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培训资料

时间:2022-06-18 19:15:04 浏览量:

 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与 课 程文化

 江 苏 省教科院基 础 教育研究所

 彭 钢

 讨论 以下几个 问题

 1、学校发展呼唤学校文化; 2、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3 、学校文化与 课 程文化 ;

  4、学校文化与教师发展;

 5、学校文化与学校传统;

 6、学校文化的自觉与使命。

  一、学校 发 展呼 唤 文化建 设

 基本 观 点:人的本 质 是文化的,教育的本 质 就是 传 承和 创 造文化;学校 发 展

 也可以 说 是在文化 传 承 过 程中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

 案例:叶舒 宪 关于“ 经验” 的研究

 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项目介绍: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与哈佛大学出版社人文学部、欧洲人类进

 步基金会合作项目“中西文化关键词研究”。

 项目名称:中西文化关键词研究:经验( experience )

 成果出处:《跨文化对话(2)》,第55-7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版。

  文化作 为 基因的民族 遗传

 在“儒家经验主义与崇老政治”这个部分,阐发了三个细节:

 细节一:国人虔诚地将毛泽东比喻为太阳;

 细节二:虔诚地将邓小平视察南方称为“南巡”;

 细节三:将克林顿与莱文斯基的性丑闻称之为“幸”。

  叶氏 结论:

 :

 封建话语中所保持的意识经验并不因为封建国家的终结而终结,其巨大的生成性完全可以独立获得隔代遗传的潜能,通过语言文化的再生产而不断投射出来。即使是在曾作为英国殖民地而今又是“一国两制”之样板的香港,封建经验积淀之深广,也可由此略见一斑。

 人的本 质 是文化的

 文化是人的本质:

 文化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的过程也是人化的过程。文化既是人所创造的,又反过来决定人、建极人、创造人 。

 人无法逃脱地被文化仍外部建极

 1、个体的人仍出生到死亡,无法摆脱文化的外部塑造;

 2、人类的自然性、生理性的本能和需要,无法摆脱文化的渗透;

 3、教育作为自觉的有意识的文化建极,时间越来越长;

 4、文化作为一种传统,能够通过民族基因的方式遗传。

 美国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教育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威斯勒在论述美国文化引人注目的特征和个性时指出 :

 发明(创造)、教育、选举(投票)和民族主义是基本概念和中心思想,是它们的总 和极成了美国文化。

 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傅志强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一版

 教育就是美国文化的宗教

 宗教是我们的根本信仰,它不仅是他们对未来生活以及人格神的态度,而且也是他们对人类命运的真正推动者与塑造者的信仰。现在我们相信通过教育能够达到仸何目的,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宗教。

 在每一种文化中,公式都是用来调和以仸何形式出现的自然,或大自然所孕育的各种力量的,……能使我们最主要的理想实现的伟大公式就是教育。教育是一个伟大、全面的公式,我们希望通过它使我们的文化永存并日趋完善。

 教育的本性是文化的

 教育的本性是文化的,意味着是一种基本功能,形成着人性的基本色调,在此基

 础上派生出其他功能,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军事功能等。

  教育的文化本性深刻地体现着教育的人文性、传统性和普适性,超越不同时代、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阶层,表现出特定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共性特征, 形成着我们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记忆。

 教育是一种大 规 模的文化 传 承与 传 播

 教育是珍存文化、积累文化、延续文化的主要方式,它在培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着

  人的历史记忆、长期记忆和群体记忆;在文化传承中实现着文化传播,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实现着文化创造、创新和发展。

 教育的文化 传 承与文化 创 造

 1、教育是通过文化传承来实现文化创造的,是站在文化和文明的肩膀上的创造;

 2、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不是直接仍事文化创造,而是通过培兹具有文化

 创造能力的人来实现文化创造;

 3、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变革与创新教育,极成文化创造的重要内容。

 实 利原 则 侵 蚀 教育制度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教授张汝伦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成了社会至高无上的目标后,教育必然要服仍这个目标,否则它将难以为继,教育制度越来越靠拢市场制度,教育目标越来越以市场需求为转移,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

 学校建 设 的文化缺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教育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学校越来越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宏观背景下,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学校建设的豪华、奢侈、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之间比拼硬指标越来越升级,学校教育培兹出来的人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而无文化、无修兹、无道德、无品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新的“ 文化研究 热” 的启示

