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习笔记】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第9版)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时间:2022-07-03 19:30:06 浏览量:

 目录 内容简介 目 录 绪 论 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1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2 章 精气血津液神 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3 章 藏 象 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4 章 经 络 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5 章 体 质 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6 章 病 因 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7 章 发 病 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8 章 病 机 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详解 第 9 章 防治原则

 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详解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概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学科属性 (1自然 (2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3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①社会文化 ②科学技术 ③医药实践基础;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方法 ①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②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比类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表 0-1 著作 作者 时期 内容 意义 《黄帝内经》 战国至秦汉时期 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 18 卷 162 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建立了整体医学模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提出“治未病”的观点。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源泉 《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东汉 对脉学有详细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有所阐扬和发展。

 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 张机(字仲景)、东汉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

 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医方之祖”,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 东汉 载药 365 种,按三品、四性及五味分类,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提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为中药学“四气五味”及中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 220~960 年)

 表 0-2 作者 著作 内容 意义 晋·王叔和 《脉经》 论述 24 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出八组相类脉的脉象鉴别;提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倡“寸口诊法”。

 晋·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

 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详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关于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养生之术、备急之方、病证诊治等内容。

 中医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公元 960~1368 年)

 表 0-3 著作 作者 内容及意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

 南宋·陈言(字无择)

 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表 0-4 人物 学术贡献 派别 代表作 刘完素(字守真,刘河间)

 力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寒凉派 《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 1182 年)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力倡攻邪论,主张“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

 攻邪派 《儒门事亲》 (公元 1224 年)

 李杲(字明之,李东垣) 力倡脾胃论。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补土派 《脾胃论》 (公元 1249 年)

 朱震亨(字彦修,朱丹溪)

 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滋阴派 《格致余论》 (公元 1347 年)

 (3)明清时期(公元 1368~1911 年)

 表 0-5

 作者 著作 内容 意义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载中药 1892 种,分为 16 部 60 类 驰名中外的中药学巨著 明·徐春甫 《古今医统大全》

 辑录 230 余部医籍 著名中医学全书 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

 以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方证为主 著名中医学临床医学丛书 清·陈梦雷等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分类编排文献注释、基础理论、分科证治、医家传略、艺文记事等 著名中医学类书 清·吴谦 《医宗金鉴》

 具备临床各科理法方药歌诀 太医院的中医学教科书 表 0-6 学说 代表人物 学术贡献 著作 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

 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注重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 《景岳全书》 赵献可(字养葵)

 注重滋养“命门之火” 《医贯》 温病学说 吴有性(字又可)

 创“戾气”学说 《温疫论》 叶桂(字天士)

 创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温热论》

 薛雪(字生白)

 创新温病学说的湿热病因理论 《湿热条辨》 吴瑭(字鞠通)

 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温病条辨》 淤血学说 王清任(字勋臣)

 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 《医林改错》 (4)近代与现代(公元 1840 年以后)

 ①继续整理和汇总前人的学术成果 代表:20 世纪 30 年代曹炳章主编《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②中西汇通学派 a.代表人物: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b.观点:既要坚持中医学之所长,又要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从理论到临床汇通中西医。

 c.代表作: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4.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1)继承是发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a.五脏一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

 表 0-7

 人体五脏生理系统简表

  b.形神一体观 形是指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神是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形神一体观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②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a.局部病变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b.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c.形体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精神情志活动的失常,也能导致躯体、脏腑、经络、官窍及生命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病变。

 ③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在整体层次上对全身各局部的调节,使之恢复常态。

 ④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季节气候、昼夜时辰、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均有影响。

 ②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③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重视外在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生 ②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①病的基本概念 a.定义 病,即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b.特点 具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等,反映的是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②证的基本概念

 a.定义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b.特点 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反映的是疾病的阶段性本质和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③症的基本概念 a.定义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b.特点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

 ④病、证、症三者关系 a.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b.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和证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c.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d.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同一个症状,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①辨证 a.定义

 辨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b.步骤 第一因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

 第二位分析、判别以确定疾病之所在部位。

 第三性确定虚实寒热之性。

 第四,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②论治 a.定义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b.步骤 第一,因证立法证而确立治则治法。

 第二,随法选方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

 第三,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

 ③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a.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

 b.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c.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也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①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

