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上复旦 小女孩的发育45张图

时间:2021-10-10 16:11:50 浏览量:

篇一: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孩高三生活

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

文/职烨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地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罢,只要花开于心,就会不败。

有些故事还没有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还在开吧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准确地说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它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

写下这个热得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

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啊!

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

高三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们几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无论他们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承

认,那张表真是做得太精致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190名。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

我惟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

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高三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在心理上的。你的脑子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悠悠地飘到窗外浮想联翩的时候;
做计算量大得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丁点儿想参考别人答案的念头的时候;
深夜12点强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长得绕舌的“人民民主专政”含义,背得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个震耳欲聋:“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一激灵,紧跟着心脏的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地非复旦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所学堂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1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们似乎也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xx”,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得残不忍睹的。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班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大跌眼镜。起起浮浮,蹿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那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过去四分之一,却仍是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再产生任何幻觉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

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着,傻傻地得意。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

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年轻人原本就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们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

心理防线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得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次,那个长得娇小可爱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得不错,下次保持,华政可以冲一冲。”我到现在还想不通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地张开了“O”字形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我的感受,继而柔柔地说:“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开嘴笑。桌子上有一束玫瑰开得正艳,红得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地向上舒展着。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得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

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动力。且不说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却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子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的重复。

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飘浮在空气里的窸窸窣窣(xisu)的粉笔屑。

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的漂亮衣服也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写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

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儿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

高三的体育课是规定的惟一不能被侵占的课,男生们经常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打到毛衣都能拧出水来,女生们则在一边踢毽子、跳皮筋,逍遥快活。

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短暂时光被我们定为“游戏日”。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地往学校带东西玩。有一种“弹硬币”的小儿科游戏特别受到我们青睐。弄几个一角、一元的硬币放在桌上,用几块橡皮搭起来做球门,不管男生女生全趴在桌

上大叫大笑,煞有介事地玩得不亦乐乎。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经举行过成人仪式的我们怎么会这样的容易满足,笑起来怎么就这样歇斯底里。

“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学习。”是我们高三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就小测验,两节课连在一起就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相互交替着批。分数等于是成了这个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热的季节里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

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
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个刺激;
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最大的刺激;
我在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变得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

山河”,在残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子、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再做练习,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

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叉,滴零滴落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惟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细细做、仔仔细细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的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皲(ju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又惟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高晓松

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

我带着1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做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个曾经拼搏过的高三生都体味过这种拦截掉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

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

“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志愿的首要原则。

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的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又软弱得没有半点呐喊的能力。纵是大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前几年190名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得怅然无力起来。

最后,甚至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 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与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

于是,我选择放弃;
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在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块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我想也没有想过的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

篇二:一个不关注成绩的另类妈妈

一个不关注成绩的另类妈妈 来源:家教 /

不过问成绩、不报一个课外班、业余时间带着孩子四处玩、凡事以孩子的意见为主,这似乎和一般妈妈的做法不太一样。“另类”背后,是一种更智慧更包容的母爱。

秦文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入围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第一人,著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会跳舞的向日葵》、《你好,小读者》等。近期又与女儿戴萦袅合著《宝贝书女》、《亲爱的书橱》。

戴萦袅是一个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女孩。钢琴十级,曾获“白雪杯”全国儿童简笔画大赛二等奖、上海儿童博物馆“现代儿童想象画大展”一等奖,长篇小说《被磕疼的心》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目前在美国某知名大学读数学硕士。

戴萦袅曾由衷地称赞道:“秦文君是我崇拜的好作家,也是一个我很爱的好妈妈。”秦文君为何能得到女儿如此盛誉,她又是如何培养出优秀女儿的呢?

多活动多体验,保持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虽然戴萦袅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但秦文君没有给她报过一个课外班,唯一从小就开始学的钢琴,也只是抱着“陶冶女孩情操”的目的。秦文君还经常拖女儿后腿,跟 钢琴老师说:“老师,我们每天只学一点,不着急,不学太多的技巧和方法。”她在家不规定固定的练琴时间,对女儿的成绩也很少过问。

对学业和技能没有要求,秦文君注重的是女儿的实践和社

会活动能力,让她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课外时间和周末,夫妇俩就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看电影看话剧看画展,参加朋友聚会,出去郊游,到广场上和小朋友一起画画、骑车等。

看电影时,年幼的戴萦袅对舞台上的灯具感兴趣,秦文君会鼓励她自己上前观察。戴萦袅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产生兴趣时,秦文君都会敏锐捕捉到,并且支持她去探究。

有一回,秦文君带女儿去饭店和朋友吃饭。饭菜都上桌了,戴萦袅却不在座位上,而是跑到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蚂蚁搬家。