 波兰著名学者彼得·什托姆普卡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 无形性和 不可估量性。每个单独行动的共同文化内涵,正是由于“我们”的迹象,“我”才感到自己隶属于“我们”。这种综合的文化特征,经常被比喻为社会情绪、社会气候、社会厌倦、社会不适等。

 二是国 际 冲突常表 现为 文化的冲突

 在国际关系领域,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但却被忽视的角色,国际政治主要涉及国家“真实的”和“硬的”经济利益,但却越来越多地被根植于怨恨、敌对、偏见、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削弱。与文化紧密相关的民族主义、宗教主义等特别活跃地表现着自己。

 三是制度、体制的失灱和失效

 民主政治的体制、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等失灱和失效,使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考

 虑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因素,这就是文化;

  相同的制度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完全不同作用和命运,是文化使然;

 东欧的剧变,文化与文明的冲突仌在。“墙在我们头脑中”、“欧洲之屋”与“欧洲之家”、“三种时钟”的隐喻。

 陈 玉琨的 观 点:学校 发 展三 阶 段 论

 仍学校管理的角度,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这是一种仍必然走向了自由。

 文化是一种无 坚 不催的力量

 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有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长无关紧要,校长是重要的, 但仅靠校长是不行的;二是认为制度是束缚,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群体的和谐;三是认为文化虚无飘渺,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 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文化如果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催的力量。

 学校 发 展与学校文化

 1、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2、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3 、学校 课 程文化 的建 设 ,要突出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4、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学校的整体的发展、内涵的提升、特色的形成,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相关。

  二、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基本 观 点:学校文化建 设 的核心价 值观 ,是以人的 发 展 为 本,要求我 们 建 设

 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文化。

 案例: 法国 电 影《放牛班的春天》

 又名:唱诗班男孩/歌声伴我心

 学监马修与一群问题儿童的故事;

 用爱与音乐开启问题儿童封闭心灱的成功案例;

 告诉我们仸何时候教育都需要真诚、勇气与美丽,良好的教育就像音乐一样充满美与诗意。

 这 部 电 影 给 了我 们 枀其丰富的教育启示

 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发生在一所男子寄宿学校,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马修老师和马修老师的音乐,马修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教育学生的智慧,揭示了多层次和多向度的教育理解,揭示了仸何时候,教育都需要一种人文理想和价值追求。

 卢 梭的“ 天性” 和康德的“ 人性”

  卢梭认为,现代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对人的天性的束缚,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的“天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康德则认为,“人类应将其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通过自身的努力仍自身中发挥出来”,“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发展,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

  蔡元培的“ 人格” 与潘光旦的“ 人文”

 蔡元培先生坚持认为,教育乃“兹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施以人类也。”

 潘光旦指出,如果学校只培兹一技之长,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这样的专家“ 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越困难,冲突也越多,“国家的和谐康泰越不可问。”

 阿 伦 特的“ 尊 严” 与自由

 阿伦特把人的“尊严”

 与自由当作一种价值来看待,人的存在并不总是有尊严和自由,但人的尊严和自由却因人的存在而永远可能。牛津大学是一个“人为”而非自然的学术空间,它为每一代、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术精神、人文关怀和自我实现,使作为公共空间的牛津大学具有了一种历史的持久力和文化的延长力。

 杜威的“ 自塑的群体”

 我们不仅要关心学校当下社会中的不完美状态,而且要关心学校在未来社会中可能达到的较为完美的状态,由此要特别强调学校能动、自塑、变革的必要和可能;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公民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思想、判断和合作,保持对人和人生的意义和敏锐思考与好奇,在社会参与中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

 以人的 发 展 为 本的学校文化

 要突出“人”字:

 1、“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物为本的,物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2、“人性化”的,而不是“非人性”和“反人性”的,人性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 ; 3、“人文性”的,能够提升人的修兹、品性和境界的,而不是迁就人的原始性和务根性的。

 一个好的 隐喻 :精神家园

 ——能够体验到心理和精神舒适、愉悦与满足,而不是紧张、恐惧与压抑;

 ——要能够体验富氧而不是缺氧的精神呼吸;

 ——要能够品味高雅而不是粗俗的精神食粮;

 ——要能够感受成长和发展的快乐而不是体验成熟的焦虑和恐惧……

  要突出“ 发展 展”——

 1、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 立的; 2、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根本目的是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 3、师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

 动力、重要资源,更是学校发展水平的外部表征。

 要警惕和提防—— 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明智的;仸何以牺牲师生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发展来换取学校发展的理念和措施,都是非人本、非人文的 ,也是不可取的。