 ②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①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根据证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

 ②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的诊断为目的,为治疗提供依据。

 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主要阐释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主要阐释中医学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等四部分。

 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主要阐释中医学关于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病变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等四部分。

 0.2

 考研真题详解 一、A 型题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2015 年研]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答案A 【解析】A 项,朱震亨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B 项,刘完素力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六气化热化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故在治疗中多用寒凉药,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C 项,张从正力倡攻邪论,主张“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故在治疗中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D 项,张元素根据经络学说,创立“引经报使”理论。

 2.首先提出“六气皆从火化”观点的医家(

 )。[2014 年研]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杲 D.刘完素 【答案】D 【解析】A 项,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之为滋阴派。B 项,张元素,提出 “邪去而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攻邪C 项,李杲,倡导“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于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之为补土派。D 项,刘完素,创立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3.下列有关“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3 年研] A所表现症状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综合分析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症状概括 【答案】C 【解析】证即证候,是指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如风寒感冒证、肝阳上亢证。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4.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2013 年研] A.巢元方 B.张景岳 C.张仲景 D.陈无择 【答案】D 【解析】A 项,隋代巢元方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系统的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B 项,明代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C 项,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D 项,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5.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2009 年研]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答案】D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人体为一个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二是指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AC 两项,形神合一的统一观和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不能包括整体观念的全部,而仅仅是它的一个局部,只

 是运用了整体观念去认识生命活动的功能特点,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应用。B 项,只提到了整体观的一个方面。

 6.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则可见(

 )。[2008 年研] A.如鱼之游在波 B.泛泛乎万物有余 C.蛰虫将去 D.蛰虫周密 【答案A 【解析】A 项,“如鱼之游在波”,是指春天的脉象,随春生之气逐渐向上的态势,像水中之鱼在水波中游动。B 项,“泛泛乎万物有余”,是指夏天阳气隆盛,其脉象洪大浮现于皮表。C 项,“蜇虫将去”,指秋天的脉象随逐渐内敛的阳气由表趋里。D 项,“蜇虫周密”,指冬天的脉象随内藏的阳气而深伏于里,表现为沉伏之态。

 7.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除哪项外,均对人体产生影响?(

 )。[2006 年研] A.季节气候B.昼夜晨昏变化 C.地区方域不同 D.饮食偏嗜不同 E.阴居以避暑 【答案】D 【解析】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主要表现在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主动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如阴居以避暑等四方面。D 项,饮食五味偏嗜,本是内伤病因饮食、劳逸中饮食不节的一个方面,主要指饮食偏寒、偏热和饮食五味偏嗜两方面。

 8.《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2005 年研] A始生,病气衰 B.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人气抗邪,卫气为固 【答案】A 【解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因此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轻,夜晚加重。

 二、X 型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有(

 )。[2015 年研] A自然科学的渗透

  B.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C.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D.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答案】ABCD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1)社会文化基础:战国时期出现“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现象,形成了道、儒、法、墨、兵、阴阳等诸家,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2)科学技术基础:战国时期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冶炼、酿造技术有诸多创新,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3)医药实践基础:中国古代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其总结、升华,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医药实践基础。(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阴阳、五行各学说,作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

 2.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有(

 )。[2013 年研] A.对症治疗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因病选方 【答案】BC 【解析】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症是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

 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是指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内容的有(

 )。[2012 年研] A.形与神俱 B.因地制宜 C.同病异治 D.四时养生 【答案】ABD 【解析】中医的两个基本特征是:(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对人体自身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形与神俱,反映的是中医学的唯物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表现在:养生防病、要注意“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疾病防治要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2)辨证论治:主要体现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ABD 三项,均是整体观念的内容。C 项,体现的是辨证论治的思想。

 第 第 1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

 复习笔记 一、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 ①概念 a.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b.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②形成 a.首见于《道德经·二十一章》:“道之为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b.《周易·系辞上》、《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精或精气的记叙。

 c.源于“水地说”。

 (2)气的基本概念 ①概念 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②形成 a.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并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b.先秦时期的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自然之气、精气等不同的概念。

 c.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气的概念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元气说”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即“元气一元论”。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成;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①天地万物的生成模式(图 1-1)

