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流域规划

时间:2022-06-21 17:10:08 浏览量:

 沁河流域规划 一、流域概况

 沁河发源于我省沁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分水岭高程近 2000m,由北向南流经沁源、安泽、沁水、泽州、阳城五县,进入河南省的沁阳、武陟,于南贾村汇入黄河。河长 485km,流域面积 13532km 2 ,河道落差 1844m,平均比降 3.8‰。在我省境内,干流河长 363km,流域面积 12304km 2 ,其中最大支流丹河 2980km 2 ,干流落差 1674m,平均比降 4.15‰。

 山西境内沁河干流流域,张峰以上基本属石山林区(1710km 2 )与土石山丘区(3280km 2 ),张峰以下除少量河川地(350km 2 )以外,基本属土石山丘区(3984km 2 )。丹河则多属丘陵区(2140km 2 )及部份平川区(840km 2 )。

 我省境内沁河干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水多沙少,坡陡流急,地高水低,矿藏丰富。因而水力资源利用较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发展较快,而灌溉事业则发展缓慢。

 二、流域规划编制概况

 1979~1980 年,山西水院在原晋东南水利设计室过去多次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沁河流域规划报告》。

 1986 年,原晋东南水利勘测设计室在山西省水利厅统一领导下,在原临汾地区水利设计室配合下,对山西省境内沁河流域重新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山西省沁河流域修正规划报告》。

 1991 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遵照水利部的要求,在山西、河南两省配合下进行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提出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随后,黄委院又于 2002 年提出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2002 年修订)》。

 三、山西水院 1979 ~0 1980 年规划成果

 在原晋东南水利设计室规划的基础上,山西水院重点研究了我省大型水利枢纽及梯级电站的规划,近期安排了马连圪塔水库及张峰水库两项枢纽工程,磨滩、曹河、沁河三个梯级电站;远期安排了饮马道水库,槐庄水电站工程。

 马连圪塔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2727km 2 ,引水 2.5 亿 m 3 ,灌临汾汾东 800m 以下旱地 65 万亩及临汾市城市工业供水。该引水工程系 50 年代以来历次汾河流域考虑的远景工程,至 90 年代进一步编制了《山西省临汾沁河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落实引水 1.68 亿 m 3 ,灌溉 800m 高程以下 50 万亩,生活及工业供水3000 万 m 3 。

 张峰水库控制马连圪塔以下区间流域面积 2263km 2 ,分近、远两期共发展干流及丹河灌溉面积 104 万亩及近期晋城市工业供水。

 饮马道水库控制张峰以下区间面积 4122km 2 ,供阳城电厂第二期装机 600~660 万千瓦取水 2 亿 m 3 ,下泄 5 亿 m 3 。在其下游建装机 2.5 万千瓦的水电站发电后,由河口水库进行反调节,供下游灌溉引水。

 四、有关单位的后续规划

 为了搞好沁河的开发利用,原晋东南水利勘察设计室于 1986 年提出了《山西省沁河流域修正规划报告》,除对支流工程、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的规划以外,干流近期开发的枢纽工程仍是马连圪塔水库与张峰水库。马连圪塔引水 2.16 亿 m 3 ,灌溉农田 50 万亩,用水 1.69 亿 m 3 ,工业及城市用水0.47 亿 m 3 。张峰水库供工业及城市用水 1 亿 m 3 ,灌溉沁河干流 25 万亩。

 黄委院 1991 年提出的《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中提到:根据本区域资源条件及国民经济多部门发展的要求,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提出近期在沁河干流上兴建马连圪塔和河口村两座骨干水库工程。后期可根据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建张峰水库……。该规划提出马连圪塔水库灌溉临汾汾东农田 50 万亩,城市及工业供水 4776 万 m 3 。张峰水库灌溉沁河两岸 25 万亩,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待定。

 黄委院 2002 年修订的《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提出了近期在干流上兴建张峰、河口水库两座骨干工程的推荐方案。否定了马连圪塔水库作为近期工程的方案,而代之以马房沟近期引水 5900 万 m 3 ,马连圪塔水库作为远期工程向汾河流域调水 2.22 亿 m 3 。现马房沟引水工程已经建成,张峰水库正在建设中。

 卫河 卫河 海河水系南运河上源之一。发源于太行山东南麓河南省辉县苏门山。东流经新乡市,折向东北流,至馆陶县秤钩湾与南运河另一源──漳河会合,至临清入南运河。全长约 380 公里,流域面积 1.47 万平方公里。卫河为一梳状水系,主要支流峪河、淇河、汤河、安阳河皆从左岸注入。地面坡度不大,洼地较多。流域位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 600~700毫米。70~80%集中汛期,多暴雨,临淇为暴雨中心。年均径流量约 24.6 亿立方米,年际变化较大。

 年内变化由于泉水补给较多而较均匀,但遇暴雨洪水仍峰高量大,下涌河道渲泄不及,常成水患。建有弓上、小南海、彰武、双泉等水库。1952 年建成人民胜利渠引黄济卫,对发展灌溉和输水至津,解决天津市用水效益显著。流域开发历史悠久。商都安阳发掘出闻名中外的殷墟。有古水利建筑,对发展漕运和灌溉起过很大作用。卫河流域煤铁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百泉为著名风景区。

