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

时间:2021-10-22 12:27:25 浏览量:

1 粮食局“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

 现将我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粮食流通工作重大成绩和变化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时代主题,抢抓机遇谋先机,应对挑战求突破,粮食流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我市连续三年获得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连续四年在全省粮食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获评优秀。我局2019年首获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考评和党建工作考核优秀,2020年荣获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粮食大清查先进集体,局机关3名同志荣获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工作者、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从目前掌握并与省粮食局沟通情况看,今年我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重点工作仍有望保持全省前列。

 (一)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突破政策性收储单一发展方式,形成市场化与政策性收购相辅相成新格局。探索并实施“北粮南销”战略,建成交收库10户、交割库3户、粮食交易分市场10个。2020年度入统企业市场化收购688万吨,是2015年近三倍。

 (二)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产业,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2 向上争取各类加工补贴5.1亿元,49户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2020年全市粮食加工能力1246万吨,加工转化率59%,较2015年分别增长160%和34%。消耗原粮790万吨,主营收入192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311%和167%。15个大米品牌获国家绿色有机食品标识双认证,12个产品获得“好粮油”称号,7款大米产品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

 (三)仓储规模进一步壮大。

 发挥仓储物流支撑作用,夯实粮食流通基础。向上争取资金1.9亿元投入仓储物流体系建设,五年净增仓容1337万吨,建仓量超过此前数十年总和。现有仓容2773万吨,是2015年1.9倍,年均增长14%;年烘干能力1634万吨,是2015年1.4倍,年均增长7%。

 (四)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通过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现量到质的转变。在全省率先深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开创全省粮食系统国有土地作价入股先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五年累计实现利润25.4亿元, 是“十二五”时期的7倍,在全省排名第一。

 (五)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扛稳粮食安全“压舱石”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十年一次的粮食数量质量大清查,全面摸清粮食库存家底,向国家上交“明白账”,市局获得国家粮食大清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市投 3 入资金近4000万元强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全系统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储粮坏粮事故。

 (六)行业形象进一步树立。

 以党建统领全局工作,创新党建品牌,采取“三学一讲一评”“粮工巧匠”技能竞赛、开办讲堂等新举措,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实施“三服务三联系”新措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奋勇拼搏、勤政高效的新形象得到社会公认。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粮食收购资金筹措紧张。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信用等级低、生产规模小,金融部门怕出“风险”,对其贷款限制“门槛”较高,整体仍存在收购资金不足问题,影响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

 二是地方粮企发展面临压力。

 去库存背景下企业政策性收入减少,粮价上涨导致收购最低价水稻困难,同时推高贸易经营风险,企业综合盈利能力不强,前三季度全市46户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盈利面77%,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

 三是优粮工程质效亟待提升。

 疫情导致企业展销活动受影响,项目预留的展销费用无法按计划支出。企业大多次年1月中下旬才能取得上年度审计报告, 4 影响项目验收进度。产后服务中心受制于规模小、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单一,农户对“五代”服务心存疑虑。在农户科学储粮装具建设中,因分散种植占比逐年减少,装具搭建主要集中在少量零散的小种植户、小养殖户,推广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四是粮食安全监管力量有待加强。

 各县粮食局都与职能相近部门合并,科室和编制大都减少,个别地方出现职能弱化、工作脱节、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对粮食安全监管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两个体系”。

 一是强化粮食安全考核体系。立足我市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对照6大方面26条考核内容,突出稳生产、活流通、强监管等重点,用好常考常新、日常监督、问题整改和宣传引导“四个机制”,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工程化”管理,不折不扣落实2020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市、县年度考核任务,超前谋划、争先进位。二是强化应急供应保障体系。抢抓国家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契机,制定完成全市粮食应急网络动态图,出台《新型粮油市场监测体系方案》,积极争取试点立项。结合实际尽早谋划市级储备粮轮换工作。

 (二)推进“两大工程”。

 一是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第二轮升 5 级版建设项目的谋划储备,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在我市承储地方储备粮和大型骨干库点中选择1-2个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政策粮智能化粮库建设。坚持做优“产购储加销”体系链条,放大“中国好粮油”行动实施效应,挖掘东部县份和中小企业潜力,组织企业参加粮交会、金秋会等,培育粮食会展经济。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工程。紧密结合秋粮购销强化玉米供应链再造工程实施,发挥粮食部门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县(市)区供应链协调机制责任,确保五大加工企业粮源需求。密切关注大豆产业发展,根据粮源供需变化情况,提前谋划大豆粮源供应。依托粮食行业协会平台协调重点加工企业,立足本地大米品质特性,组织专家建立全市大米标准体系,打造我市大米公共区域品牌,助力水稻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新建投产项目及杂粮杂豆、食品酿造、薯类加工等小品种企业纳入统计,力争2021年底全市入统粮油加工企业数量突破200户。

 (三)拓展“两条路径”。

 一是拓展粮企改革路径。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厨房或主食产业化相关政策支持,推动期货交割库申建,拓宽经营板块,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摸排各县(市)中优质粮食企业,条件成熟时,以资产无偿划转、参股入股等方式整合资源,引入民营资本调优企业股本结构,支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二是拓展市场流通路径。科学分析研判购销形势,确保秋粮有序顺畅销售。 6 继续推进“双品牌”战略,不断加大“北粮南销”力度,发挥我市粮食主产区的产量、收储、运输等优势,深化产销合作和市场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粮食供应基地建设,发挥省粮食交易中心交收库和分市场作用,有效拓宽粮食线上线下交易渠道,提高我市优质粮食市场占有率。

 (四)落实“两个规划”。

 一是落实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扣全市规划提出的建立现代产业和流通体系、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等保粮食安全目标任务,坚持对标对表对频,立足实际以年度、三年和五年为节点,强化计划执行、战略评价和目标管理,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二是落实全市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抓好规划对接,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专项规划。紧盯目标任务,加强跟踪评估,扎实推进中长期规划各项工作实施。

相关热词搜索: 粮食局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