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看后感] 胭脂扣小说读后感

时间:2021-10-13 10:19:16 浏览量:

篇一:观《胭脂扣》有感

观《胭脂扣》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卜算子 严蕊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想女人大概满腹满腔都是似水的柔情。即使沦为妓女,还是多情之人。

那男人又是什么做的?我不知道,男人就是一掬水人。掬了一瓢,又要喝另一瓢。哪一瓢甜些,便喝久些。日子一长,便会觉得味道也都一样了。

前些日子再读了胭脂扣,心里有不少的感悟。但不知道你是否得那胭脂扣里的如花,那个骨子里都是柔情的妓女,不像那些红尘女子般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物质世界,偏生的她有如此的深情。

她有着绝美的姿色,眼里都是柔情,连眼睑都是藏不住的情;
有千万个姿态,种种都让人痴迷;
地位轻薄却能负重金;
却也逃不过一个情字。可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啊,就算是猪八戒也逃不过一个情字的网吧。一曲《客途秋恨》一生恨,若是无情,一支曲缘何牵出一生恨?

奈何自古以来,谁又逃得了一个情字?

我不懂十二少究竟是真心爱她,还是只是仅仅迷恋她。可在这段有缘无分的爱情里,她还是偏执的地把一生都押上去了,孤注一掷的赌着这一次。当然,我想她是自私的,想拉着爱人殉情,想到地下做快活夫妻。但,又是有谁说,爱情不是自私的呢?自古以来,真正的爱情都是绝对的自私的。但转头一想,如花却又是傻到极点的人,约好九泉相认之期,却不料十二少只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到阳间继续做他的花花公子,风流少年,给了如花的爱情与痴心一扇耳光子。但她还是痴痴的相信着…..

五十三年后,她又从阴间来到人世寻他。相约之期,依然不见故人来。风烛残年里,旧情郎成了破落身。他求她原谅,而她还他信物,只说一句她不再等了。等了几十年,一句四字,好似是剑斩情丝,尘埃落定。可相思无处藏。喝了孟婆汤,她还是她。相思病,多情种。

十二少,恐怕至死也读不懂一个如花的心思。“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是真心话,是绝对的大实话。如花说:“知道真的我你会吓着的。”痴痴的她要他用命去爱她,世人有几人负得起?何况他只是习惯风流倜傥的十二少?像你像我,谁不是把爱作欢愉的筵席,不欢即散?痴情种,天生定。我们不敢当,没有勇气,当不得。

英台和山伯是传说中的鸳鸯蝴蝶,世人爱传唱,把他们当做完美的情侣来艳羡、传颂。然而心里清楚得很,男欢女爱,总有良辰美景相伴,也不过是云烟过眼。是故事非得这么写,梁祝必亡才有凄美爱情可读。若梁祝真结为连理,那岂不是要让世人绝望死了?

爱情本来就是个悲剧——它必是要灭亡的——或是死了,或是生生蒸发掉了。看《胭脂扣》,我只能多流些眼泪,多怨恨些薄情郎,多多祝祷如花来世不落风尘,得偿所愿。除此以外,竟是什么都不能了。

得分:81.0

评论:

写得其实是挺不错的,但里面的很多观点从逻辑学来看都是站不住脚的,很多观点事实上都是情感的强化而非严格的论证。所以要是读者没能被你的文笔勾引住了,就会发现文章里边谬论连篇。当然,写作并非理论,虽是偏激的观点,但也能引发读者的触动,人世爱情的诸多无奈。很难说对于爱情该以何种观点看待,要是以寻求轰烈和永恒的眼光,那自然都是易碎的;
但若以平和与安稳的眼光去看待,它拥有着温和人一辈子的力量,谁说亲情一定是爱情的退化而非进化,至少我们能看到,在许多关键时候,亲情都比爱情更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看到许多幸福的老两口,你很难说服自己那不是爱情。细水流长不是一个好故事,但却是一个好结局。

——杨思元

感觉有些短暂,未能深入分析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十二少的懦弱的性格其实电影中多有体现的,一人一鬼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如花的用生命去爱,实际上就是《问》中的真实,“只是女人 容易一往情深 总是为情所困 终於越陷越深 可是女人 爱是她的灵魂 她可以奉献一生 为她所爱的人”。

——洪冰

小散吗。散的不够开。如果能在多点感悟似乎也不错。私人早先很喜欢李碧华。那么灵性犀利的语句曾也一度是我想要模仿的对象。多看一下也是很好的。加油

——何钦臣

觉得这篇文章好像还没有完的样子,算不得好,也算不得不好,就是觉得没意思。觉得现在大家写东西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主意很多,用的很多,把文章弄得很乱,让人读起来很累,当然我自己也这样,当然我只是评文章到这里的感慨而已,不针对本文的。