 汇金网

 历史渊博编辑本段回目录

 卫运河与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统称卫河。卫河全长 900 余公里,跨越河南、

 卫河 山东、河北、天津 4 省市,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一直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内河航道,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卫河本有两源:一出辉县市苏门山麓,一出博爱县的皂角树村,两源于新乡县合河村西合流,经新乡市区、卫辉市,在今鹤壁浚县的淇门与淇水合流,后与漳河汇合

 后流入海河。通常所称卫河,指新乡县合河到山东馆陶的秤钩湾一段。由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合河以下干流长 283 公里。流经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河北省魏县、大名,山东省冠县,于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汇合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 157 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 309 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 245 公里。

 汇通社区

  卫河历史悠久,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淇门以下卫河前身为白沟,系黄河故道。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东过内黄县南,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即临清,古城在河北馆陶县清阳城)”,“又东北过广宗县东(在今河北省威县东),又东北过武城西,又北过广川县东(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又东北过东光县西”。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辞海》(1999 年版)载:“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入海”。“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在 1986 年给临西县水利局徐登阶信中称“据有关资料,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

 卫河 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建安九年(204 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发展航运,基本形成了今天卫河的态势.

 汇通百科

  隋唐两代成为永济渠,宋代称御河,其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卫河即古清水,关于清水,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著述的《水经注》

 中叙述得十分详尽,就连两岸的名胜风光也描述得淋漓尽致。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605年 4 月 14 日),隋炀帝发动数百万人开挖大运河,至大业六年(610 年)完成,全长近 2000公里。大运河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 4 个部分。新乡至卫辉的清水就是开挖后才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运河的开挖,不全是重新“开凿”,大部分属于疏浚、拓宽、修整等,它给南北水运带来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我们中华民族水运史上的重要篇章。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大运河因为是隋炀帝下诏所开,所以唐宋时人们又称其为“御河”,作为御河一部分的清水河,清水之名渐渐消失了。

 汇金网

  御河明代时沁水断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卫河,系天然河流。元明时期,卫河航道已显得十分重要。为补充卫河水源,引丹河水济卫,并限制百泉灌溉用水。卫河在明、清时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掌管“济漕、灌溉”事务,并进行过多次疏浚。卫河航运对新乡工商业的发

 卫河 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清末民初,往来于新乡、天津间的货船达 700 余只,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 1/3,船民有 3000 人。物资的装卸转运分别由饮马口、杨树湾两个码头集散。当时商业集中的北关街,如游、卫等家各大行号都是前门设店,后门建有泊位,供货船停靠装卸货物。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后,由于道清、京汉铁路的通车,卫河航运受到影响,水运事业日渐萧条。1938 年(民国 27 年),日军侵占后,卫河航运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历史上卫河泄流缓慢,堤防残破不堪,洪涝灾害频繁。建国后,对卫河进行了多次治理和疏浚。其中 1978~1983 年卫河干流扩大治理后,现卫河汛内沟口以下行洪流量达 2000~2500秒立方米,排涝流量 700~1000 秒立方米,比解放初期行洪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

 《黄冈地区水利志》概述(7 1997 年版)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跨东经 114°24′至 116°07′、北纬 29°45′至 30°40′。东西宽 165 公里,南北长 203 公里。辖麻城、黄州、武穴三市;蕲春、罗田、浠水、红安、黄梅、英山六县。总面积 17414平方公里。总人口 643.05 万。

 本区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对国民经济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一)有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黄冈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形逐渐倾斜。东北部为高山,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平原湖区,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 50%、35%和 15%。大别山横亘于东北,最高点天堂寨海拔 l729 米,境内 1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94 座,500 至 1000 米的山峰有 556 座,山连岭接、层峰叠错。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和流水、冰川侵蚀的结果,形成许多峡谷溪涧,湍流回旋奔突,汇成河川,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条水系自北向南注入长江,出现许多面积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从地貌上看,河谷冲积平原与丘陵山峦平行错落。由于地貌单元繁多,地势复杂,有利于根据不同地势,采用不同形式的治水方法发展水利事业。

 (二)有丰富的水资源 黄冈地区河流密布,可谓“百派千支”。长江汇合于汉水后,自黄州市鹅公颈入境,于黄梅段窑出境,流程 205 公里。境内大小支流 3731 条,其中 20 公里以上的河流 41 条,水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为 37.8 万千瓦。本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574.4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100.7 亿立方米。人均水量虽低于全国、全省水

 平,但长江年均过境水 7200 亿立方米,可补水量之不足。本区水电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有利于小水电的发展。

 (三)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港汉 黄冈地区湖泊水洼港汊甚多,据 1952 年调查,全区计有大小湖泊 206 个,中水位水面约 55.6 万亩,这些湖泊不仅能调蓄洪水,减轻洪灾的威胁,而且为农垦、水产养殖业和湖区航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有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黄冈地区地处亚热带东亚季风区,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 16°左右,年均降水量为 1276 毫米,无霜期为 260 天左右。光照条件好,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对发展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但也有如下不利因素:

