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06 12:50:02 浏览量:

 关于 X XX 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1.基本情况 XX 镇位于 XX 市西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全镇下辖 XX 个行政村,农户 XXXX 户,农业人口 XXXXX 人,全镇总耕地面积 XXXXhmX,二轮延包面积 XXXXhmX,共签订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合同 XXXX 份。据统计,截至 XXXX 年 X 月底,XX 镇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累计 XXXX 余份,涉及的土地面积达 XXXX.XXhmX,占总耕地面积的 XX.XX%。XXXX 年,整理农村土地流转台账,建立并完善了全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管理机构平台。

 2.流转情况调查及土地流转合同签订情况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工作、生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XX 镇的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新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土地流转方式改变 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托管等几种方式。

 2.1.1 转包 转包指原土地方将承包土地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包给第三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土地管理和使用权将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关农民之间转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土地得到了规范化管理,降低了劳

 动量,达到了统一化、规范化种植的目的。

 合同期限通常是由双方协商进行确定,不超过原土地承包方合同期限的剩余期限,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的原始合同关系始 终 保 持 不 变 。

 截 至 2020 年 底 , XX 镇 共 转 包 耕 地XXXX.XhmX,占总土地流转面积的 XX.X%。

 2.1.2 转让 转让指农民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剩余合同期限的转让。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无法继续耕种土地,或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无法完成耕种,他们与其他农民达成共识,进行土地流转,并在村委会的批准下将其全部或部分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第三方将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新的土地承包合同,原当事人(转让方)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于土地流转的原始合同关系将会立即终止。

 2.1.3 出租 出租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户与承租人之间土地使用权转移,是承包土地收益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该方式不同于出租方单独经营土地获得收入,通过出租方式获得的收入相对固定,主要在农户和土地使用单位之间执行。出租人自愿将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固定收益。租赁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一般不应超过合同的剩余期限。截至目前,XX镇已有出租土地XX.XXhmX,占总流转面积的X.X%。

 2.1.4 互换 互换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间在承包家庭之间实现转移。通过互换的土地流转方式,可以调整种植结构或使耕种

 方便。原承包合同约定的相应地块权利义务关系随着所互换地块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一并相互转移。有同等面积互换,也有不等面积互换,视双方议定互换地块的条件决定。目前,XX镇互换土地 XX.XXhmX,占总流转面积的 XX.X%。

 2.2 土地流转去向增多 在土地流转去向上,主要集中在农户之间的流转。XX 镇流转土地面积共 XXXX.XXhmX,其中农户之间土地的流转达面积达到 XXXX.XXhmX,在 XX 镇总流转面积中占 XX.X%;将土地使用投向农业企业的总面积达到 XXhmX,在 XX 镇总流转土地面积中占 X.X%。

 2.3 土地流转的分布扩大 从土地流转的分布情况看,XX 镇土地流转主要分布在各村。一是临近吉林城区,很多农民进城务工,由于土地资源少,通过流转可以形成大面积耕种土地。二是在免征农民税收的同时,国家又给农户发放了种粮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集中连片土地,促使了部分农户之间土地互换。

 3.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3.1 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文书缺乏管理 从签订情况看,XX 镇农村土地的流转在 1996 年二轮延包特别是国家免征税费后,形成了农民承包耕地流转不通过村委同意的事实。农户之间土地流转不签订书面合同,等到出现合同纠纷才来找政府解决,才会认识到签订合同的重要性。有的即使签了合同也很不规范,随便一张纸、简单几句话,并没有法律效力。

 3.2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缺少对广大农户土地流转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教育,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农户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维权意识较差,导致很多农户私下进行土地流转,签约不完善、甚至不签约合同及口头交易等。这些不规范的交易流程将为今后的土地问题埋下祸根,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发土地纠纷。

