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镇经验材料)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浔龙河模式

时间:2022-07-05 18:35:03 浏览量: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

 浔龙河“创新驱动”模式探微

 浔龙河生态示范点项目位于果园镇双河村,项目规划总面积 14000 亩,2010 年启动建设,是由民营企业湖南浔龙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起,以双河村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该项目启动建设以来,积极探索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统筹解决民生、规划、政策、土地、资金、产业等诸多问题的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已成为湖南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社会治理结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改革试点项目。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模式创新”是浔 龙河的核心价值

 1 1 、体制机制创新,多方主体共赢

 浔龙河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集中体现在它能够巧妙的把市场、政府和农民都整合进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企业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和监督、基层组织参与决策、群众意愿充分表达”的全新模式。

 企业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浔龙河生态示范点项目是由民营资本发起运作的,公司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优势,主导项目的顶层设计、资金运作、政策平台搭建、土地规划调整等要素破题,并负责项目区内的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发挥了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企业通过市场化的运

  2 作,可以获得项目产业发展的利润回报,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政府推动和监督,整合政策支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县镇两级政府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指挥部,整合政策、项目资金进行支持和投入,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涉农资金和土地收益返还等财政性资金按照项目规划统筹投入,完成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工程建设,为企业和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避免了财政资金“撒芝麻”,发挥出了财政性资金的最大价值。同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项目建设的规范性,确保项目“不带病”推进。

 村民参与和分享,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浔龙河项目考虑百姓问题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拆迁、征收、住新房等操作层面,而是从土地改革“三权分置”进行深层次设计,着手将农民手中所掌握的土地资源资产化,从而实现农民的物权价值。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按照耕地每亩每年 600斤谷,林地 150 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 200 斤谷的标准,按照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实现了“寸寸土地长稻谷”。村民以土地流转收入购买粮食,保障了基本的生活需要。

 以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增加农民财产性 收益。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旧房拆除后,每户村民可获得 55 万元左右的补偿,并可用宅基地永久使用权置换集中居住区新房。新房仅需支付成本价,1—3

  3 人户按 210m2建筑面积的基准分配,每增加 1 人则增加 70m2 。新房具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可用作抵押贷款,从而把“呆资产”变成了“活资本”,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以集体土地收益权保障农民长效增收。双河村被确定为湖南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同价同权的试点,在项目区规划300 亩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商场、民营学校、医院、加油站、文体中心等可经营项目和旅游项目的运营,其获得的股份收益由村民按土地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实现村民长效增收。项目建成后,村民将能享受到“城乡一体的生活方式、城乡一体的权益保障和城乡一体的文化生活”。

 2 2 、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发展竞争能力

 浔龙河商业模式的创新充分体现在它是“针对未来消费需求的,是对个性化的需求和品质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按照这种市场需求,浔龙河规划了现代农业、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和互联网地产等主要产业。

 浔龙河的现代农业产业是绿色、健康的。它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任何有可能危及到产品绿色品质的农业投入品,在品种选择和生产方式则更依赖于传统的智慧,从而生产出符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绿色农产品。在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坚持采用传统工艺,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和原始风味。

 浔龙河的旅游是闲适和养生的。浔龙河以农业休闲、山水

  4 观光、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特色的近郊型短期度假形态,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人们休闲、旅游、养生度假的首选。

 浔龙河的文化是多元的。浔龙河既有田汉这样的文化巨匠,也有杨泗将军这样的民间传说,华佗庙、杨泗庙、关爷庙等庙宇文化资源也较为丰富。浔龙河 一 方面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形成独有的文化特征。主打田汉文化牌,规划建设田汉大舞台、国歌博物馆、田汉书院,形成田汉文化走廊;主打民俗文化牌,对传统的湘中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建设华佗庙会广场,对杨泗将军斩孽龙的传说进行整理,撰写成长篇小说,对相应的十多处景点进行开发。

 另一方面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形成影响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电影学院和湖南电视台合作,建设影视教育文化产业基地,形成职业教育、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产业链;与湖南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剧《浔龙河》,打造南方版的《乡村爱情故事》。通过打造乡村文化创意创客空间,形成文化吸引力,提升浔龙河的品牌价值。

 浔龙河的居住是品质和个性化的。目前,以度假、养生、旅游、文化等地产类型为主要形态、满足人们品质生活需求的居住类型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浔龙河创造性的提出了“互联网”地产,以众筹和私人订制的模式,将生态资源空间作为产品,实现消费者完全自主型和个性化消费,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订制工业化生产的住宅产品。

 二、 “规划创新”是浔龙河实现“两型”标准的重要途

  5 径

 浔龙河项目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它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因此,从规划的角度来讲,浔龙河项目强调的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规划的统筹推进,最终形成了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

 1 1 、 民生规划是核心

 浔龙河的民生规划是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需求,从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居住质量、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并制定详细的可落地方案。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从维护农民的利益出发,将农民所掌握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逐步资产化,并转化为资本,实现农民的快速增收。