 (一)水高地低,依靠江堤保安全 由于本区地处荆楚下游,上承江汉来水,下受鄱阳湖顶托,沿江地势低平,汛期江水位常常高出内地 4~10 米,而且持续时间长,全区沿江受洪水威胁的耕地面积达 143.11 万亩,人口 152.5l 万。临江五县(市)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全区农业经济的主要基地,又是全区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然而这里却全仗堤防作为屏障,故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依堤为命,堤防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二)血吸虫病危害人民健康

 由于历史上河湖相通,水系紊乱,每临汛期,一片汪洋,大片肥沃的土地不仅不能耕种,而且钉螺大量繁殖,传播血吸虫病。据 1966 年调查,全区 6 个县、24个区、1 个镇、16 个国营农场及养殖场,计有钉螺面积 78222 亩,患者 l.98 万人。加上围垦过度,使湖容缩小,调蓄能力减弱,又人为地扩大了渍涝灾害。

 (三)地表覆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本区山区及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片麻岩、片岩和花岗岩,质地疏松,风化层厚,抗蚀力低。境内沟壑深切,河床陡峭,加上这些地区多属暴雨中心,不仅降水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冲刷力强。再加上林草植被差,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 28%,水土流失严重,暴雨洪水挟带大量泥沙下泄,使河床逐年淤高,泄洪能力不断下降,故水来即淹,水去即旱,山洪过后,沙石一片,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四)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由于受季风变换强弱的影响,年降水量季、月分布不均,春夏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70%以上,尤其是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梅雨季节”,雨多且暴,暴雨常与江汛同步,加上六大水系原多穿湖出江,江河湖泛通,故常发生江汛、山洪夹击,湖泊泛滥的严重洪涝灾害,是历史上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从宋建隆元年(960年)起至民国 37 年(1948 年)的 988 年间,全区出现大水灾 32 次、大旱灾 24 次。灾年常出现“堤防圩垸溃决”、“地田龟裂”、“饿殍载道”、“人相食”的悲惨情景。新中国成立后的 40 年,共发生大水灾 4 次,平均 10 年一次;大旱灾 5 次,平均 8 年一次,小灾间年有之,但成灾率较低。

 综上所述,黄冈地区既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做到一水多用,逐渐变水害为水利的地区;又是一个由特定自然条件形成的外洪内涝不断,水旱灾害频繁的多灾地区,所谓“其利在水,其害亦在水”,水利进步与该区各项事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无不休戚相关。

 二

 黄冈地区水利事业有记载较早的是屯田水利,此后各种水利形式逐步发展。据《水经注》记载,三国吴曾“立屯于水侧,引巴水以溉野”。梁大同八年(542 年)在新蔡(今黄梅县)立“颂平屯”垦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 年)蕲、黄两州路已有 4.4 万户,28.6 万人。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发展到 9.5 万户,64.2 万人。由于人口增多,耕地不足,圩垸渐增,垦田日辟,人与水争地的势态不可遏止。洪武年间(1368~1398 年)黄梅县临江有圩岸 60 公里,以御江洪。永乐二年(1404年)连接黄、广两县江堤,长达 90.5 公里,是全区最早建成的重要防洪工程。

 利用沿江薮泽地洲滩,军民圩田垦殖大量发展。洪武十一年(1378 年)“凤阳军四千户至蕲,设军卫署于州城(今蕲州镇)分军屯于长江南岸的牯牛洲、棋盘洲、李家洲;上游北岸的散花洲及蕲河下游一带薮泽地”。万历四年(1576 年)九江县令喻汝为建封廓两洲圩堤,延袤三千余丈,受益千顷,居民享数十年之利。继封廓圩之后,建成桑洛洲圩,“堤延亘七十余里,视封廓三倍有强”。

 正德年间(1506~1521 年)山区已开始修筑河堤,麻城县前河(即举水)“汇东北二境之水,恒有暴溢之患”。知县王世禄督民疏浚,开新河,固旧岸。黄冈知县简霄率民筑堤,截断左水(即东支)进水口(今分子街),使举水堤下自嘉鱼村

 (今新洲三店),上抵潘家寨连成一整体。使原经双城湖、县城北、曲背湖、达皇印咀(古文方口)注江的左水,改从主河直注长江。左水故道逐渐演变成沃野平原。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水利工程管理及尽量发挥工程效益。

 清代,堤防圩垸继续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 年),地跨浠、蕲两县的茅山堤,蕲、广两县的永全堤和浠水的北永、永保、永固等干堤及北永、戽子山等闸相继建成,自此浠水巴河以下到黄梅段窑之间沿江四县堤防基本连成一体。光绪二年(1876 年)广济县罗城堤建成,北起童司排,南抵合兴圩,全长 6.3 公里,外防江水,内障群圩,保护面积 30 多万亩,与江堤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清代沿江河及沿湖圩垸垦殖比明代有较大发展,459 处圩垸中,建于清代的占四分之三以上,仅蕲春一县就有 48 圩,72 畈,出现了圩垸如织,水系紊乱,灾害频繁的状况。