 图 1-1

 宇宙万物生成模式 ②精或气生万物的机理 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精或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间,氤氲和合而化生万物。即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③存在形式:主要有“有形”与“无形”两种 a.“无形”,即精或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是精或气的基本存在形式。因肉眼看不到,故称其“无形”。

 b.“有形”,即精或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一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具体性状。

 c.二者关系: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无形”与“有形”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①气的运动 a.定义: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b.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②气化 a.定义: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b.气化的形式 第一,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是“气生形”的气化过程;

 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化为无形之气,乃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

 第二,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下亦可相互转化。

 第三,气与气之间的转化 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又变为天气。

 第四,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化量缓和某些改变; 变,类似于今之“质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

 c.二者关系 第一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 第二,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①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即“天地一体”的观念。如《灵枢·岁露论》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②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如《吕氏春秋·应同》认为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相互感应的联系。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①人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②人具有精神活动,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③人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生,人死又复散为气。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2)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①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

 天之精。古代哲学精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内的精是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化生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认识的产生,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

 ②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中医学关于气的认识,与古代哲学关于气的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

 二、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①哲学含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②最初涵义:阴阳是指目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

 ③形成 a.西周末年,应用阴阳来分析一些难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变化的机理。

 b.春秋战国时期,认识到阴阳是运动变化、相互作用的。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c.《周易》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

 d.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

 《左传·昭公元年》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e.战国至秦汉,《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2)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①阴阳划分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水与火这一对事物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故称为阴阳属性的标志性事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a.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b.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表 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②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a.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b.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主要表现在:

 第一,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第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第三,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

 ③划分方法:主要有阴阳两分标示法和阴阳三分标示法 a.阴阳的两分法,主要用以阐释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构建四时五脏体系。

 b.阴阳三分法,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主要用以标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阐释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①定义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②生理上

 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

 a.四季寒温的变化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 b.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脏腑器官功能正常,阴阳之间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③病理上: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a.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b.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

 即“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2)阴阳互根互用 ①定义 a.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b.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c.经典阐释 第一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②生理上:维持自然界气候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的相对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③病理上 a.互根关系失常,就会导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b.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3)阴阳交感与互藏 ①定义 a.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b.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c.阳中涵阴是指属阳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阴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阳;

 d.阴中涵阳是指属阴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阳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阴。

 ②阴阳交感与互藏的关系及作用 a.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b.阴阳二气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

 (4)阴阳消长 ①定义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②表现形式:

 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 正阴阳的互为消长,或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 失常:“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

 b.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 正阴阳的皆消皆长,或此长彼亦长,或此消彼亦消; 失常:“精气两虚”、“气血两虚”。

 (5)阴阳转化 ①定义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②阴阳转化与阴阳消长的关系:

 a.转化是消长的结果,消长是转化的基础; b.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c.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必备条件。

 d.经典阐释:

 《内经》“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皆是对阴阳转化的阐释。

 ③表现形式:

 a.生理上: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

 b.病理上: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

 (6)阴阳自和与平衡 ①阴阳自和 a.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b.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和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②阴阳平衡 a.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b.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机制,是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主要表现在:

 ①脏腑形体分阴阳 a.以大体部位分阴阳 表 1-2 阳 上部 体表 背 四肢外侧 六腑“形藏” 心肺 阴 下部 体内 腹 四肢内侧 五脏“神藏” 肝脾肾 b.以五脏分阴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②经络系统分阴阳 表 1-3 阳 三阳经(手足阳明、少阳、太阳经)

 阳跷经、阳维经 督脉(阳脉之海)

 阳络(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

 阴 三阴经(手足太阴、厥阴、少阴经)

 阴跷经、阴维经 任脉(阴脉之海)

 阴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①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属阳。阴气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精与气,阴气与阳气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

 ②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由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互根关系来维系。

 ③经典阐释:《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①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a.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b.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②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a.阴阳偏盛 第一,概念: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第二,经典阐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第三,具体表现:

 阳偏盛 阴偏盛 病机 阳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病证 实热证 阴虚证 实寒证 阳虚证 症状 高热、烦躁、面赤、脉数 口干唇燥、舌红少津 面白形寒,脘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畏寒肢冷、蜷缩、脉迟伏 b.阴阳偏衰 第一,概念: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第二,具体表现:

 阳虚 阴虚 病机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病证 虚寒证 虚热证 症状 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 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c.阴阳互损

