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研究文摘

时间:2022-06-27 18:55:04 浏览量:

 高职教育研究文摘

  ( ( 第 2016 12 期) )

 科研处

 2016 年 12 月

  人 才 立 校

 质 量 兴 校

 科 研 强 校

 特 色 优 校

 本期要目

 > > > 观

 点 < < <

 优质高职咋建?真正产学融合!

 适应“工业 4.0”职教应如何转型 “四招”破解高职教学文化困境 你学到的技能是“绿色”的吗 让“工匠精神”在职校生根发芽 用什么影响职校生的成长 优质校建设,高职改革举起“新标杆” 提升高等职业教学质量 需用绩效管理来“武装 核心素养并非基础教育专有名词 身边的工匠大师更易感染“后备工匠” “正反合”相融造就真正“翻转课堂” 这几所高职院校凭什么获得世界大奖 贫困生认定草率也是一种“懒政” 职业院校对外开放的环境和路径 高职可持续发展要走出两个“误区” 履行质量主体责任,高职如何找准“坐标系” “工匠精神”生成的三重视界 创新创业,高职有自己的底气 课程的“选择性”不能冲了“职业性” 高职教育应注重理论实践“内外兼修” > > > 信

 息 < < <

 全国高职校长联席会议 2016 年年会召开

 > > > 观

 点 < < <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与会者热议—— 优质高 职咋建?真正产学融合!

 高靓 “我们学校一不追求世界排名,二不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我的学生毕业后企业抢着要;二是要为产业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在近日举行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的一番话引来了与会者的掌声。

 高等职业教育该往哪里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这是高职院校的“掌门人”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位东部地区的校长告诉记者:“经历了 20 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稳定就业、促进公平、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有些发展较快的院校进入了‘高原期’,有些院校的发展还面临困境。” “要坚持正确的定位和方向。牢牢把握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在主旨报告中定了调。

 据了解,为了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去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提出建设 200 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截至目前,广东、湖南等十余个省份已出台本省当地的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始了一流高职、卓越高职等优质校建设工作,努力推动“高原”变成“高峰”。

 “优质校怎么建?与过去的示范校、骨干校有何不同?”与会者对此颇为关心。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在报告中指出:“示范校抓的是工学结合的重点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优质校则要实现真正的产学融合。” “像过去那样由中央财政集中投入少数学校发展的做法行不通了。优质校建设主要是引导地方延续扶优扶强的做法,同时也传递不进则退的压力,让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学校随时有机会。”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提出优质校建设的 4 个“坚持”,即坚持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效果;坚持围绕专业建设,调整结构、改善条件、发展师资;坚持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办学,提高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扩大国际影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1 日】

 适应“工业 4.0 ”职教应如何转型

 刘晓 编者按: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下,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为制造业提质增速的战略,如德国的“工业 4.0 战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再兴战略”、英国的“工业 2050 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战略”等。各国也将职业教育作为提升整个国家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并将职业教育的改革推向了新的境地。因此,深入把握工业 4.0 进程中引发的就业变化,思考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应对产业新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 4.0 的浪潮,不仅凸显了制造业技术驱动特征明显、全球产业格局重塑、高技能劳动者需求迫切等新趋势,并且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影响了当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转换。为了顺应此次全球制造业升级浪潮,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举措。与德国的“工业 4.0”相比,虽然在发展基础、产业阶段及战略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工业 0 4.0 引发的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变化

 面临工业 4.0 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如何处理并应对工业 4.0 与职业教育发

 展的新一轮矛盾,牢牢把握工业 4.0 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脉搏,通过新渠道、新途径实现新的就业增长与结构优化,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劳动力市场需求缩减,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工业 4.0 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第一,劳动力市场需求大量缩减。工业 4.0 引发了制造业地理版图的剧变,日渐趋向中心化和一体化。如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明显的“回流”趋势,这对定位于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用人需求减少,尤其是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将会面临着萎缩的危险,另一方面专业与产业不匹配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第二,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 5%左右,缺口数量巨大,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 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当前一些职业学校的专业群虽然基本涵盖当地重点产业,但重点专业和重点产业的对接却不是很完整。这种专业产业倒挂现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产教的深度融合。同时,学校尚未建立针对产业升级做出相应专业调整的动态机制,“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再加上现代产业结构逐渐趋向软化,市场需求重心逐渐向服务业偏移,使得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难以形成互动共赢模式。