 民国时期,全区水利建设仍以堤防为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停顿,民国 9年(1920 年)湖北督军肖耀南,派李开铣督修黄冈县江堤,李将全堤分为三段,连接加修原有临江堤防而成,并堵断沿堤东西湖及举水入江口,企图使之成为遏制江水倒灌入湖的“屏障”,民国 12 年(1923 年)建成肖公一闸和肖公二闸,以为江水能防,湖水能泄,可享其利,但投入运行后,两闸难以排泄举、倒两河 30 多亿立方米的来水量,每年汛期闭闸,湖水位与江水位相差无几,民国 16 年(1927 年)湖水高出江水位 2 丈,堵龙堤形同虚设。

 1931 年长江发大水,全区堤防破坏严重。洪水消退后,国民政府以工代赈,对堤防进行了一次大的培修,使沿江堤防堤顶高程与 1931 年洪水位齐平。这是民国时期堤防建设规模最大的一次。

 1938 年 9 月,日军占领武汉,本区沦陷,沦陷时期堤防失修,并遭严重破坏。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江汉工程局第四公务所,对沿江干堤择要进行了整修,未全面整修加固,三年多时间仅完成土方 86 万立方米。由于堤身矮小,堤质低劣,1949年长江发大水,黄广大堤新坝湾溃口,沿江五县淹没耕地 106.5 万亩,受灾人口 76万。

 从明、清至民国,尽管全区人民为求生存,在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兴建了部分水利工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旧社会存在种种制约因素,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利建设发展缓慢,当时全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三夜星光即叫旱,一声雷响便登舟”即当时水旱灾害频繁的生动写照。

 三

 新中国成立后,黄冈地区人民才真正开始走上了有计划、有步骤兴修水利,治理水旱灾害,使水资源为人民造福的道路。40 年来,黄冈地区水利建设,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就整个水利建设进程看,大体可分如下四个阶段:

 (一)以加固堤防,提高防洪能力为主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 1949 年到 1957 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提出:“以防洪为主,兴利为辅”的方针。全区水利建设以江河防洪为重点。根据当时堤防矮小,水系紊乱,江河湖泊泛通的实际情况,黄冈地区在沿江水利建设上,采用了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加固江堤,提高防洪能力;一方面堵支强干,合圩并垸,调整水系,使江湖、河湖“分家”,即所谓“关好大门”。

 在堤防建设上,先堵口复堤,后加高加固。1954 年全区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堤防破坏严重。1955 年湖北省指示:“堵口复堤,重点加固和恢复汛前原状”。黄冈地区投入修堤民工 1240 万人次,完成土方 1658 万立方米,仅干堤完成土方 767.7万立方米,一年完成的工程量,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 15 年完成的工程总量。1956年继续加固堤防,标准是:以 1954 年当地最高洪水位为基点,“确保干堤”超高 1.5米。“重要干堤”超高 1.0 米,“一般干堤”齐平,堤顶宽依次为 10 和 6 米,内外坡 1∶3。当时仅一个冬春就完成标工 1341 万个,土方 1742 万立方米,其中干堤 1058万立方米,1957 年在完成加高培厚煞尾工程的同时,还进行了堤防基础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堤防质量。

 在堵支强干上,采用统一计划,分年实施的办法。1949 年冬,拆除肖公一闸,使举水循旧路出江,兴建举东、举西等支堤及华阳建闸堵口,使涨渡湖、黄草湖、白潭湖、赤东湖、龙感湖与长江隔开,不再受江水涨落的影响。同时根据地委提出的“小水垦殖,大水蓄洪,与水争粮不与水争地”的精神,兴办了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增垦耕地近 30 万亩。

 (二)以发展山区蓄水,提高抗旱能力为主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 1957 年到 1968 年。50 年代后期,中央在水利建设上提出了“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利方针。全区水利工作重点开始由平原湖区修堤建闸防汛,转为在山区、丘陵区建山谷水库,解决抗旱水源。1952 年春出现干旱后,红安、麻城、胜利三县大部分水田无水插秧,粮食比上年减产一半以上。灾后,湖北省委拨款兴建了麻城大坳水库,同时兴建了红安马安山水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黄冈地区首批兴建的两大蓄水工程。50 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了新的水利

 方针:“从流域规划入手,治标与治本结合,防洪排涝并重,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开展水土保持”。黄冈地区开始把兴水利与除水害结合起来。但“大兴水库,发展灌溉”是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的,1957 年麻城明山、钻鱼坝、黄梅古角、广济梅川、黄冈金盆寨等大中小型水库 7 座建成后,不但受益面积大,保证率高,而且能自流灌溉,充分显示了优越性。1958 年 4 月省人民政府在大冶县召开鄂东南地区水利工作会议,会上号召:“书记动手,全民动员,大办水利”。同年 6 月黄冈地区在地、县委书记会上提出:“大干一冬春,为基本消灭水旱灾害而斗争”,揭开了全区大办水利的序幕。1958 年冬至 1959 年冬,全区动工的超大型水库有富水、白莲河两座,大型水库有浮桥河、三河口、金沙河、尾斗山、大同、花园、龙坪、道观河(后下马)等 10 座,中型水库有 19 座,小(一)型水库有 50 座,工程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为加强领导,地委、专署、军分区主要领导分驻各重点工地,参与指挥,组织劳力协作,实行大兵团作战。当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群众生活极其艰难,全区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节衣缩食,开赴水利工地安营扎寨,战风雪,斗严寒,劈山填河,筑坝截流。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身先士卒,与群众同甘共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哪里艰苦哪里去。英雄人物迭出。当时就是依靠这个战天斗地的英雄群体,战胜了物资匮乏、粮食紧张、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等重重困难,把水利建设推向了高潮,这一时期全区共建成大型水库 9 座、中型 29座、小型 125 座。全区灌溉体系基本形成,为黄冈地区的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水利建设成绩是主要的,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出现过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的情况。由于将建设战线拉得过长,使人力、物力、财力过于分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半拉子”工程和“不配套”工程多,部分工程质量较差。由于对非受益区协作劳力的报酬处理不当,出现过“一

