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变态版改3)

时间:2022-07-01 11:05:07 浏览量: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P2~P3 马克思的产生 P4~P14 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14~P15 马克思的政治立场 P15~P16 马克思的理论品质 P16~P17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 P19~P23

 第一章

 解释世界观,方法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P27~P29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P30~3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是运动的P32~P34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P34~P39 联系 P40~P41 发展 P41~P42 对立统一解释 P43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P43~P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P45~P46 量变和质变 P46 肯定和否定 P47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P48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认识方法(必然性和偶然性)P48~P50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P50~P53 规律客观性 P54~P56 意识的作用 P56~P57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P57~P60 第二章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P63~P64 时间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4~P6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回答P66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P66~P68 实践→认识 P68~P69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P70~P71 真理的客观性 P7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73~P75 真理和谬论 P75~P76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P77~P78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准确性和不准确性 P78~P79 价值和其特点 P79~P80 价值评价和其特点 P81~P82 价值评价的功能和实力正确观价值观的意义 P82~P83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辩证统一P83~P85 一切从实际出发 P85~P87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 P87~P8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89~p91

  第三章

 唯物唯心的两种根本的历史观P94~P9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的辩证关系 P95~P9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的第一生产力 P10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意义 P105 国体政体 P10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P107~P108 社会形态的内涵 P109 社会形态的统一和多样 P109 社会形态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P110 社会形态前进性和曲折性 P111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P112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P113~P115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P115~P119 革命 P119~P120 改革 P120~P122 科学技术 P122~P126 人 民 群 众 和 个 人 在 历 史 发 展P126~P137

  第四章

 私有制 P142~P151 剩余价值 P156~P169

 第五章

 垄断 P182~P186 经济全球化 P194~P198

 ==================================================================================================

 本资料各大题目录:

 第一章 P P 1

 第二章 P P 11

 第三章 P P1 17 7

 第四章 P P2 24 4

 第五章 P P 35

 第六章 P P 45

 第七章 P P 50

 辨析题 P P 55

 问答题 P P 61

 材料分析题 P P 73

 ==================================================================================================

 第一章:

 1.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 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 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 论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 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2)

 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

  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七、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八、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九、量变,质变,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如何?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量互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十、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十一、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习题 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 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5.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答: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人类改造自然

  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的社会。

 6.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答: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 答: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8.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9.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 答: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即静中有动,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即动中有静。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答:联系发展。

 12.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开展思想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答: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 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 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 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 P26-27、P29)

 2 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 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

 G GD DP P

 进入

 100 00 0

 美元 到

 3000

 美 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

 是矛盾突显期 , 处理得好 , 就能顺利发展 , 处理不好 , 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

 请用唯

  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 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 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 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 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 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 GDP 进入 1000-3000 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 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 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 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

 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 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 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 GDP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 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

 公正,缩小 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 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 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 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 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 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 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 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 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 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 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 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 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 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 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 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 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 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 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

 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对于世界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 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 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 4】恩格斯指出:世界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

 材料 1、2、3 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

 材料 4 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材料 1,2,3 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在于:材料 1 和 3 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 2 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 4 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哲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 2】《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 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

 (1)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观点有何异同? (2)材料 2 和材料 3 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答案要点】

 (1)材料 1 和材料 2 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 1 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发生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方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 2 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 2 和材料 3 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 3 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 2 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做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

 3.针对以下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摘自韩愈:《原道》)

 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穷困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 2】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它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摘自霍布斯:《论物体》,载《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1975 年版)

 【材料 3】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请回答:

 (1)分析材料 1 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2)分析材料 2 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3)谈谈你对材料 3 的理解 【答案要点】

 (1)材料 1 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果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

 (2)材料 2 中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3)材料 3 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系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它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4.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 2】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 3】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 1 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 1 和材料 2,指出材料 2 的错误。

 (3)对比材料 1 和材料 3,分析材料 3 的错误。

 【答案要点】

 (1)材料 1 的第一句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就是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句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实际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字面的或者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这两段话突出一点,就是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 2 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作纯粹是主观的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它与材料 1 把矛盾看作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把矛盾当作是由思想臆造的。

 (3)材料 3 公然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他认为矛盾只存在于陈述中,即只存在于语句上,字面上。材料 1 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 3 的错误在于:一是公开否认自然界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作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是否认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一:近代 哲学 的基本 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四: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六: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七: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八: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九:

 量变,质变,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如何?说说如何对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十:

 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一:

 意识 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二:

 主观能动性 与 客观规律 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 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5.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答: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的社会。

 6.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答: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 答: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8.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 答: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即静中有动,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即动中有静。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答:联系发展。

 12.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开展思想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答: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过渡句 实际

 第二章: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l)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新的统一。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2. 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映。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

  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 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 2 、实践是认识来源。3 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 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习题 1.什么是感性认识?有几种形式?有何特点? 答:对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包括概念、判断...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