 岗位专业技能逐渐淡化,岗位协调能力日益重要。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提高,现代工作变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具体表现为许多传统工作岗位的消亡或合并,对工人专业知识、能力要求也相应拓宽。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渐淡化岗位专业,转而注重岗位协调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在劳动分工、劳动规范化以及决策权分布方面做出改革,要让工人尽可能地多从事不同类型、不同技术难度的作业,形成了以低度分工、适度规范化和决策权下放为特点的劳动组织结构,即不实行岗位之间、工种之间的严格分工,公司不对车间提供具体的人员配置和工人技能培训计划,车间的生产协调、工人的技能培训基本由车间管理者的“现场干预”来进行。而当前职业教育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导向,实施的订单班及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岗位所需的娴熟技能,一方面很容易囿于“工具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是工业机器人轻而易举能够代替的,这与工业 4.0 背景下工作岗位拓展协调的要求背道而驰。

 专业对口概念逐步淡化,通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备受关注。以工业 4.0 为标志的生产的智能化,看似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对于劳动者的技能需求,实则只是转移了技能要求的重心,对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这意味着高度信息化、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生产高度重视劳动者的综合职业能力,也对知识型员工提出了迫切需求。随着工业 4.0 进程不断深化,在不久的将来,直接从事制造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将大幅减少,而溢出的剩余劳动力则需要成为机器维护员、软件设计者,通过操纵智能软件管理机器人完成生产任务。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人员需要很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正是鉴于这些考虑,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改革其职业教育内容的重心:一是逐步拓展专业的宽度,淡化专业对口概念,转而以专业群为基础对接产业群发展;二是由强调“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导向”逐渐向“从学校到生涯”转换;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即注重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的培养;四是职业教育整体层次的高移,推迟职业教育对象的主要年龄阶段,实施高中后分流。

 工业 0 4.0 背景下职 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工业 4.0 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专业与产业的动态对接有待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平衡有待调整,职业教育与培训功能有待拓展与增强等瓶颈制约。因此,如何处理并应对工业 4.0 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一轮矛盾,牢牢把握工业 4.0 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脉搏,通过新渠道、新途径实现新的就业增长与结构优化,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关键发展方向。

 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

 不仅需要考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还应当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需。首先,依据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在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对信息、服务、技术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因此,一方面职业教育应围绕工业 4.0 积极开拓与智能制造领域密切相关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培养大批具有前沿专业知识、一般学科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深度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机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紧跟产业变革步伐,增设发展营销、设计、创意等与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以适应经济服务化、市场需求重心向服务业转移趋势。其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化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内同类及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既有利于差异化竞争,也为中高职衔接、人才系统化培养创设良好条件。

 资源共享,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受教育者的就业目标,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内外价值,成就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开发诉求。首先,面向行业,建立若干个面向工业 4.0 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化办学技术技能积累的促进功能。其次,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升级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入“市场化”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思路,并逐步形成产学研的社会合作机制,为我国制造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再者,承袭传统,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既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保证学徒能够满足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有效促进青年就业。

 功能拓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第一,提供技能补偿教育,重视被替代人口的转岗再就业培训。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是这些工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案。第二,农民工群体作为低端劳动力的主体,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工业 4.0 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因此,依托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力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为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创设可能。第三,实施职前职后衔接系统培养,真正形成尊重职业技术人员,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第四,大力实施再就业计划。一方面以服务业带动就业增长,另一方面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劳动者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全球范围内工业 4.0 的推进,对承担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赋予了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

 【来源:《光明日报》2016 年 11 月 1 日】

 “四招”破解高职教学文化困境

 黄君录 涵盖教学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师生价值观和教育教学制度等因素的高职院校教学文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历史使命、彰显高职办学精神的文化,其良莠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最终反映到组织效能、内涵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等重要问题上来。因此,在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处在变革与转型之际的背景下,充分认识教学文化中的一些困境很有必要。

 困境一:教学管理的控制性倾向。

 一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只强调制度的刚性、强制性和服从性,制度文本简单,管理过程粗放,往往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的考查不足、激励不够,学生渴求获得发展性评价的内心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对教师教学的管理大都是统一的规定与要求,基本上不考虑专业、课程、类型上的差异性,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一味地参照教学评估要求进行,而不顾是否真正与教学内容相适切,使本应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所谓教学文件简单化的规制下,显得苍白、呆板和僵化,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困境二:教师发展生态的失衡。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因素考察,主要是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结构上的缺陷,虽然他们大都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但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经历普遍缺乏。从外部因素上考察,普遍表现为高职院校管理范式中的行政色彩浓