 平二调”的错误;对移民的有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够妥善,给移民和库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一定程度挫伤了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其教训是深刻的。

 1960 年冬,黄冈地区在认真总结“大跃进”年代的经验教训后,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水利建设强调“以整险加固成龙配套为主,以蓄水灌溉为主,以当年受益为主”,缩短了基建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坚持开渠配套,使白莲河、浮桥河、牛车河、龙坪等受益百万亩的四大灌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采用长年专班、农隙突击、冬春大干的办法,完成了全部或部分配套工程任务。1962 年大旱,灌区大受其益。地区及时推广了这些工程的施工经验,加速了枢纽续建和灌区配套任务的完成,巩固了大办水利的成果。同时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

 (三)以河流整治和湖区治理为中心,全面提高抗御洪旱灾害能力,进一步除害兴利的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上从 1969 年至 1979 年。这时全区水利建设重点.又从丘陵山区转向平原湖区。1969 年遭受特大暴雨山洪,全区受灾面积 189 万亩,其中无收面积 101万亩,粮食比上年减产 1.16 亿公斤,全区根据这一情况,开始抓河流整治和湖区治理。

 英山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理东河,斩断蛇形咀,劈开虎头山,使河流弯道变直,洪水畅流。同时利用老河床造田 1500 亩,建成装机 1200 千瓦的水电站一座。1970 年 6 月继满溪坪工程完工后,在周恩来总理提出“苦战两年,解决倒水问题”的指示下,全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倒水下游改道,经湖北省委批准破土动工,

 改道河段全长 36.98 公里,需挖开四大坳口,穿过四座湖泊,修建 30 余公里的倒东大堤和与其配套的跨新河桑树咀公路桥。1972 年 3 月完工后,实现了倒水撇开涨渡湖,由龙口直接入江的计划,废除了九曲回肠游荡不定的旧倒水河道,开掘出一条直通长江,能顺畅泄洪的新河道。

 全区在这一阶段还先后完成了新洲沙河全流域治理及英山、罗田、黄冈、麻城、红安、蕲春等主要干、支流的全部或局部整治,或移河改道,或裁弯取直,或加固河堤。经过治理,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在此期间,还治理山区小流域数百条。

 在改河大潮中,也有人曾一度不切合实际地照搬“大河一条线,小河靠山转”的作法,使部分工程遭致失败。

 湖区治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治理工程浩大,施工条件艰苦,技术处理也较复杂。全区完成江湖分家,河湖隔离,建成完整防洪堤线后,根据滨湖地区地势低洼、容易渍涝的特点,建成以湖泊调蓄和排水闸站相结合的治涝工程,在原来建闸自排的基础上,发展了电力提排,建成白潭湖、黄草湖、策湖、赤东湖、夏坳、赤西、马口、官桥西、清江口、八一等单机 800 千瓦一级电排站 10 座,装机42 台,共 33600 千瓦,最大提排量 296 立方米每秒;建成单机 155 千瓦一级电排站42 座,共 20675 千瓦。初步解决了平原湖区汛期外江水位高于内地不能外排的矛盾。

 1971 年配合闸站排水,开通黄草湖至罗家沟主港,并新开一、二级港,分级调蓄。通过开挖深沟大港,搞河网化大平原,建成完整的沟港体系,既利湖水畅流,又能起调蓄作用。湖区排灌问题得到了解决,排灌条件改善后,为适度围垦和进一步消灭钉螺创造了有利条件,黄冈地区 70 年代初期,曾一度率先成为无钉螺地区。

 在此期间,还建成了罗田天堂、英山张家咀两座大型水库及 7 座中型水库和 44座小(一)型水库。

 70 年代中期,全区已有三分之二以上耕地大排大灌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由于黄冈地区人均仅 0.87 亩耕地,人多地少,发展农业需要从农田治理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因此,平整土地,农田治理,治理冷浸低产田也是 70 年代后期全区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 1979 年冬起,经过五年连续治理,全区完成坡改梯面积53 万亩,改造低产田 128.5 万亩。经过治理的农田,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一阶段全区开展了根治倒水,兴建排水泵站,使排涝、防洪、灌溉与治河改田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全区水利建设基础进一步增强。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 1979 年至 1990 年。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利工作进入了“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新阶段。全区水利工作针对过去只讲产出,不大讲投入,以及不注重合理负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改革。在工程建设上,改革投入机制,以扩大内涵为主,突出整险加固,防洪保安,完善配套,提高效益;在管理上,则注重科学管理,改革水费计收,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全面服务。使水利工作开始走上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1988 年 7 月《水法》颁布实施,水利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