——吕尧

文章中作者的态度很鲜明,对如花的同情和惋惜。情感的抒发是到位的。但多是《胭脂扣》内容的引用。自我的观点就弱化了。

——李思明

此戏的评论看过很多,这一篇算是很文艺很优美的了,只是单从负心郎痴情女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把十二少仅仅理解为薄情郎加以怨恨,未免些许天真,爱情本就是一场赌博,没有公平可言,没有对错可辨。另外个人比起《胭脂扣》,更喜欢李碧华的另一部《霸王别姬》。

——黄蕊

这篇观后感写到的女主角让我联想到了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一样的痴情女子负心汉,作者也从中领悟到了爱情的悲剧性。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的字数略少,如能再用文字表达出内

心的感想会更好。

——杨安妮

我没有看过《胭脂扣》,所以看文章的内容只能说是看看不能做何评论,但从作者的评价中,我了解到如花作为一个女子,有着对于另一半正常的期待但聪慧如她也懂情薄,等待了这么多年,改不了痴心,只能选择忘记,什么时候男生也能如此痴情呢,PS:大多数男生,不代表没存在过

——梁惠研

没看过,不太了解??

——黄彦杰

作者一直说话很大胆。而且真实。敢于说别人不敢说或者没有想到的。拥有独特的见解。结尾引用的很好。

——张梓

这样的东西写出来感觉还是不错,但我觉得作者写得太少了,而且感觉没重点。

——熊远会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每个人心之所想,但又反应了现实中爱情的无奈。

——钟一心

真正的好书评,应该是让没读过的人有冲动去畅快读一番,让读过的人有一种点头赞同的感觉。确信作者有这样的一种潜力。后面的附如果有一些对比,或者联想会让文章更加饱满。

——黄芷倩

文笔不错,感情真挚。别的??真的没什么说的。女人视爱情如生命,男人视爱情如玩物。所以,以爱之名要求对方共赴黄泉是多么可笑。没什么薄情不薄情的。

——梁彦瑶

不行了毫无理由地爱上了这一篇是怎么回事?!明明打定主意这次只给那篇BL九十分的呢。看了乐新的这篇观后感直接想下《胭脂扣》来看呀。好棒!

——何若怡

篇二:《胭脂扣》

第一次读李碧华的作品,觉得她的笔调很像张爱玲,但细想想,却又发现她的笔调似乎比张爱玲更加犀利,更加冷峻,也更加现实,可能是因为她生活的时代据我们更近吧!读了她的《胭脂扣》,有很多感悟,很想写点什么,但是却次次都忘记,每当记起,却又没了时间!

记得里面有一段话,给我的映像非常深——“这便是人生,即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
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我们总喜欢把一切都想得这么美好,看了一本小说,便把主人公想成是自己;
看了某部爱情片,就会以为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自己也会拥有;
小时候听了一个故事,听了一个传说,就以为这样的事在我们长大了之后也会遇到,也会经历。其实李碧华说的很对——“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其实我们都是常人罢了。哪会有这么多的际遇?我们都喜欢把自己想得与众不同,殊不知,我们其实也只是淹没于人群中的那个普通人。无论一个人有多能干,他始终逃不过命运的掌控,当我们洋洋得意的说“人定胜天”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相信。成与败,得与失,牵手与擦肩,其实在冥冥之中早已经注定了的。为什么同样有才华,有的人状元及第,而归有光却要八次落第?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就是一步之遥,却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张爱玲说:“在时间的荒原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到了该遇到的人,只能轻轻的说一句:你也在这里?”但是总会有人早一步,总会有人迟了那么一步,两人连说句“你也在这里?”的机会也没有。没有什么好遗憾,也没有什么好抱怨,这就是命!

小说中的女鬼如花申请了七天的时间来人间找她的十二少,在他心中的十二少,依旧是那个风流倜傥,痴情的十二少,但是到了故事的结局,她才发现,他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到处吐痰,满口脏话,猥琐的,鄙夷的,肮脏的而且经常到警局报到的糟老头子。故事的最后,是如花一声不响的离开了。他因该是心痛的吧!自己在黄泉等了他那么多年,他竟没有随自己殉情;
自己甘心忍受下一世减寿的条件,只是为了能见他一面,岂知见到的却是这么个让自己倒胃的人!哎!这就是现实啊!我们望月亮觉得很美,其实月亮上全都是凹凸不平的陨石坑,有些东西就是注定要仰望才会觉得美的!!!