 厚,在资源分配、激励保障等制度规范方面缺乏科学缜密的设计,导致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大,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指数低。

 困境三:学生课堂参与学习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课堂纪律比较松弛,“专业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现象屡见不鲜;上课随意性强,把“课堂作为一个公共领域”的现代公民意识缺乏,对老师和课堂没有敬畏之心;同时,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认知过程等方面均参与不足,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当中,学习动力不足。

 要想挣脱高职教学文化所面临的上述困境,构建和谐、高效、合作的教学文化,笔者以为,需要从教学管理观念更新、教学情怀践行、教学能力锤炼、教学氛围营造等方面寻求破解之法与超越之道。

 第一,树立包容个性、正向激励的教学管理思想。

 办学以教师为本。首先,通过管理创新构建正向发展的教师成长体系,让教师积极的性格特质和个性特长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张扬,形成打上明显个人烙印的教学风格。其次,要营造有效激励的教学环境,让教学出色和认真负责的高水平教师受尊敬、有尊严,教学价值得到体现。再其次,要引导教师深化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把握,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要素,形成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和价值追求的教学文化。

 第二,践行大爱育人、 尊重差异的教学情怀。

 育人以学生为本。一是尊重差异,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培养目标多元化,高职教学要着眼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基于能力本位注重技能的培养,立足学生生源差异组织分类培养,针对学习特点开展分层教学,与此相对应,评价方式也应注重多样性、动态性和发展性,体现施教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辩证统一。二是严而有度,专业技能课教师要摆脱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和单纯的课程教学意识,让学生既训练操作技能,又训练心智技能,既获得专业能力,还获得方法和社会能力,不仅注重经验层面的能力培养,还能将其上升到策略层面。

 第三,锤 炼跨界融合、追求卓越的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本质就是职业性和教育性并存的跨界教育,所以,首先,要通过课程开设、社会实践等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要素和人文精神,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文化育人与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其次,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不但要重视其知识水平和传授知识的能力,更要重视其组织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再其次,要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移动、泛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四,营造崇尚实践、技能宝贵的教学氛围。

 实践是高职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上要突出学生实践精神的培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加大学生实践的力度,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得。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不断推进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推演、角色扮演以及教学与实训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专业教学的职业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实现“有效性学习”和悦纳式教学发展,从而达到职业认同。

 总之,高职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观照的教育,有别于纯功利性的职业培训,是“育人”,而非“制器”,既要让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获得一技之长,又要让学生通过职业素质的培育、职业精神的熏陶、职业操守的养成,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达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境界,这或许应该是教学文化最为深刻的价值指向和最为根本的生成之道。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1 日】

 你学到的技能是“绿色”的吗

 刘育锋 2014 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共同努力,成功申请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这一项目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申请到的第一个 APEC 职业教育项目。项目于 2015 年 5 月正式启动,期限为两年,旨在通过职业教育系统性地开发绿色技能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绿色技能”

 “绿色技能”,又称可持续发展技能,是指劳动力支持并促进工商业和社区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而需要的技术、知识、价值和态度。

 “绿色技能”是通用性技能,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能够认识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机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回收利用、使用环保产品、保护自然环境等内容。“绿色技能”又是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从事“绿色工作”或“绿色职业”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价值和态度之中。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在内的若干国际组织都积极倡导开发绿色技能。2013 年莱比锡世界技能大赛将绿色职教加入了赛项内容,2015 年巴西世界技能大赛将绿色技能列入了赛项重点内容。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绿色技能的开发。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 2009 年和 2010 年分别通过了《绿色技能协议》和《绿色技能行动计划》,美国对教师提供了“可持续性产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资助“绿领工人”培养项目,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开设了一系列绿色专业并在职教课程中增加了绿色要素等。

 绿色技能在我国刚刚起步

 正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开展的“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提出了三大目标,即:提出绿色技能通用内容清单,提出若干新的典型的绿色技能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以及建立APEC 绿色技能开发网络。

 自启动以来,项目得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新西兰等 APEC 经济体代表和我国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一百多个机构积极响应。