 在此期间,尽管水利投资一度减少,但全区仍建成了规模仅次于倒水工程的黄梅八一工程和完成了扩建大型及中型水库各一座以及一批小(一)型水库工程。同

 时开展了喷灌试验,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持工作得以恢复和加强,小水电建设发展迅速。

 黄冈地区水利建设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四十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尊重科学,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讲求经济效益,才能使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构成自身经济良性循环,达到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目的。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主观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经济效益,势必招致失败,延缓事业的发展进程。

 四

 新中国成立 40 年来,黄冈地区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水利条件有很大改善,在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

 (一)防洪 全区干堤 203.04 公里,支堤 67 公里,自 1954 年大水到 1990 年,经过不断的培修加高,堤防标准质量有很大提高,抗洪能力增强。从 1955 年到 1990 年的 35 年中,长江虽出现过四次高水位,黄广大堤黄梅段四次水位均比 1931 年(20.35 米)水位高,其中一次接近 1949 年(20.80 米),一次接近 1954 年(22.09 米),但全区干堤及主要支堤无一溃口。

 (二)灌溉 全区建成以水库为主,库塘结合,以自流为主,自流与提水结合的排灌系统,灌溉 10~50 万亩的灌区 13 处,万亩以上灌区 40 处,加上分散灌区,灌溉面积达 431.8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 85.77%,旱涝保收面积达 342.7 万亩,占耕地面积 68.06%。水利化程度提高,不仅促进了粮棉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还为部分工业及城乡人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50 年代初,全区水利基础比较薄弱,水库控水能力仅 20.9 亿立方米,旱涝保收面积小,粮、棉产量低,粮食总产 119.75 亿公斤,年均产粮 11.98亿公斤,年均产皮棉 1.4 万吨;80 年代的前六年,粮食总产 159.28 亿公斤,年均产粮 26.55 亿公斤,是 50 年代年均粮食产量的 2.2 倍,年均产皮棉 4.19 万吨,是 50 年代年均皮棉产量的 3 倍左右。80 年代前六年年均粮、棉产量分别为 1949 年产粮 9.33亿公斤,产棉 4670 吨的 2.84 倍和 8.97 倍。

 (三)排涝 全区建成大小排水闸 287 座,最大排泄能力 3433.5 立方米每秒,建成固定机电排水站 442 座,12.6 万匹马力,自排与提排能力均加强。全区易涝面积 193.4 万亩,已治理 153.66 万亩,占易涝面积的 79.45%。1969 年暴雨山洪,当时各主要湖泊提排系统尚未形成,全区受灾农田 189 万亩,粮食比上年减产 1.16 亿公斤。1983 年雨量、江汛、山洪均比 1969 年大,由于各主要湖泊排水系统的形成,共排除渍水 22.8l 亿立方米,加上水库蓄洪滞洪 35 亿立方米,洪涝灾害大为减轻,全区粮食总产 25.57亿公斤,比 1969 年增产 10.8 亿公斤。

 (四)发电 从 50 年代建成麻城大坳电站开始,至 1990 年,总共建成中、小水电站 538 座,共装机 16.62 万千瓦,总共发电 48.68 亿千瓦时。全区九县(市)中,有五个县(市)

 小水电装机在 1 万千瓦以上。罗田县实现自给有余,英山县自发自用基本平衡,浠水、蕲春、麻城三县(市)自给率也在 50%以上。

 五

 黄冈地区经过 40 多年的水利建设,虽然已建成工程门类齐全,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但是,按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一)防洪、排涝、抗旱标准还不高 如遇 1954 年江汛、1969 年山洪和 1978 年旱灾,堤库安全仍是全区的心腹之患,全区干、支堤防尚未完全达到“三度一填”标准,抗旱水源紧缺的情况仍会出现,多数湖泊还不到十年一遇排涝标准。由于河道逐渐抬高,城镇建设向低处拓展,城镇的防洪、排涝问题,日益突出。

 (二)水土流失亟待治理 截至 1987 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尚有 6400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36.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多种经营蓬勃发展,但由于行业之间各行其事,配合不善,忽视了水土保持工作。公路建设、矿产开发等废土废渣处理不当,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加上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库区,由于人多地少,大量垦荒,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单一,传统耕作习惯未改,只种山不养山,更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全区出现了治理面积负增长的情况,发展下去,有吞噬几十年治水成果的威胁。

 (三)水利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农业的兴衰与水利发展的快慢密切相关。50 年代以来,由于大兴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了双季稻,粮棉生产成倍增长。80 年代后期,由于水利建设速度放慢,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业要发展,水利要先行,要使农业再上新台阶,水利建设必须大发展。

 (四)河流、湖、库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黄冈地区上有武汉市、中有鄂州市,下有黄石市,据 1984 年省水文总站调查资料,三市年排放工业废水 78381 万吨、生活污水 34249 万吨(有 48%的工业废水及100%的生活污水未作处理);各县(市)排放的工业废水 4500 万吨、生活污水 512万吨(有 72%的工业废水及 100%的生活污水未作处理),这些废水、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库,使境内主要水体水质污染。据调查,浠水河上游英山城关每年排入白莲河水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有 151.7 万吨,使库水中发挥性酚、氨氮、铜等含量大增,化学耗氧量高,有害物质含量大大超过生活用水标准。水体污染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身体健康,而且对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均有一定影响。武穴市武山湖近年由于水体污染严重,生产的鲜鱼形态变异,食之变味,销售不畅。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增多,水体污染将越来越严重。