 2 2 、 产业规划是引领

 浔龙河的产业规划是在充分分析本地区的交通区位、资源、市场需求等基础上,确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和小城镇商居开发等农业综合产业。这些产业既有良好的市场预期,又具有较好的互动性,是转移当地劳动力就业、吸引城市居民下乡、实现小城镇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托。

  3 3 、建设规划是推手

 浔龙河建设规划邀请了香港贝尔高林、广州棕榈园林及法

  6 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机构,确定了较高的标准,将把浔龙河项目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生态小镇。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对不需要开发建设的山地进行整体流转后保持原状,只利用其生态价值;对需要开发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出山水园林景观,提升项目的整体形象。坚持少开挖、不填塘,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依山就势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对建筑密度、高度、风格进行严格控制,做到不脱离、不破坏自然景观。对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破坏环境。

 坚持先进环, 保节能技术的充分运用,充分利用了废弃有机物生产有机肥技术,大量采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路灯等环保产品,在建筑的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能源循环利用等理念,全方位践行资源节约的要求。

  4 4 、社会规划是目标

 浔龙河生态示范点的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 3 万常住人口、1 万流动人口的小城镇,其人口是根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容积率进行测算的。根据这一人口规模,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划定城市边界,使人口与自然生态永久性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农村人口发展为城镇人口的需要,对社会治理结构、治理方式进行城市社区化转变,逐步完善管理方式,建立与小城镇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5 5 、 土地规划是保障

 浔龙河开创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先河,它采用逆向思维,

  7 根据产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在坚持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原则下进行的,实现对土地的混合运营,形成了耕地全部保留、林地基本保留、建设用地则根据环境的需要呈点状、带状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形态。在 14000 亩的项目区内,不改变使用性质的2000多亩耕地和8000多亩林地采用流转的方式由公司统一经营;1000 多亩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基础设施、公共实施配套建设和村集体经营;3500 亩国有出让用地由企业招拍挂后进行产业开发。

  三、“政策创新”是浔龙河破解要素 瓶颈的关键

 浔龙河生态示范点以民营资本主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且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的特殊政策,迫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得不主动进行政策创新,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

 1 1 、土地改革的星星之火

 浔龙河开展的土地改革是“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把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作为着力点,把农民的土地资源资产化作为根本目标来推进的。

 率先完成了土地确权,为土地改革奠定基础。2010 年,双河村成立土地权属调查领导小组,对土地重新进行勘界、确权,将土地的村集体所有权明确到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解决了所有人主体与分配主体不一致的矛盾;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分配方式,按照当年可分配人口的比例进行平均分配;

  8 对居民宅基地四界进行确认,明确了村民对宅基地土地的永久性使用权。理清了双河村每一寸土地的权属,为土地运营奠定基础

 有序开展土地流转 ,实施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按照“乡村式的城镇”的建设要求,对项目区内不需要开展建设的10000 亩土地实施集中流转,不改变耕地的农用性质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大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对山地予以保留并开展残次林改造和生态环境建设,充分保留农村整体风貌,提升区域整体品质。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双河村可通过腾退的农村建设用地,等面积置换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明确将土地增减挂钩置换用地土地收益全额返还,用于项目区内农民拆迁安置、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同时,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既节约了集体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公共资源配套难、农民居住品质低、农民住房无资产价值等问题。

 开展土地同价同权试点,使农民获得集体土地收益分红。通过开展土地同价同权试点,将村集体可经营的 300 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经营收益,以纯集体性质的土地合作社为平台进行分红。土地合作社的股份比例按照每组土地面积在全村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分红到组后,每组根据当年可分配人口的总数进行平均分配,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2 2 、财政性资金的整合投入,完成项目公共工程的全面配

  9 套

 虽然浔龙河项目定位于“企业主导建设”,但实际上却也是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它对财政性资金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通过整合、统筹投入,发挥出了财政性资金的最大效益。

 明确投资主体, 界定 投资范围。明确了政府作为项目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公共工程的实施主体,以项目融资用地、产业发展用地土地收益返还和各级项目资金进行投入;明确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对产业发展扶助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实施;明确双河村作为村民集中居住实施主体,以增减挂钩置换的土地收益进行投入。

 统筹实施,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浔龙河项目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政府项目和资金,避免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而造成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一是完成了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二是按照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国开展土整理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旅游产业的要求对河道、水塘等开展生态建设,完善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严格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严格政府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程序,对由政府为业主实施的投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完善资金审批流程,按照“用前审批、用时监管、用后审计”的操作流程,确保了资金的安全。

 3 3 、户籍改革创新,推行农村管理社区化

  10 浔龙河生态示范点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有机融合,既实现了当地村民就地城镇化,又打通了城市居民下乡的通道,促进了城乡居民的互动和融合。新型生态社区的形成,为户籍改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

 城乡居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随着国家户籍政策进一步放开,户籍的流动性增强。一方面,城市居民通过在浔龙河购买住房,可以就地落户成为新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完善的功能配套和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农民通过转变身份,实现就地城镇化,身份直接转变为社区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可以保留其农民身份对土地的权利。这样,就构成了城乡居民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基础。

 农村粗放式管理向社区精准化、专...

相关热词搜索: 果园 城镇化 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