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五章,“五位一体”谱华章&第六章,千秋伟业强基石重点内容梳理]

时间:2021-10-11 09:37:25 浏览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五章 “五位一体”谱华章&第六章 千秋伟业强基石重点内容梳理

  第五章 “五位一体” 谱华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第 50—81 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内容通俗易懂、 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

 各级党校、 干部学院和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把《学习问题》 纳入培训教学内容,各高校要把《学习问答》 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材, 各级党委讲师团要围绕《学习问答》 内容开展好宣讲活动。

 第 50 问 为什么说新发展理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 价值导向、 发展模式、 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 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 尤其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具体的实践要求。

 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 更是一个相互贯通、 相互促进、 内在联系的整体, 要一体坚持、 一体贯彻, 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 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了深刻变革, 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新画卷。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是管全局、 管根本、 管方向、 管长远的。

 要树立系统观念, 加强前瞻性思考、 全局性谋划、 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 红绿灯, 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 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 51 问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 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它规定了我国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明确人们在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确保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制度。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既能 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 这个 定语。” 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 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整体。

 将这三项经济制度共同作为基本经济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新时代我国构建更加有效管用、逻辑贯通、 衔接匹配的经济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

 基本经济制度在理论上是科学的, 在实践上是成功的。

 面向未来, 要坚持好、 巩固好、 发展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更加充分展现出来。

 第 52 问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

 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个定位,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 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保障公平竞争,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可持续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 弥补市场失灵。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不是相互否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 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只有使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 各展其长, 才能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 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 53 问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发展思路、 制定经济政策、 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 “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高质量发展, 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 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这一战略目 标,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效益优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 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 54 问 为什么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 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 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 形成先发新优势、 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 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我国不是需求不足, 或没有需求, 而是需求变了, 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 质量、 服务跟不上。

 有效供给能力不足, 导致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 必须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这是新时代稳定经济增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良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解“结构性” 三个字十分重要。

 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同时,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我们也需要从供给侧发力, 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的要求是“巩固、 增强、 提升、 畅通” 八字方针。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 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说到底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 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 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 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 进入新发展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第 55 问 为什么说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 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 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而不是相互排斥、 相互抵消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国家这么大、 人口这么多, 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 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系上, 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 集体资本、 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 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 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们党确立的大政方针, 是不会变的, 也是不能变的。

 公有制经济绝对不能否定, 绝不能“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 国有企业不仅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 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 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正是由于发挥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自 的功能和优势, 我国的发展才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 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 任何否定、怀疑、 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 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都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要求, 必 须彻底摒弃。

 第 56 问 为什么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谋划, 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举措。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 千万不能丢了!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是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

相关热词搜索: 伟业 华章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