 通过物流、测绘、旅游、石化、机械、建筑、计算机、电子商务、农林、能源、生态养殖与畜牧等小组的共同努力,项目实现了预设目标。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提出了绿色技能通用内容清单。基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要素和操作、技术和管理三大纬度的视角,在分析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的基础上,项目提出了包括十二条内容的绿色技能通用清单,即:1.节约资源;2.减少废物产生;3.分类生活和工作相关垃圾;4.正确使用和保养工作设备;5.遵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执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卫生制度;7.判断工作或设备问题预防事故发生;8.诚信工作;9.应用信息技术或智能化设备;10应用健康安全、节能低耗技术或设备;11.提供绿色服务;12.宣传绿色理念与知识。

 第二,提出了新的典型的绿色技能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一些专业小组提出了本专业典型的与绿色技能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如,旅游专业的“酒店工程管理的智能化方向”,物流专业的物流管理物联网技术方向、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方向和物流管理大数据方向,测绘专业的“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以及“环境调查与治理技术”等新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绿色养殖技术专业”和“虫草鸡养殖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的“商务数据分析应用”绿色方向,等等。

 第三,完成了绿色技能开发网络的筹备工作。项目制定了职业教育绿色技能开发网络的建设方案,并开发了绿色技能网页。已有 20 多个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表示愿意成为该网络的成员单位。

 将绿色理念融入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还取得了预定目标外的大量成果。项目的参与单位将绿色技能开发理念融入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案的建设和课程之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如,项目的物流专业小组将绿色物流理念(集约资源、绿色仓储、绿色配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逆向物流)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并将国际运输路线的设计和优化、货运单据的无纸化、货运信息的网络化、集装箱装箱的合理化等绿色技能要素融入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以绿色技能理念为依据,一些项目单位提供了绿色发展咨询建议,组织学生教师走入社区宣传绿色技能内容,开发企业员工和农民的绿色技能。

 尽管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反应,但总体说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界对绿色技能内涵理解模糊且不全面、绿色技能开发实践普遍缺乏以及教师缺乏开发绿色技能的意识与能力等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开发绿色技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战略要求。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绿色技能开发问题,并尽快行动起来,将绿色技能概念融入职业教育的全方面和全过程,绿化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发学生的绿色技能,为建设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职业教育的应有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1 日】

 让“工匠精神”在职校生根发芽

 李怀伦 “工匠精神”是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培养。它就像一粒种子,首先在职业院校里孕育、生根、发芽,然后步入社会在职业岗位上反复磨炼才能开花结果。那么,在职业院校里,深耕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营造崇尚技能 的社会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由于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有限,工作苦、脏、累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社会上部分人士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又加深了这种偏见。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从根本上改革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拓展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空间,真正形成有“为”就会有“位”,有“位”更将有“为”的良性竞争机制。二是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的先进事迹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使他们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三是强化技术标准执行力度和市场禁入制度及产品召回制度,在全社会弘扬“极致就是质量”的理念。

 质量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产业工人并非都缺乏“工匠精神”,中国航天“严格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质量理念,铸就了航天奇迹;而从日本背回国的电饭煲、马桶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不缺一流的技术,不缺一流的设备,缺少的是技术标准执行的力度。因而,只有加大技术标准执行力度,在全社会树立“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理念,才能营造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浓厚氛围,才能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孕育、生根、发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 建设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已经把“职业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将“职业精神”的培养融进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精神”包含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深化和升华。实际上,企业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管理文化等无不折射着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著、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因此,“工匠精神”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突出这个核心要素,首先,职业院校从校园规划到专业教学,再到社团活动,都要以专业文化为引领,融入行业要素、企业要素和职业要素。比如,在校园环境方面,将中国航天、

 海尔等优秀企业的质量理念、行业精神、行业要求及优秀技术工人的画像张贴在教学楼、教室、实训车间的显要位置,融入师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各种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追求完美在学校形成一种风尚。

 其次,将本区域企业的技术能手、技能大师请进校园,听他们讲述人生成长经历、技术创新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完美追求,以其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技能大师并不神秘,只要认真就能出精品。同时,组织收看“大国工匠”“状元 360”“我爱发明”等节目,在全校形成崇尚技能、追求完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让“工匠精神”的理念在学生心田孕育,形成追求专注、坚守、耐心、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的优良品质。

 “教学做一体化”中“做”的着力点

 “工匠精神”不仅应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理念,更应成为“教学做一体化”中“做”的着力点。如果说“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是种子孕育过程的话,那么这种理念的实践就是扎根、发芽的过程。

