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回眸

时间:2022-07-05 16:55:02 浏览量:

 中国烟草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回眸

 —— 展陈调整与创新

 2014- - 07- - 30

 陈列是博物馆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多年来,在基本陈列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馆内展示内容不断完善调整,使中国烟草博物馆在展出形式上形成了较完美的陈列艺术体系,从而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一、不断完善展示内容,使各展馆保持常看常新

  栩栩如生——尝试以景说事,以物说话的农业馆调整。烟草农业馆局部调整是开馆后首个改造项目。在调整过程中,时任国家局领导姜成康、张辉、潘必兴及朱尊权、赵元宽等烟草农业专家对农业馆局部调整十分关注,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上海烟草在人力和物力上也提供了各种支持。调整后的农业馆综合运用分类、体系和景观陈列法等手段,将声、光、色、形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景说事、以物说话的陈列语言,使主题内容更加凸现,增强了可看性和吸引力。这种以浓郁乡土风情来烘托烟草农业主题的陈列形式,是博物馆在陈列手法上的一次新尝试。开馆至今,博物馆还对历程馆、经贸馆等展区进行了局部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打造精品——建成新世纪馆。新世纪馆是开馆后唯一新增的展馆,主要展示行业进入新世纪后的改革发展轨迹,是对行业职工进行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向社会观众展示中国烟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为把新世纪馆打造成“精品工程”,国家局办公会议曾几次专门讨论新世纪馆的陈列内容和相关的筹建事宜,博物馆方面就布展方案与设计施工单位反复进行切磋。可以说,新世纪馆的筹建工作凝聚了行业各级领导的心血和各方的大力支持。2007 年,新世纪馆落成后,许多业内观众和专家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跨省搬迁——生动再现“132”工作场景。2006 年,得知曾经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132”特供烟的工作场所——北京南长街 80 号要进行拆迁改造的消息后,博物馆决定妥善收藏好南长街 80 号的四合院大门门楼,并将这段珍贵历史真实地展示出来。为此,博物馆在收集当年有关历史资料后,专门派人赴京拆下了北京南长街 80 号四合院大门门楼,并将此搬至烟草历程馆“132”展区,重新进行设计布展。通过近半年努力,一座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老北京四合院终于呈现在观众面前,加上当年“132”生产小组老照片和采访老工人的视频资料,使“132”展区的展示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栩栩如生。

  二、创新陈展方式,增强可看性与互动性

  技术创新——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早在农业馆调整改造期间,博物馆就十分重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手段上的应用。如通过声、光、电一体的微缩场景再现我国烟叶种植起源地的历史;通过影像资料播放和微

 缩场景展现“漂浮育苗”法等。2007 年,在新世纪馆的展示设计中,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如多投拼接大屏幕展示、光感触控显示屏、声光控制的球面视频等,这些当时较为领先的多媒体技术既融合了展示内容,又提升了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2014 年,在烟草历程馆入口处的“烟草起源”展区中,通过将玛雅神庙、印第安人、哥伦布航船多展位的多媒体联动技术和剧情化的解说,使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应用达到了新的升华。

  互动体验——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二维码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信息技术,价格低廉,制作方便,在厘米见方的编码图案中隐藏了上百字的文字信息,观众只需用手机扫描即可获得额外的文献说明,弥补了因陈展说明不足带来的遗憾,并可给参观过程带来互动体验。2013 年,博物馆利用原有网络设备架构,自主设计了以局域网为拓扑结构的二维码辅助陈展系统,通过编写二维码网页图文信息,对历程馆、文化馆共 47 个展品进行了二维码辅助陈展,观众通过微故事了解更详实的史料,使沉睡在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生动再现。

  开通网站——向数字化博物馆迈进。博物馆网站是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重要标志。2006 年,中国烟草博物馆网站上线开通。作为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网站开发设计的网上虚拟博物馆,让浏览者足不出户就能基本了解和掌握各展馆的主要展品。网站还通过开辟如“馆藏精品、烟草史话”等栏目,对馆内展示内容和馆藏物品进行系统介绍,为宣传和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相关热词搜索: 开馆 回眸 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