 3.3 土地纠纷多 由于多年来很多农户私下进行土地流转,没有在专业部门和村社中留有证据,直接导致了土地纠纷问题大量出现。由于私下流转无法证实流转事实并且无证据、无凭据,使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难以处理。特别是 2017 年国家实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后,XX 镇一些已经流转了几年的转包行为纷纷反悔,致使当年处理接待承包纠纷达 XX 余宗。由于大部分都是私自转包无凭无据,处理起来相当困难。

 3.4 土地流转很难形成规模 从社会工作背景来看,为农户提供的非农业职位不多,农民想要外出打工十分不易,大部分农民不希望离开居住地,阻碍了土地流转。

 从农民自身来看,由于专业技能有限,文化水平、创业本领不足,导致依靠土地获得收入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虽然国家提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与家庭农场式经营,但分散经营仍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土地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国家规划的规模经营形成鲜明的矛盾。

 4.土地流转的远景目标及工作措施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流转适应当前农业发展需要,是大势所趋,必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逐步确立,分散的农村经营模式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趋势相悖。土地流转是完成家庭承包经营和农村现代化融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4.1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目前,XX 镇很多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少部分人选择农业生产,土地分布极为分散,导致生产无法集中进行,这样分散的形式必然造成生产工作量增加。所以,为改善这一现状,应利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契机促进 XX 镇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促农村土地流转,让二、三产业的优势有效地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和缺陷。大规模、规范化的农业生产,能够为土地生产规模化提供资源,为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等提供有利保障,而且规模化生产也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有效应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作好铺垫。

 4.2 加强规划 XX 镇按照因时因地制宜、集中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的原则,依靠 XX 市政府全力打造 XX 大米绿色品牌的大好契机,搞好区域农业布局规划,将 XX 绿色大米品牌做大做强。利用品牌带动整体农业布局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使相关产业链集中化发展,实现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形成特色产业带和

 产业群,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血液,给农民带来更多增收和发展的机会。

 4.3 加强土地流转纠纷管理 结合土地确权工作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保证贷款工作,针对 XX 镇出现的土地流转纠纷问题,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农业农村局、农经总站、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逐渐开展 XX 镇农业土地流转纠纷处理工作。依据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证据及仲裁委员会的判断,土地纠纷问题得到改善,土地流转逐渐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根源上杜绝土地纠纷的发生。

 5.结束语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 XX 镇实际,按照 XX 市委、市政府要求,XX 镇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中不断探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土地经营权管理,在流转流程上不断完善细节,加大农民土地流转的防范意识和规范意识,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知识和流程,使交易群体了解这项制度,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流转双方严格依照流程办事,促进了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开展。

 以下内容供参考: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的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乡土地流转现状,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有效拓宽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达到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目的。我们组织人员到梧桐行政村,采取座谈、问卷、实地察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全方位调研,并结合平时调研走访了解,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形式

  我乡农村土地流转始于第一轮土地承包期,但在 1998 年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之前土地流转只是个别现象,此后土地流转才呈现出较大的规模,并以较快速度发展。据统计,截止 2005年 12 月全乡共发生耕地流转面积 2.73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5641 亩的 36.09%,其中农户自发流转 1.86 万亩,占 68.1%。

 这次调研组调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走访了 1 个行政村 4个自然村 56 户(老庄组山地占耕地总面积 70%,孙家组山地占耕地总面积 35%,新庄山地占耕地 20%,王岭无山地),共承包耕地面积 645 亩,林地 86 亩,草地 145.6 亩,其中发生流转行

 为的有 21 户,占到 37.5%,耕地流转面积 218.5 亩,撂荒 78亩,分别占 33.8%、12.09%。

 流转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代耕。因外出务工等原因,无劳力耕作,将土地以口头协议形式委托亲友、邻居耕种,这种流转大多是临时性短期行为。这是当前我乡土地流转的普遍形式。分析原因主要是外出务工的时间长短、待遇无定数,因此流转的期限多在 1-3年左右,甚至更长。这种不放弃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形式占整个流转形式的 42.08%。