 为此,一要树立质量意识。无论是课堂的“教学做”还是实习实训,都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国家、行业、企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到学有规范、做有标准,明确产品做到什么程度是好、是优,什么是次品、是废品,铲除潜意识中“差不多”的观念,树立追求极致完美的质量观。二是加强实践。实践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试金石,在追求完美质量的过程中,在失败与成功的多次反复中,提高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心态的磨炼。只有这样,大国工匠表现出来的“稳、准、精”技能才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骨髓里。

 深耕“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优良土壤,让“工匠精神”扎根学生心田,这样在学生步入社会后才能开花结果,造就出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才是中国职业教育成功之时,中国产品雄冠世界之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1 日】

 用什么影响职校生的成长

 朱孝平 近年来,不少职业学校开展了“寻找优秀毕业生”的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已经毕业 5年到 10 年左右的毕业生当中寻找那些工作出色的员工或是创业成功的人士,让他们回顾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描述学校教育的哪一部分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们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不同毕业生眼里,职校教育中有价值的方面不尽相同,但是认真梳理毕业生的描述,我们依然可以拼接出有价值的职业教育的图景,这样的图景会给我们的职业教育以有益的启示,即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加强,教育与改革的不变方向是什么。这些最有价值的因素与载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理念与文化

 一所好的职业学校,总是有着自己相对不变的价值追求,这样的价值追求如果上升为校园文化,就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在某校的访谈中,学生不约而同提到学校的校训——置万贯家财不如学一技之长。校园中类似的文化标识随处可见,各种活动中,校长都会强调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浸润其中的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学校的理念与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这种价值的追求比起具体的课程更具价值,因为它传导的是一种稳定的东西,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持久作用。

 社团与活动

 一所有活力的职业学校,总是有着丰富的社团与活动,这些有着一定自由度与自主性的社团在学生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特别关注了那些“表现型”学生,如在广

 播电视行业就职的学生以及自主创业开设婚庆公司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时,都认为是社团的活动造就了他们,给了他们发挥特长、培养能力的机会。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教育,这种能力教育需要有相应的载体,而有效的载体就是与学生兴趣以及能力发展相关的各种社团与活动,它们让学生成功管理自己、展示自我、服务社会。我们发现,职业学校有着广阔的社团活动时空,在社团活动中,各种行动导向、能力导向的理念都可以得以有效践行。

 发现与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而在职业学校,很多时候学生的缺点掩盖了优点。好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用优点来“驱逐”缺点。访谈中,学生们在回忆学校教育的影响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到某个具体的教师,认为是这名教师的发现与鼓励成就了他。对职校生来说,发现他们的优点与特长也许只是教育的开始,而持久的鼓励才是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关键。有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画廊,起因就是班主任发现他有这方面的特长,并鼓励他在专业的基础上学习美术。从此他告别碌碌无为,忙碌而充实地过完了职校的三年。发现与鼓励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只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晴,有一颗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心。

 要求与榜样

 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需要教师做出榜样。在教师的要求与示范作用下,学生自然会跟着践行,并不断得到提升。有一位公司老总在谈到学校教育时,非常肯定地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班主任。当年他的班主任领着他们跑步,每天跑三圈,风雨无阻,班主任自己也从不缺席。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不仅使他有了强健的体魄,更让他认识到,做一件事就要坚持。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从学习者长远的发展出发提出要求一定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而榜样的力量会带着他们勇敢前行。

 技术与专业

 技术与专业是职校生的立身之本。当毕业生理性地回顾自己学习经历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曾经的专业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大多数毕业生的起始工作都与专业有关。在职业学校,还是要扎扎实实学一门技术,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了这样的一技之长,工作才能尽快上手,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才会更足。有一名技术骨干提到,学习“技术”的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当年他深入钻研钳工技术,现在学起类似的东西就感觉容易得多。因此,职业学校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活动、多样化的课程,另一方面丝毫不能放松核心技能的培养。而且学校要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是一种聚焦式的学习,能发掘学生的潜力。

 当上述要素融合于一体,作用于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会更有吸引力,职业教育才会成为让毕业生怀念而自豪的教育。

 【来源:《浙江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4 日】

 优质校建设,高职改革举起“新标杆”