 第一,阳阴阴阳阴阳; 第二,阴虚至一定程度,不能生阳,出现阳虚→“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4)用于疾病的诊断 ①分析四诊资料 a.色泽分阴阳:

 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b.气息及声音分阴阳:

 第一高亢洪亮、多躁动实热阳有力阳; 第二,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阴。

 c.寒热动静喜恶分阴阳:

 第一,躁动不安蜷卧静默; 第二,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

 d.脉象分阴阳:

 第一部位寸为阳,尺为阴; 第二动态至去 第三至数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第四,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②概括病证 a.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b.气血津液辨证:精血津液主静而属阴,气主动而属阳,因此精血津液不足属阴而气虚属阳。但精血津液不足不可称为“阴虚”,气虚也不能称为“阳虚”,因其分指阴气亏虚和阳气不足。

 c.阴虚有热象而属阳,阳虚有寒象而属阴。

 (5)用于疾病的防治 ①指导养生 a.根本原则:“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

 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第一夏冬阳虚阴盛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冬不易; 第二,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

 ②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胜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a.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实证→“实则泻之”→损其有余。

 第一,阳实热热者寒; 第二,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b.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虚证→“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第一,阴偏衰产生“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第二,阳偏衰产生“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c.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阳双补。

 第一阳阴阳阳阴; 第二,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③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表 1-6

 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1.五行的概念 (1)五行的基本概念 ①含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②形成 最早见于《尚书》:“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2)五行特性 ①“木曰曲直”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②“火曰炎上” 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③“土爰稼穑”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④“金曰从革” 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⑤“水曰润下” 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表 1-7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生克五行 生克五行模式,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具有对等的既递相资生又间相克制的关系。主要包括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几个方面。

 ①五行相生 a.定义: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b.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c.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图 1-4

 五行生克示意图 ②五行相克 a.定义: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c.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③五行制化 a.定义: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b.制化规律:

 第一,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第二,应用: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

 ④五行胜复 a.定义: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b.胜复规律:“有胜则复”。

 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图 1-5

 五行胜复示意图 ⑤五行相乘 a.定义: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b.相乘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c.原因:“太过”和“不及”。

 ⑥五行相侮

 图 1-6

 五行乘侮示意图 a.定义: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b.相侮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图 1-6)。

 c.原因:“太过”和“不及”。

 表 1-8

 联系 区别 相 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 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

 乘 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过度的克制 相侮 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 ⑦五行的母子相及:属于五行相生关系异常的改变。

 a.母病及子 第一,定义: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第二,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第三,具体来说: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b.子病及母 第一,定义: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第二,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

 一亢盛,引起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 二虚弱,上累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 三是子行亢盛,损伤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2)中土五行 中土五行,指土居中央而木、火、金、水分位东、南、西、北四方的五行模式。

 ①土与木火金水四行的关系 a.土居中央,调节和控制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

 b.脾属土而居中央,脾有主四时而长养和调节肝、心、肺、肾四脏的作用。

 ②木火金水四行之间的关系 木火金水四行之间存在着递进发展的关系。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生克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机能及其相互关系 a.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表 1-9 五行 特性 五脏 功能 木 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肝 疏通气血,调畅情志 火 温热、向上、光明 心 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

 土 生化万物 脾 运化水谷、化生精微 金 清肃、收敛 肺 清肃下降 水 滋润、下行、闭藏 肾 藏精、主水 b.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

 c.以五行相生、相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制约关系、协调平衡。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a.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第一,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多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

 第二,子病及母,即子脏之病传及母脏,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

 b.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与“相侮”两个方面:

 第一,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引起相乘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 二是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

 第二,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引起相侮的原因也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具体来说:

 一是太过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过于亢盛,导致其所不胜无力克制而反被克的病理现象; 二是不及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虚损,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的病理现象。

 图 1-9

 五脏传变规律示意图(以肝为例)

 ③指导疾病的诊断 a.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b.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

 ④指导疾病的治疗 a.指导脏腑用药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具体应用时还应结合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和升降浮沉等理论综合分析,辨证应用。

 表 1-10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b.控制疾病的传变 第一,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传及其他四脏,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第二,疾病的传变与否,...

相关热词搜索: 笔记 基础理论 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