 (五)水利管理手段落后 水是商品的观念还很薄弱,从水利本身来看,还未达到把水作为商品管理的要求,目前的供水条件,管理手段和计量方法都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性。以水养水的政策尚未全面贯彻落实,工程年久失修,逐渐老化,带病运行,效益日益减退,1982

 至 1990 年 8 年间,有效灌溉面积净减 54.4 万亩。出现了水利社会效益好,部门自身经济效益差,不能构成自身经济良性循环的局面,有的工程管理单位已难以为继。

 (六)水利队伍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当今水利涉及到多学科、多行业,存在纵横交错,统筹兼顾的问题。就纵向而言,包括水文、察勘、测量、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科学试验等工作;就横向而言,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电力、城建、水产、地质等行业,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知识要博、技术要新、决策要周密。从黄冈地区现有水利队伍和职工素质来看,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有待更新的问题,急需建设一支年富力强,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科技队伍。这是发展黄冈地区水利事业至关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全区水利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扩大服务范围,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水环境,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水利摆脱困境,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确立指导思想

 明确志书定位 编写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唐山市水务志》 ——《唐山市水利志》评审意见

  高金山

  《唐山市水利志》是唐山市二轮志书启动以来完成的第一部行业志书,也是一部以上限事业命名记述二轮断限内地方事物的志书。全书采用篇章体,正篇设九篇三十四章一百二十二节;志首采用述体开篇设概述;志尾采用纪录收编,设大事记、附录、编后记;正编采用编、章、节、目行文。具有体系科学、结构完整、文体齐全、编排清晰、资料详实、语言流畅的特点。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编者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志书。凡例采用条目体,设十一条,用阿拉伯数字排序,条理清晰,便于阅读。概述采用条目体,分成两个层次,分类记述,很有特色。正编增设水利精神文明、水利

 文化,赋予志书许多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水利精神文明记述群体,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风貌,水利文化编记述艺文,生动形象,增加了志书可读性和资料性,一定会吸引广大读者。但是全书在特色、体例、分类、语言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缺陷,需要要进一步修改。

 二轮志书是与首轮志书有明显区别的志书。首轮志书是通志记述有史以来的地方事物,二轮志书则不同记述断限内的地方事物。这样,二轮志书就存在上限、中限和下限,分别用上限、中限、下限命名或设计编目就会形成三部有明显区别的志书体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因此,志书定位、指导思想确立、体系创建与编目设计就显得尤为突出。《唐山市水利志》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这三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志界同仁。

 一、编写《唐山市水务志》是二轮志书编纂者的责任,注意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个志书定位的问题。志书定位问题是一个决定志书质量、显示志书时代特色的根本问题。在二轮志书断限内,唐山市水利系统实现了由水利局向水务局、由水利事业向水务事业的转变。因此,是编写水利志还是编写水务志也就成为行业编纂志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既是志书名称的定位问题,也是志书突出特色问题。大家知道,二轮志书存在上限、下限问题,以上限地方事物设计编目,编写《唐山市水利志》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会明显地落后时代;以下限地方事物设计编目,就应该编写《唐山市水务志》,这就会与时代同步。编纂志书要与时俱进是志书定位的根本问题。显然《唐山市水利志》是定位在上限记述断限内容,自身出现了许多矛盾,换句话说也就使许多涉及水务的问题难以进入志书,或者说某些涉及水务的事物进入志书明显地与书名出现了不对应性,这是由定位问题引发的实际问题。这就在我们面前出现了是编写《水利志》还是编写《水务志》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二轮志书的时代性、地方性、行业性、民族性就无从谈起。大家知道,2001 年,河北省下达了水利局改革方案,要求全省各地水利局改名水务局,这是水利改革的一件大事。之后,唐山市根据河北省机构改革文件精神正式更名为唐山市水务局,实现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这是唐山市水利事业改革开放的一件大事,志书不能不严肃对待。在这次改革中,唐山市水务局変成主管全市水行政水库移民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分别接收了地矿局、城建局、移民办、农委所分管的地下水行政管理职能、城建局节水办、移民办、水利科技外经管理职能,水务局同时增加了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功能区划分、河道水库水质监测、水域纳污能力审定、排污总量限制意见提出、节水政策拟定、节水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全市节水指导等行政职能。从这次改革看,唐山市水务局及其各市县水务部门,已经不是上限时断的水利部门,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编写水利志而不编写水务志。换句话说,上限的《唐山市水利志》已经无法容纳下限的唐山市水务局管理内容。也就是说,编写《唐山市水务志》记述水务事业内容实际上已经成为二轮志书是否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的大问题了,不容我们忽视。这是志书名称定位问题。