朋友准备叫戴萦袅过来吃饭,秦文君却笑着 制止了。秦文君没有打扰女儿和蚂蚁的交流,更没有强硬地拉她来吃饭,而是在一旁悄悄为女儿打包一些食物,保证戴萦袅探究完毕后,不至于饿肚子。

“其实,每个孩子最初都是对世界充满兴趣的,只不过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家长压制了。有很多家长太注重成绩、学业,扼杀了孩子体验和探索的机会。一个孩子只有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时,才会如海绵般吸纳到各种营养,滋养他的心灵。”采访之中,秦文君感叹道。

而她的做法确实和一般妈妈不一样。戴萦袅对生物课十分感兴趣,课外作业经常是解剖和观察小动物。很多孩子会参照书本直接填上,但秦文君会让孩子亲自实 践。比如买来蜥蜴,让戴萦袅观察它腿上的绒毛,根据观察的结果来填写答案。有一次,生物作业是观察牛腰的横截面。家里不吃牛腰,但秦文君专门买回来一块。

结果戴萦袅解剖得不到位,位置有一些偏离。虽然答案写上了,但戴萦袅不太满意。于是,第二天秦文君又买回一块,让女儿重新解剖。

保持一颗好奇心,需要体验和实践,也需要广泛地阅读。为了培养戴萦袅对阅读的兴趣,秦文君十分用心,方法也比较独特。

戴萦袅小时候特别不爱看书。秦文君为了勾起女儿对书籍的兴趣,特意将书从书橱抽出,搁在地上,结果戴萦袅却将玩具放到书上玩。秦文君绘声绘色地读书给戴萦 袅听,她也只是偶尔从玩具里抬起头,根本不能完整地听下去。几番思索,秦文君根据女儿爱探索爱体验的特点,决定让书籍“动”起来。全家人一起和戴萦袅扮演 书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女儿爱上读书。

果然,戴萦袅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兴冲冲地为自己选角色。而爸爸妈妈会全力配合她,为了表演得更逼真,还会专门 买来面具等道具。扮演“彼得·潘”时,4岁多的戴萦袅幽幽地说:“妈妈,彼得·潘被长大的文蒂忘记了,真可怜。”通过将书里的内容演出来,孩子更能体会主 人公的心情和当时的情境,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这种适合孩子的方法,为戴萦袅开通了一条爱上阅读的路。之后,她沉迷书中,成了秦文君的“宝贝书女”。每 晚,戴萦袅都会要求妈妈讲一个故事,“枕着”故事酣然入眠。等戴萦袅能自主阅读时,她就会自己选择书籍阅读,幽默或优美的文学作品、植物昆虫、历史百科。

广博的知识面,使戴萦袅得到一个美誉:会走动的百科全书。在美国参加面试时,戴萦袅出众的口才和广泛的知识面,令她脱颖而出。

适时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

尊重孩子是家长都懂的道理,但在执行中,有很多家长却总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比如,漫长的暑假,大多家长会为

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会让孩子做大量的作业,很少有家长会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自主安排。

但戴萦袅从小学就开始自己制定暑期计划了,计划精确到几点起床,几点看电视。而且她的计划琳琅满目:暑假里睡几次懒觉;
要去看大海,在沙滩上晚餐,等待夜幕中的星星出现;
要逛逛书店和百货商场;
去同学家玩;
按烹调书学做日式甜点;
到电影院看大片??

没有提到作业,也没有说到练琴,孩子渴望自由的心可见一斑。秦文君也不强求,只要戴萦袅能完成学校的暑期作业即可。

当然,作为母亲也不能完全置身其外。秦文君和戴萦袅协商好,暑假中,平时按她的计划执行,双休日是“家庭日”,全家一起活动。比如,一起游泳、看画展等, 还邀请戴萦袅的同学到家里做客,由戴萦袅和爸爸采购,妈妈掌勺。邀请的人有戴萦袅的好友,也有曾闹过别扭的“冤家”,在放松的氛围之中,女孩子之间特别容 易和解。每年的暑假都是如此,既给了戴萦袅自我空间,又制造了她与父母、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

暑期的时间由戴萦袅自主支配,平日的学习也由她自己负责。秦文君很少要求她考多少分,占第几名。妈妈的放手,反而让戴萦袅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学得更好,成 绩一直遥遥领先。但小学期试,戴萦袅的数学和英语考得很差。当她哭哭啼啼回到家中,迎接她的不是父母的呵斥,而是温柔的劝慰,之后妈妈还帮她分 析失利的原因。经过一番了解,发现一些同学在外面上过补习班,提前学过,所以他们上课时不太注意听讲。而戴萦袅是第一次听,她也分心了,结果就一知半解。

