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感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3]

时间:2021-10-26 09:47:10 浏览量: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感 3 3 篇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感 3 篇 【篇一】

 《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的内容,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鲜明指出了青年在党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揭示了我们党能够永远年轻、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他在贺信中指出,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进一步为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赓续奋斗“后浪”的年轻干部,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与担当,需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在在胸中怀着基层这片“山海”,去一线钻“山”入“海”,摸爬滚打,同时还要在眼中存有理想信念所化的星辰,并以此为指引,不断淬炼思想政治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在为人民服务中,书写奋斗的青春之

 姿。

 年轻干部,愿你以基层为山海,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以基层经验烹“山珍海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基层天地阔,山海任驰骋。“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青年的殷切希望,也是每一个年轻干部的信念指南。面对新时代下的发展形势,想要扛起改革发展的大旗,年轻干部必须要有足够的本领来接班,这是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责任,因此年轻干部要在火热的基层中找准自身的差距,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充实各方面知识,锤炼自身才干。从脱贫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前沿,从重大项目推进,到抗洪抢险一线,年轻干部要敢于在基层中“钻山潜海”不断磨砺,坚持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攻坚克难,哪里有需求,就到哪里添砖加瓦,才能成为以自身作为示范带动整体干部队伍积极向上的“关键少数”,进而以宝贵的基层经验烹“山珍海味”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年轻干部,愿你以信仰为启明,抬望星空久久为功,以理想信念为“北斗导航”。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年轻干部想要坚守政治信仰,永葆初心,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共产党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年轻干部,必须时刻谨记这一信念,才能连接好我们事业的

 “北斗导航”。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年轻干部要成为坚定的奋斗者,就必须先要树立坚定服务群众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久久为功。年轻干部唯有坚定服务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把坚定理想和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才能真正筑就理想信念的“防洪堤坝”,才能做到负重致远、建功立业,不负青春。

 年轻干部,愿你胸中怀山海,眼里有星辰,玉汝于成让青春之花开遍大好河山。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还是在抗洪抢险的汛线,无数“90后”“00后”挺身而出,用行动扛起了责任与担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年轻干部作为时代先锋,更而应该牢牢把握机遇,把个人奋斗融入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中,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盛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崭新的新时代为年轻干部的奋斗提供了更多机遇、搭建起广阔舞台,广大年轻干部适逢其时,更不能辜负时代,要以坚定的信念去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立场,争做新时代敢作敢为的奋斗者,在玉汝于成中,答出更多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要眼中有星辰,以理想信念为启明星和

 “北斗导航”,坚定人生方向,同时,也要以基层为“高山”和“大海”,在事业的一线“攀登”和“深潜”,把艰难困苦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练就过硬本领,培养高尚情操,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将青春之花开遍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高峰险峡,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篇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个专题“不 X 初 X、牢 X使 X,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其中,《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好干部应当具备的各项素养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成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前提就是政治可靠、本领过硬,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德才兼备、选贤任能是

 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原则。

 德是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于优秀年轻干部而言,务必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人当以德为本,为政当以德为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品德决定了人才的价值,大德如何明?关键要看其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对党忠诚、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够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年轻干部明大德更要认真把好“三观”风向仪,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政治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公德如何守?就是要报之以公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理念认真履职,心中要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时时刻刻以“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是否坚守人民立场、是否有助于解决群众难题”为标准检验工作成绩。私德如何严?通俗而言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就是要严格约束自身操守与行为,始终以一种如履薄冰的警醒意识鞭策自己,明礼诚信、怀德自重,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

 才即指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强调以德为先,也绝不能忽视才,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是优秀年轻干部应当具备的才。这

 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练就突出能力、锤炼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成为可靠的接班人。本领过硬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首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自己锻造成为求真务实的学习型干部,在学习理论上花大力气,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知行合一,用理论武装头脑,在真抓实干中把学习到的本领落脚于实践,成为“实干家”;其次要在经风雨、“墩墩苗”“壮筋骨”中锻造斗争本领,成为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也是识别干部、衡量干部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只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迎难而上,才能凝聚人心、攻坚克难,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成为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这个标准,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心中有地位的好干部选出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才能真正不辜负党的期望、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民族重托!