篇三:《胭脂扣》影评

《胭脂扣》影评

下午又将这部电影重温了一遍。

梅姑的美貌仍是惊艳,李碧华笔下的如花简直是为她而造就。锦缎旗袍将她本就纤细单薄的身段裹成窄窄一束,抹着大红的胭脂,眼角轻扬,便是极致的妩媚风情,红唇微启,便是极尽哀怨的戏文,“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

于是初见时,如花穿一身男式长大衣,清隽风雅,站在十二少面前,定定看向他,轻唱戏文,眼中是婉转的柔情与媚意。

张国荣将风流多情的十二少刻画得入木三分,楼梯上颇有闲情地与擦肩而过的女子眉目传情,至包厅,转身看到女扮男装的如花女子,眼睛微微眯起打量,神情一点点愉悦地舒展开来,目光中已然沾上的情欲。

于是他接道,“愁对月华圆。”

如花戏谑道:“哪来的那么多愁?”然后转身离去。

不得不说此处的一个转身实在妙极,烟火女子的伶俐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十二少望向如花背影的目光看来,便是已经放不下了。

之后便是铺天盖地的糖衣炮弹,富家少爷追起心上人的手段永远都是以金钱堆砌浪漫。十二少在倚红楼为如花放鞭炮送对子时,坐在栏杆处两条腿伸出悬空晃荡,神情自得像是个等待夸奖的孩子。

好像是有用的。如花外出回来听说十二少又送给她一张价值昂贵的床时,在周围姐妹歆羡的目光下,眉眼流转,在唇边轻轻挽了一个笑。

如花这般风尘奇女子终是被攻陷,只是,大多数人包括银幕前的无数看客都以为是女子的虚荣心于其中作祟,实则不是,如旁人,十二少送的是一份份价值昂

贵的礼物,而在她看来,十二少给的,是一份她几十年都未曾等到的珍视。两人终是在一起。我始终记得十二少与她的第二次见面,他在她进门的时候突然站在她身前极近的地方,如花淡然处之,未移动半分,他笑笑,说:“从你进门前我就在想,若你要是退开了,那么你便不是我想要的女人。”

如花提着礼物去见十二少的母亲,这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两个女人针锋相对,绵里藏针的言语实在有意思。十二少的母亲从头至尾客气有礼,对如花亦不吝夸赞,却是一句一个明事理一句一个聪明人将她逼得进退两难,只想告诉她,她如今做的事,愚蠢至极。如花倒也不枉在风尘中摸爬滚打数年,应对起来淡定自如,却也直白坦诚。

只是,最后十二少母亲让如花帮着试家里为十二少定下的未婚妻的衣服时,她才终是败下阵来。

她的软肋,实在明显至此,一戳一个准。

这个时候十二少是真爱她,为了她,与家里隔绝不往来。为了生计去唱戏,当配角给师父递痰盂,一日比一日做的娴熟。

若说两人的爱情之前是花前月下抵死浪漫,那么,自十二少离家那一日起,才算是走到现实。

两人接受不了现实,便选择了服毒殉情。十二少此时才露出了他的胆怯与不情愿,如花递过去的鸦片,他微微偏了一下头,这一个反应内心抵抗的动作,伤尽了如花的心。

幸而如花是了解他的,抑或只是想更为稳妥一点,她在酒里下了数量不少的安眠药。然而最终十二少仍是服下了她递过去的毒药,不知是想通还是终于说服自己。

若是两人就这般死了,倒也算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是世事常常弄人,如花如愿身亡,而十二少却被救醒存活了下来。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故事。

如花在地下苦等十二少五十三年未投胎,却始终未等到那个本该与她一同赴黄泉的人,无奈只得到人间寻找。在袁先生与阿楚的帮助下,找到了在人世间苟延度日的十二少。

时隔这么多年,她仍是一眼便认出他来,尽管他活得如同乞丐一般,身形佝偻,肮脏颓废老态龙钟,日复一日地蹲在角落里等着永远不会来的戏约。她凑近,对着他唱初识的戏文,他震惊站起身,看着她不知所措。

她言,谢谢你还记得我,现在我把这枚胭脂扣还给你,我等了53年已经等了够久了,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等了。然后转身离去。

他拖着已残破不堪的身子在她身后追,不停说着对不起。

而她终是没再回过头来。

李碧华大抵是冷笑着写完这一段,眼底或许还有些怜悯。

但我仍喜欢她对于他们爱情的评价,她说,爱情有好多种,这不是最好的一种,但,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种。我肯定他们白头偕老,但不保证他们永结同心。人人都是如此,由绚烂归于平淡,或由平淡走向更平淡,都是如此,不见得有什么不好,中间更不牵涉谋杀。他是她永久的夫。她是他永久的妻。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