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桥中学德育规划

时间:2022-06-30 15:40:05 浏览量:

 韩桥中学德育规划(2014~2016)

 )

 一、现状分析:

 我校德育工作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围绕“法制教育”、“情感教育”之结合展开一系列活动,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巩固,在全体师生努力下,学校有一定的社会美誉度,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惑:

 1、学校德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的反差。

 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要既懂文,又懂理,又有实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而家庭教育偏重的是智育教育,使学生畸形发展,抵削了学校教育的功能,这二者又影响德育的质量。

 2、变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间存在反差。

 学校本身由于社会原因以及旧的教育思想影响,总是把学生看成是任意雕塑的对象,而当学生出现道德问题时,又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德育的实效性不高。

 3、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反差。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迈进,西方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经济文化、价值文化要渗透到学校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这样就对我们所进行的人文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而影响。

 4、有利条件:

 ⑴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互相团结,工作协调,凝聚力强,工作有实效。

 ⑵学校的各项德育常规工作、专题教育都能顺利开展。

 ⑶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较新,班级管理特色不断涌现。

 5、不利条件:

 ⑴我校的学生生源相对充足,但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本镇居民户口只约占 1/3,其余居住在乡村和其他城镇,住校生和租住校外的学生较多,另外家长在外务商的较多。

 ⑵学生家庭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协同发展。

 ⑶德育工作重在抓常规,没有形成特色。

 二、发展思路:

 深化德育科研,推进校本德育,注重德育内涵发展,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社区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创建德育特色,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针对性、实效性;突出习惯养成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切实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大力推行学生自治,形成良好的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人格的教育氛围,确实提升学生素质。

 基本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生活化和现代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到把成功和幸福带给孩子,切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012~2015 规划”期间,以培养知书达礼的学生为突破口,以好习惯养成为重心,实现文明、诚信、有责任感的培养目标。

 三、工作目标:

 1、学生队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治能力,保证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自我修养得到提高和发展,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2、教师队伍: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表形象,塑造一支为人师表、有较高文明修养、能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提倡每位教师要有“三高”:师德水准高、业务素质高、工作效率高。

 3、班级:争创文明班级,50%的班级成为模范示范班。

 4、学校:成为“环境优美、师生大方、学生自信、家长满意”的学校,使同行认为是一所“有经验、有特色、有所学、能帮助”的学校。争创市行为规范学校。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以“八荣八耻”教育内容为重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初一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二、初三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养成教育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激发学生完善自我,做现代文明人,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每年组织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视片,每学期根据学生实际组织一次全校性主题教育活动。

 3、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的意见》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创“诚信校园”、设“诚信考场”、当“诚信考生”、做“诚信作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4、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要逐步完善师资等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谈心),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压力,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5、以法制教育为保障,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利用当地条件,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观少教所、参加审判会、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开设法制校本课程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二是要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构筑一道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坚实的“防护网”。

 6、以生存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7、以推行学生自治为手段,确实提升学生素质。大力在班主任队伍中倡导学生自治思想,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把学生能否自治作为教育生涯中的一个衡量尺度;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推广班级自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加大对学生干部的专题培训,分层进行培训学习增强学生干部自治意识,进而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治的大局面。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典型宣传,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

 2、学科育人。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应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人本化、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要坚持依法治校,针对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要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会以及团队、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班风。全校以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为抓手,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重要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的公益劳动、社区活动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组织参加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已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积极意义和用之不当带来的消极影响,因势利导,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站、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同时重视网络污染、网络犯罪等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绿网工程”,加强网吧管理。开展网络文明教育,重视对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拒绝网上不良内容等教育。

 7、环境育人。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作用。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确保校园内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8、家庭育人。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与家长联系配合学校认真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家校联系手册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校的表现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的做好施教工作。要充分发挥家长教育作用,努力做好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新形势下教育规律和特点,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建立健全德育研究机构,要将德育重大课题纳入市级基础教育课题,加强评选优秀德育课题。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操行评定、德育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把班主任评语、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和学生素质报告单作为评价改进的重点抓好落实。

 3、德育激励机制。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出发,把德育与教师的行政奖惩、职称评聘、竞争上岗、业务进修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和升学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要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开展以“学生评老师、老师评校长、社会、家长评学校”为主题的“三评”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二是要坚持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每年暑期学校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和教育,时间不少于一周。三是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认真开展考评工作,并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

 淮安市韩桥乡初级中学 2014 年 1 月 20 日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规划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