 

 【篇三】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经出版。笔者也是第一时间阅读了这本治国理政的新书籍。第三卷的时间涵盖了很多重要的大事件:建国70周年,十九届三中全会,进口博览会开幕等等。而读罢全书,笔者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共产党宣言》发布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信念而奋斗,有过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不仅仅可以发生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同样也可以发生在资本主义比较薄弱的地方。我们的经验来自于优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并没有机械教条的去使用这些经验,而是有机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在,我们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在探索者如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迈进。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探索,如何将所有人带入全面小康,彻底完成脱贫;如何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全国的共同发展;如何联合全世界的无产者,打破西方不平等的全球化体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卷中的话语,是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在当前的形式中为我们的任务指明了方向。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3 3 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3 篇 【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短短不到二十字表述的变化却彰显出人民生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蝶变,而这变化的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贫、战疫、战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数学领域,有一个神奇的瓶子叫做“克莱因瓶”,这个瓶子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克莱因瓶”的结构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一个瓶子的底部有个洞,瓶子的颈部延伸到瓶子内部和瓶底的洞相连。它是一个没有边界,不分内外的物体,表面永远没有终

 结,就如一只小虫子可以从瓶底沿着瓶面直接飞到外面,而不用穿过瓶体。

 事物的“有界性”导致了事件都有“完成时”,而“克莱因瓶”恰好从四维空间展示出一个事物的“无界性”,这也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没有“边”的事件以“进行时”的姿态做得更好、更棒。

 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跻身于世界前列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应“忘了来时的路”,而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法宝就是“人民为中心”,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带动乡村”,从“土地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内涵都离不开为民,并且如“克莱因瓶”一样没有终点、没有以结果为导向的不懈付出。试想,如果发展到某个阶段按下“暂停键”亦或者“歇歇脚”,那么不容置疑所有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如何释放“人民置顶”的“克莱因效应”需要党员干部积极探索。人民需要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各级政府执政的最高位置,以人民的名义将人民“置顶”,解决好“五保”“生态”“治理”“就业”“上学”等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小事,方能

 以“不变”应“万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生命有尽头,人生终有去,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却始终如一,未曾改变,也将砥砺一代代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不断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

 【篇二】

 近日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文章中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事关全局,事关“三农”,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在乡村振兴中,既要让乡村“穿红戴绿”,留住青山绿水,又要让农民鼓足钱袋子,实实在在受益;既要产业大兴旺,又要风景美如画;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必须体现在民生福祉上。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基础。对农村广袤的土地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要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体现“一村

 一品”“一镇一特”,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含金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坚持农民是第一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骄傲的职业,人人羡慕的“香饽饽”。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突出科技兴农,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科学使用新农具、采用新技术、培植新作物,种养出健康、绿色、生态,受市场青睐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畜禽畜牧,促进农民增收。在推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要适当保留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化,让农村更像农村。乡村振兴绝不是建设宏伟漂亮的高楼,也绝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模样,而是要通过振兴乡村,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在基础设施上,要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统筹推进水电气路讯,实现城乡统筹,共建共享,让交通运输、沟渠灌溉与农家小院、阡陌小道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农房建筑上尽量统一风格,保留乡村风貌,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坚决杜绝“一窝蜂”式的大开发,切莫搞成“形象工程”。

 抓好人居环境和文明新风,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庭院”。高标准规划好村庄

 建设,在村(社区)办公阵地添设读书屋、党员活动室、健身器材、文化广场,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营造风清气正、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的人居环境,激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与文化荟萃,自然与人文交融。构建良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宜乐的大美乡村,不断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必须谋划好、实施好,既要让乡村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繁荣昌盛,又要让农民真正受益,促进全面发展,实现增“颜”又增“值”。

 【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 X 初 X、牢 X 使 X,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为学习宣传贯

 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必须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基础,在学懂中体现政治态度。学懂是基础,是前提,是头道工序。我们要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我们要积极参与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宣讲报告等各类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自觉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积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组织、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把握关键,在弄通中体现政治觉悟。弄通,不仅是懂字面、懂文义,更要懂根本、懂精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2020 年 1 月 13 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 92 篇,分为 19 个专题。其中的关键词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等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要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全面系统领会该书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住核心,在做实中体现政治信仰。学而不懂不是真学,懂而不信不是真懂。我们要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的忠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相关热词搜索: 治国 第三卷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