 翟帆 上月底于南昌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共设计了五个主题分论坛。其中一个分论坛的火爆程度,远超组委会想象,受场地限制和出于安全考虑,组委会在开场时不得不采取了限流措施。这个分论坛的主题就是——“从示范到优质:回顾与展望”。可以说,在高职战线,当下院校长们最关注的莫过于“优质校建设”这一话题了。论坛找准“痛点”,邀请了高职教育专家、示范(骨干)院校领导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一起回顾示范院校建设历程,总结经验成果,探讨优质校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从示范到优质,扶优扶强政策延续

 2006 年至 2015 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10 年来,项目建设院校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去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提出建设 200 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为高职战线树立起改革发展的“新标杆”。

 那么,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到底是怎样一个关系?有着怎样一个发展脉络? 用教育部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的话来说,示范校建设,关键是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最显著的变化是,对高职院校‘本科压缩饼干’的诟病基本没有了。”确实,如今这个词基本成为了历史,很少再被人提及。

 “500 个专业,每个专业平均 500 万的投入,示范校做了一批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由此形成专业发展标准。”高职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解读示范校建设初衷。在谈到成效时,他非常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査建中的总结:逐步成熟的面向职场模式,正在深化的产学合作关系,双师教学团队的理念和机制,紧跟市场的观念和体制,对职场中层人才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服务地方和行业企业的意识。

 百所示范校建设之后,2010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继续推进,新增建设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全国高职高专校联会副秘书长童卫军用了 3 年时间对骨干校建设进行绩效评价,撰写出40 多万字的评价报告。他认为,骨干校建设重点探索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正是骨干校的先行先试,倒逼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校企合作、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顶岗实习补贴、兼职教师课时补贴和实训耗材补贴等配套政策,使骨干校的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整体优化了高职的发展环境,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契合度。

 在他的报告中,骨干校在教学成果奖、资源库建设、技能大赛、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教育教学改革等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上,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2016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了高职院校“服务贡献 50 强”,其中 25 所是国家骨干院校,显示了骨干院校在服务区域行业企业方面的独特贡献。“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骨干校平均值是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值的 3.2 倍。

 “示范校建设重点抓的是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的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而优质高职建设则重点抓产教融合的院校整体质量提升。”马树超为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理清逻辑关系。

 林宇对此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阐释:“工学结合是在教学层面,校企合作是在办学层面,而产教融合则是在管理层面。”为何要启动优质校建设,林宇认为,主要基于三种考虑:一是延续扶优扶强的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院校重点投入,率先突破。二是传递不进则退的压力,示范校、骨干校不是永远贴上标签,优质校建设不是其他学校就没有机会。三是起到举旗的作用,可以凝聚人心。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优质校建设就是高职院校“双一流”。

 优质校怎么建,产教融合是主线

 “在优质校建设中,必须体现国家的新要求。”马树超指出,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因此,要把产教融合作为优质校建设的主线。

 对于优质校要实现的目标,马树超概括为六个方面: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要实现这六个方面,产教融合是必备前提。”因此,马树超希望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为建设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

 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优质校建设有没有标准?我认为有,要坚持这四点。”林宇提出,一要坚持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部正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正是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有效手段”。二要坚持围绕专业建设,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振师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专业办得好坏,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和质量”。三要坚持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教学信息化方面下大力气,不仅是资源信息化,关键是在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考核上把信息化手段用起来”。四是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推动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社会服务附加值。”林宇强调,这四点不仅优质校建设要遵循,也是所有高职院校发展都要遵循的。

 湖南省 2015 年启动了卓越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可以算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地方版”。湖南计划立项建设 20 所左右卓越高职院校,目前已立项 15 所。在 2015 年立项的 8 所卓越高职院校中,有 4 所原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没能入选,而有 3 所非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成功立项,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是 3 所院校之一。院长朱厚望在论坛上介绍,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长沙航院校立足军队航空修理,紧贴军队士官培养,拓展中航工业制造、民用和通用航空,面向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打造航空特色专业品牌,形成了准确的办学定位、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发展模式。而对接航空产业,打造一流特色航空专业群,也带动了学院一流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得到很大提升。

 后示范优质校建设,仍需财政有效支持

 在国家示范校建设中,中央财政对于示范校的 500 个专业,给予了每个专业 500 万元的支持;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中央财政投入了 20 亿元。与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不同的是,截至目前,优质校建设并未从中央财政获得支持,由此,一些省份处于观望之中。

