大局着眼,深思熟虑,科学论证,更加注重突出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地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规划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更加注重擦亮“生态 XX”品牌,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充分融入到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已累计召开会议 17 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 106 个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亮点不断增加。

 3、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搞好协调、做好服务。一是为招商引资、公益事业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即到即办,特事特办。二是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做到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与建设单位多沟通、勤联系,根据规划要求提前提出审查意见,让项目少走弯路,保证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三是进一步规范服务大厅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等事项,逐步实现城乡建设项目许可手续“一站式”办结,实现快捷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四是缩短审批时限,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供资料齐全又符合规定条件的报建项目由 7 个工作日,提高到 5 个工作日办结;五是开展规划管理“下乡镇、进企业、到工地”活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一线,落实在一线,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

  4、强化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批后管理,认真巡查监管,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审批的规划进行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刚性。一是建立规划、城管执法、国土、住建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从工程定位放线,到±0.0 验线、主体查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增加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到边批、边管、边查,确保批后项目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四是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未批先建,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近几年,对 400 余栋楼进行了放验线,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22 份,拆除违法建设 1500 平方米,罚没款 6.83 万元,执法体制改革后向综合行政执法局送达 19 份违法建设认定函,接访 16 次,答复 12345 热线 372 份。

  5、大力推广《生态新农居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形成镇域特色。为避免各乡镇盲目建设、无规划建设、无设计建设,规划局以建设最美乡村,打造百年建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先后两次开展“生态新农居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活动,并精选符合 XX 实际、突出 XX 特色的 31 套优秀方案制作成 3 套图集,面向全县推广使用,用以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风俗民情、文化特色,选择 1-2 套成熟、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方案,在本区域推广使用,以做到建筑形态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协调一致,逐步实现区域特色。

  (三)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抓项目,搞好“三引一促”。全员上阵,“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洽谈了一品文化中心项目,榴莲糖果酒店项目,尚澄酒店项目、天赐良苑项目、金都上城项目等 8 个项目,总投资 9 亿元。

  2、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对照规划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清单,梳理出“一次办好”事项 26 项,并报县政府职能办分两批在政府网站公开。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审批局,实行“窗口收件—后台办理—窗口发件”的模式,实现了审批业务一窗受理。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服务,摈弃条条框框,把按顺序进行改为同步进行,各业务科室流程“齐步走”“同步办”;完善办事指南要素信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3、全力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将 18 个建设项目,分解到科室,逐一落实到人。对“百日攻坚”行动所列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提前解决项目后期相关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由规定的 20 余个工作日,缩短为 1-2 个工作日办结。

 4、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做好规划指导。抽调科室中层业务骨干全力靠到片区改造、“六馆一中心”建设、椿树沟、野店烟庄等重点项目上,从方案审查、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指导,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5、服务全县田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服务桃墟金水河、樱之崮、椿树沟、野店镇红色果香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对项目建设进行规划技术服务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要求,督促和协调相关乡镇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力度。

  6、深入落实规划督察任务。严格落实省派督察员制度,配合督察员,做好规划调整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核查 2015-2018 年度遥感疑似违法图斑显示的 105 个项目,将 62 个违法图斑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7、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村庄基础数据。以财务独立核算为原则,托清了全县村庄(社区)底数 544 个,明确了已建农村新型社区、近远期拟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8、完成全省化工企业整顿工作。与综合执法局对接,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将山东海航润滑油有限公司等 7 家问题化工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函告综合行政执法局,按时完成各项情况核实、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等还需深入研究。二是规划专业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编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规划批后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竣工核实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

 “十四五”期间,县规划编制中心将结合机构改革现状,扎实推动思想观念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革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规划编制、批后监管为重点,以规划为民,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为建设“绿富美”新 XX 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一)科学编制规划

  1、全面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地位。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

 学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更新和跟踪维护,到 2025 年县城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100%,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2、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采取连片编制或独立编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我县“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3、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完成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认真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分类、发展规划、中心村布局、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迁村并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分类的准确性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评审,为“多规合一”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旧城改造。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拓展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天际线设计,注重建筑风格改造。继续做好老城“改造提升”,扩大公共设施范围,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

  5、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避免“千镇一面”。积极参与各乡镇重点项目特色风貌规划、立面效果改造规划设计等方案论证,打造景观特色化、建筑民俗化、环境园林化、功能综合化的风情小镇。

  (二)强化规划监管

  1、与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出具批后管理制度,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2、加强项目全覆盖巡查,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监管到位、查处有力”的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巡查监管全面性和连续性,对工程放验线、日常巡查及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作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依据;向社会宣传规划管理知识,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相关热词搜索: 和县 合编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