 (二)转让。一种是全家外迁户将土地交回村集体,由村集体将土地经营权重新承包给他人(二轮土地承包以前);另一种是村集体将集体土地的经营权永久性转让给私人或企业单位(主要用于小城镇建设或工业企业建设)。

 (三)转包。农户在二轮土地承包期内,自找对象,自行协商权利义务,自定转包期限。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无偿,农户将种不了或不愿种的土地转包给愿意种的农户。这种流转形式多发生在亲属或好友之间,一般期限较短,流转面积较小,不经过集体办理任何转包手续,原承包关系不变。另一种是低偿(每亩 50—500 斤小麦)转包给愿种又种得好的能人,如梧桐陈王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流入土地 200 多亩,全程机械操作耕种,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了附加值。路岭村苟满红流转土地 3 亩,连带自家土地 7 亩土地种植甜高粱,发展养牛20 头,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探索创立了“2+10+20”旱塬种养有机循环精准脱贫模式。这种流转形式占该村小组流转户的

 85.5%,占该村小组流转总面积的 88.1%。

 (四)租赁。集体或农户将土地经营权租赁给企业(合作社)或个人,用于发展开发性农业,经营者一次性或分期付给集体或农户一定的租金。这种形式流转的土地一般是交通方便和容易连片开发的弃耕地或荒山荒坡地,流转期限较长,履行租赁合同或协议手续。如众赢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青寨村流转耕地 850 亩,发展中草药产业。兰州天润怡苑园艺公司在杨城流转土地 2460 亩,完成荒山造林 1660 亩,栽植油松 23.3 万株,苜蓿 300 亩。上肖绿博农林专业合作社在青寨、梧桐两村流转土地 3100 亩,栽植油松、山桃 200 万株。庆阳嵘兴果业有限公司,在净口村租赁土地 15 亩,修建 8000 吨集水果、蔬菜贮藏、保鲜、运输为一体的双面全封闭自动温控式保鲜冷库 1 处。东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杨城东关、姚庄流转土地栽植油用牡丹550 亩。河南客商王普生在青寨咀咀自然村流转荒山 1000 亩,建成千亩核桃园 1 处,林下培育嫁接优质核桃苗木 1.5 万株,流转耕地 80 亩,种植全膜玉米 26 亩,小麦 54 亩,购置机械车辆 7 辆,养羊 350 只,该农场有固定劳力 5 人,农忙时节雇佣劳力 10 多日。这些成功实践说明,土地流转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扩展企业发展空间创造了条件。

 (五)互换。为了方便耕作与管理或发展某项专业性生产,通过自愿协商的办法,将地块相互交换经营权,兑换条件由双方商定或村集体或亲戚朋友出面调解,土地的承包权不变,流转期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形式通过土地互换不仅解决了地块零散、不便耕作与倒茬的矛盾,还克服了统一布局规模经

 营的困难。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庄基兑换,相互之间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兑换庄基地。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成因

  一是主要劳力外出务工无力耕作。从调查情况来看,所调查的村组外出务工人数均在 20-40%之间,而且外出的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力。农村家庭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或妇女无力耕作全部土地,把部分土地委托亲友代耕或无偿或低回报转包给邻居耕种。

 二是种植大户或能人扩 大生产规模需求。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为扩大规模,通过与周边农户协商,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如梧桐村陈王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一定资金,租种耕地 200 多亩,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优势,基本达到了规模化发展,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为有效带动土地流转和周边群众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连片开发需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为了方便管理,一般都要求有连片开发的土地,如庆阳嵘兴果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计划租赁连片土地 1000 亩,发展果园,创立一个集生产、贮藏、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为有效带动上肖苹果产业发展将打开一个不可估量的前程。东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在租赁土地 1500 亩,栽植油用牡丹,建成一个 2000 亩标准化牡丹生产基地。

 四是村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村为培植专业大户、承包

 大户,一方面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被培植对象,另一方面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以租赁或其他方式流转出...

相关热词搜索: 流转 乡镇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