 同样没有落地的还有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其他一些工作。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在会上介绍,行动计划发布后,一些省份积极主动承接各项建设任务,项目投入经费达到 200 多个亿。截至目前,有 13 个省印发了省一级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所列 81 个项目,由省牵头落实参与的有 71 项,行动计划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省级政府。”王扬南强调。

 对于这种状况,林宇感到有些着急。他在会上表示,虽然当前优质校建设是由地方先行投入,但教育部也在争取国家层面能加大投入。“地方优先支持建设的优质校理所当然会成为国家优质校的候选学校。如果中央财政有投入,现在就是后续项目的起点。希望地方不要再等、不要再看,抓紧启动这项工作。”林宇说得很直白。

 据了解,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化了绩效考核,教育部为此制定了一些细化指标并每年采集。三年建设期满后,每个项目要有绩效报告,各地任务和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惩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验收的重要依据。

 童卫军在编制骨干校绩效评价报告时发现,2015 年只有 54 所骨干校生均拨款达到 12000 元以上,比验收时减少了 13 所。其中地市级政府主办的骨干校有 13 所达到 12000元以上,较验收时减少了 7 所,因此地方政府还需要继续努力。他深切感到,只有“中央财政给力、地方财政努力、行业企业发力、骨干院校出力”,才能形成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合力。“专项资金引导改革发展是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他建议,中央财政的专项引导资金能够和财政转移支付并行,这样更有利高职院校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争创“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的优质高职院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11 月 8 日】

 提升高等职业教学质量

 需用绩效管理来“武装”

 许俊生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发展和服务获得了社会关注,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质量文化缺乏系统性。目前,支撑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观念,或以适应社会急需为主,或以实现规模扩张为主,或以适应结构调整为主,或以推动内涵提升为主,总之,增强现代质量文化自觉,从文化的视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高职院校鲜见。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全局、全员的工程,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却尚未树立“大”的质量文化理念,在质量的地位、摆位、内容、范围上,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现象;有些高职院校尚未树立“真”的质量文化理念,没有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培养人的事业来对待,有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嫌;有些高职院校尚未树立“久”的质量文化理念,存在质量活动急功近利短期速成情绪,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功。

 问题二:质量目标缺乏操作性。质量目标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从总体上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具体到每个高职院校,应根据生源层次多样化实际,着眼于高职教育发展内在要素,理解和确定质量目标。然而,有些高职院校质量目标过于笼统,类似口号,内容不清,不易分解;有些高职院校质量目标过于抽象,不易理解,不好操作,不可测量;有些高职院校质量目标过于虚化,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师不了解、不认同、不落实、不实践,导致质量目标难以实现,毕业生有“学无所成”之感。

 问题三:质量标准缺乏体系性。培养目标确立后,必须就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达到什么程度,从培养方案到课程,从课程内容方法到实践实验环节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系统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是,有些高职院校只有静态的质量标准,无动态的质量标准;只有教师教学标准,无教学质量控制标准;只有学生学习标准,无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只有学生技能考核标准,无学生素质考核标准。有些高职院校教师入职标准不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部分教师不了解企业和技术的前沿和发展现状,缺乏实践能力。还有些高职院校不能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未把师生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内容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

 问题四:质量监控缺乏程序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从内部师生和外部公众的需要出发,遵循程序,制定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明确落实质量职责,合理确定质量活动,做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在质量目标制定上,未能与校内各适当层次的有关人员积极沟通达成共识;有些高职院校在质量目标分解上,不能将质量目标展开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有些高职院校在质量测量、分析和改进上,不能及时发现偏差予以改进并建立补救机制;有些高职院校不能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持续满足标准要求和相关方期望。

 问题五:质量报告缺乏科学性。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从 2011 年始,我国开始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这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办学、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和吸引力、竞争力。分析现有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会发现如下不足:第三方机构评价不多,公信度不高;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特色亮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院校个性化发展不够;突出区域性和行业性,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核心主题不强;借助一定高职教育理论作为分析的指导、框架或模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科学性不够;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真实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纵横对比数据分析不多,缺少对学校内部教学质量问责的相关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笔者以为,就要建立基于绩效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为实现高职院校既定的教学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根据学生技术技能习得规律,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发展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实现人本管理、绩效管理,建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程序规范的综合体系,它有如下几个特征需要把握:

 一是主体的开放多维性。高职教学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质量管理应加大开放力度,吸收行业、企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各界参与,...

相关热词搜索: 文摘 高职教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