在父母的引导下,找到原因的戴萦袅上课更专注,最后数学和英语学得很好。秦文君让女儿准备一个错题集,将易错的题型都记下来。父母的放手和信任,还有出现 问题后的及时

帮助和补救,都让戴萦袅特别感动,也让她对自己更负责,从那以后成绩再没有出现过波动。时,她主动向父母提出补习物理,秦文君全力支持。

当然,秦文君偶尔也有纠结的时候。比如,戴萦袅在高三时狂热地写作。有时,已经深夜,她还在灯下奋笔疾书。眼看临近,作为母亲,秦文君内心也有小小的 担忧。但她没有阻止戴萦袅,因为她知道阻止不了。孩子即使当着你的面写作业,可等你离开,肯定会继续她的爱好。身为儿童文学作家,她也能从孩子的角度想问 题,理解女儿这样的举动可能是高考重压下,一种放松和发泄的方式。所以秦文君为女儿煮好夜宵,除了提醒她早点休息外,不多说一句话。结果,戴萦袅如愿以偿 地考上了复旦大学,她高三时挤时间写的小说《被磕疼的心》也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

在美国期间,戴萦袅的业余时间,也常常是在图书馆看书至深夜。有时间她会独自去艺术馆看展览、去听乐团的演出,身边的同学都在忙着未来的职业,只有她相对 自由散淡。但秦文君对女儿这样的状态十分放心。“我也是那样的人,在最忙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去看电影,但什么重要的事也没有耽误过,因为心里有谱。”

这个有谱的女儿难道就没有让妈妈烦心的时候吗?难道她没有过青春叛逆期吗?面对记者的逼问,秦文君笑着回答:“青春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但我们之间没有大的冲突。即使有矛盾冲突,也都是我自己慢慢消化掉情绪,绝对不会对孩子发脾气。”

多年前,秦文君应邀去大连参加一个笔会,想到女儿尚未去过大连,便跟主办方协商好,准备带女儿过去,机票也已订好。但她出发前告诉女儿时,戴萦袅却拒绝了 妈妈的美意,因

篇三:从复旦小三一事谈丈夫出轨了女人该怎么办

从复旦小三一事谈丈夫出轨了女人该怎么办

复旦小三一事经网络的传播闹得沸沸扬扬,妻子和丈夫的两份声明都是将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对方所犯的过错,妻子苛待父母、丈夫出轨,不管双方所言是不是属实,从最初的甜蜜发展到现在的针锋相对、身败名裂这一地步,失败的婚姻莫过于此。丈夫出轨了女人该怎么办?希望以下的分析能对妻子们有所帮助。

一、不爱了,请放手

有人说,婚姻是种契约,契约的缔结和结束尊重双方意愿。对于没有了爱情、甚至连感情都没有了的婚姻,放手才是正确的选择。从复旦小三一事丈夫发的声明中就可以看到,丈夫将离婚的理由全都归于妻子身上,一心维护小三,可见对妻子早已没有了感情。而在妻子的声明中,丈夫对于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对于这种“无爱”、“无性”、“无益”的婚姻,情感专家建议不做挽回,这种婚姻继续下去也只是对彼此的折磨,放手才是真正的解脱,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二、结婚后关于女人的学业和事业等独立问题

从复旦小三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工作还是丈夫介绍得来的,夫妻发生矛盾时还时常牵扯到双方的父母甚至是小三的父母,结果动用那么多的力量换来的是却是丈夫更加决绝的态度。很多女人在婚后牺牲了自己的追求,对丈夫产生了依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妻子面对丈夫出轨后会选择容忍丈夫的行为,意在让对方悔悟来达到挽回的目的。

想要摆脱这种心理,妻子应该强大自己,虽然事业心强的女强人不会很受男人欢迎,正如

康纳先生所说的,男人从来都不会跟一个太优秀的女人在一起,为什么,因为他不喜欢比他优秀的女孩,男人图的是女人的样子、身材、性格,然后才是别的。一个女人如果因为自己的成绩好、事业好、家境好而生出优越感,往往不容易得到男人的呵护。但是,没有工作依附于丈夫生活的女人更容易让丈夫厌烦。所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或者事业,可以让妻子产生安全感,更有能力去享受生活。

而婚后女人吸引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想要维护婚姻,女人应该学会保持自己的吸引力。“所有的喜欢都是从被吸引开始的,不管是第一次喜欢还是挽回中。所以想挽回,就要让自己变得更有吸引力。”康纳先生如是说。家务缠身的妻子往往疏于打扮,长此以往,丈夫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不管是为了婚姻还是为了自己,当你重新开始提升自我,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魅力和自信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大的不同。

三、关于孩子

为了孩子和家庭而容忍丈夫的行为,让小三公然挑衅自己的地位,这不得不说是失败的婚姻,而孩子在当中充当了最无辜的角色。康纳先生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就没办法接受别人的爱。而来自家庭的关怀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能力。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有可能会失去爱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也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这对于他的人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当夫妻在争吵的时候,不妨想想孩子的未来。如果妻子认为丈夫值得挽回,那么在挽回之后改变你们的相处模式,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益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