 志书名称定位问题确立之后,我们面对的又一个问题是编写部门志还是编写行业志的定位问题。水利局改变为水务局以后,受职能变化影响也相应地建立了许多适合水务工作的机构和部门,比如设立了办公室、水政水资源处(唐山市水政监察支队)、农村水利水保处、规划计划处、建设与管理处、人事科教处、财务与价费处、移民工作处以及机关党委、纪检监察机构等。如果单纯从编写这些部门所分管的内容说,应该编写的就是部门志。如果从整个水务行业来说,就应该进一步将内容扩大到各县区水务部门所分管的事物,应该编写行业志。我们觉得,《唐山市水务志》应该是行业志,而不应该是部门志。换句话说,内容既应该包括上限的水利管理的防洪管理,重点在城市防洪管理、河流湖泊湿地的堤防管理、行洪区管理、海堤管理、以及其它防洪防涝管理;同时也应该包括下限的水资源管理,重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等活动上;水库管理重点在水利设施管理、各类水库管理;引水调水管理重点在对运河、水利枢纽、水闸的管理上,包括向自来水厂、市政供水系统提供水源的管理、与水利分不开的供水活动、水利枢纽水闸泵站的配水管理、其它调水引水管理;节水管理与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保护及水利管理、预防和综合治理、监督管理等内容。水利和港口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经营与管理;

 自来水的生产与供应包括取水、输水、净水与配水;污水的收集与再生利用,包括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及深度净化;其它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包括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处理与利用,微碱水及类似水的收集、处理与再利用,县市区水务等,只有将上限、下限涉及到的所有内容都记述下来,才是我们应该要的行业志内容。这是行业志定位问题。志书定位、行业定位是二轮志书应该面对的两个根本问题,不能回避。

 二、编写《唐山市水务志》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做到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统一 这是一个指导思想的确立问题,不能回避。解决了志书定位问题接下来应该面对的是指导思想问题。指导思想是志书的灵魂,是决定志书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的首要问题。在首轮志书期间,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二轮志书期间,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出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二轮志书的指导思想。编纂二轮志书必须坚持这一思想,否则就不具备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这种观点出发,《唐山市水利志》凡例中明显缺少了指导思想条目,这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根本上说指导思想决定内容,指导思想不明确就会造成志书收录内容不明确,甚至会使许多内容服从于上限,造成志书整体上缺乏时代感。也就是说,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所以会直接导致全书许多内容的不确定性。比如:涉及显示全局的贯穿整个二轮志书全过程的改革开放问题、行业职能配置与工作转变问题、管理形式更新与面向基层服务问题、水资源区划划分与地方法规建设问题、水资源总体规划与发展战略制定问题、水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防洪救灾措施与予案制定等等问题,就应该进入二轮志书。目前,这些内容是否已经进入志书,或者说是否记述清楚,也就应该加以考虑了。实际上,由于编纂者站在上限立场上,编写《唐山市水利志》,所以使得《唐山市水利志》的许多条目存在着上下限不清、语义模糊、记述不明确问题,这是编纂者未能真正实现从水利事业转向水务事业立场造成的。所以,指导思想一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应该是旗帜非常鲜明的。从这点出发,志书凡例中就应该旗帜鲜明地设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这一个条目。指导思想一旦确立,志书的名称、内容也就应该与之适应和更改了。

 指导思想确定以后,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编纂。也就是说,应该加强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综合认识,既不能强调存史而忽略资治、教化,也不能强调资治而忽略存史、教化,更不能强调教化而忽略存史、资治。正确的态度是将存史、资治、教化做为一个整体,一体化对待。《唐山市水利志》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注意志书的整体功能,在处理存史、资治、教化上还带有随意性,从而降低了志书的功能作用,建议通盘检视,使之更加完善。概念解说性语言问题,与首轮志书衔接问题,超限记述问题都应该进一步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加强志书体系建设研究与努力在编目调整与修改工作上下功夫,注意标准名称与简称的对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避免出现歧义 明确志书定位、确立指导思想之后紧接着就是加强志书体系研究与从事编目调整问题了。二轮志书记述断限内,可以有三种编目法:即上限编目法、中限编目法、下限编目法。三种编目法会形成志书的三种体系。从《唐山市水利志》体系看,基本上属于上限编目法形成的体系,其具有紧密衔接首轮志书,使前志后志两部志书内容衔接,没有硬伤,但落后于时代,造成时代特色不明显,甚至使某些下限事物不能进入编目,即使有一些事物已经进入编目仍然会影响体系的科学性。《唐山市水利志》有必要考虑按下限地方行业事物即按水务事业调整编目,增加科学性。也就是说编纂《唐山市水务志》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根据这种观点,就应该将农村水利改为农村水务、城市水利改为城市水务、水利管理改为水务管理、水利科教改为水务科教、水利精神文明改为水务精神文明、水利文化改为水务文化。1、凡例修改。凡例第一条增加志书指导思想。原第一条改为第二条:“本志为首部《唐山市水利志》的续志,书名后加注 1987 年--2006年以示衔接和区别。凡遇到首部《唐山市水利志》时均简称前志,遇到本志时称为续志。”第三条:“续志上限为 1987 年,下限为 2006 年,严格按上下限记事。但为了保证某些特别重要事物和个别重大事物的

 连续性和完整性,上限适当追溯求源,下限适当延伸到事物结束时间为止。”这样,在增加第一条指导思想,将原第一条改为第二条以后,...

相关热词搜索: 河流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