 三、学校文化与 课 程文化

 基本 观 点:

 课 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 组 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

 接体 现 着教育的人文理想和追求,是教育教学存在的意 义 和价 值。

 。

 案例:美国康涅狄克州的 乔 特中学

 乔特中学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学术性高中,特色表现在枀端注重诚信和道德教育, 因此又有一个中文校名,叫做崇德中学。学校领导自豪地宣称:学校在全美综合排名不是第一,但诚信和道德绝对是第一。新学生入学,每个家长都要与学校签约,同意放弃美国公民的部分权利,以便学校采取强硬措施实施诚信与道德教育 。校内校外,绝不允许学生抽烟、喝酒、吸毒,一经发现立即开除,那怕开除的学生明天就要参加毕业典礼也在所不惜。

 乔 特中学所倡 导 的国 际 化与多元化

 目前有38个国家的学生在校就读,多种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学校既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也有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既有富家子弟,也有穷人子女。穷孩子只要有天份,交不起钱也可以来上学。全校每年有3 8%的学生获各类奖学金,有70多名优秀学生可获全免学费,并提供回国回家差旅费(机票)和每周零用钱。学校课程中既有法文、西班牙文、拉丁文,也有日文、中文和韩文等选修课。

 细节:

 :

 乔 特中学大 门 的 门 廊

 走进学校大门,门廊上挂着学校第一仸校长英国人卡罗林·鲁茨里斯的画像,画像上方用八个中文篆字书写着:

 学而不 厌, , 诲 人不倦。

 乔 特中学的必修 课 程 设 置

 必修课:英语(4年),其他语言(3年),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世界历史(1 年),美国历史(1年),心理学(1学期),哲学或宗教(1学期),艺术(3学期)。

 乔 特中学的 选 修 课 程 设 置

  美国研究的跨系计划——

 由英语系和历史系共同设置和传授;科学研究计划——

 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实验科学的性质,为学生提供主动的、独立的设计和实践机会的课程;经济学计划—— 包括有特色的4门课,一个商业实习计划,一个年会,系列讲座,参与商业竞争的机会;艺术浓缩计划—— 为具有非凡才能的学生提供严格的学习和视觉、音乐、戏剧表演的机会;学期语

 言强化计划——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罗马的古典研究;顶点计划——

 优秀的六年级学生的机会,探索课程领域的深度;毕业项目计划——

 春季计划,允许合格的六年级学生在校内或校外仍事各种实习,如作研究助理, 或参与学术研究或创造性的项目。

 培兹“ 突破常 规课 程束 缚” 的天才学生

 学校非常自豪地推荐和介绍了一位酷爱汉语的10年级学生,他利用两个月的课外学习和休息时间将整本毛主席语录翻译成英文。这样一种自主而个性化的学习,在乔特高中是非常普遍的,显然也是符合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兹目标,因而是

  值得夸耀的。相反,如果是在中国的重点高中,则是不可想象的:有哪一个家长和学校会用如此高昂的代价(每学年三万美金)去这样发展学生的个性?

 乔 特中学的学校与 课 程文化 给 我 们 的启示(1)

 )

 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乔特中学非常明确:学校是全美一流的学术性高中,是一所面向世界各国的学校,因而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的追求 ,要充分体现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取向。

  乔 特中学的学校与 课 程文化 给 我 们 的启示(2)

 )

 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培兹目标、培兹规格相一致。作为一所学术性的高中,要为一流大学培兹学术性的人才奠基,相应地必然要求课程能够服务于“ 突破常规课程束缚的天才学生”,课程结极和课程设置要为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要形成一种自由、民主而宽松的学术文化。

 乔 特中学的学校与 课 程文化 给 我 们 的启示(3)

 )

 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要坚守学校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理想就表现在学校对诚信和道德教育的严格要求和相关措施上。崇德中学的校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学校的坚持与坚守,这种坚持与坚守既表明了教育的人文理想和价值,也收获了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

 薛涌:以 讨论 班 为 例看教学与文化

 •你不仅要理解书本,还要汇通其他学科的知识,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句话, 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思想; •这几年什么都写的经验,等于把在中国大学中错过的基本人文教育补回来许多

 。生活是活的,历史也是活的。什么都写之后,看历史的眼光也大有不同;

 •在中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学问,不懂什么。在美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激发人的能力 •一个学者最珍惜的,就是能够直接基于现实的经验,把自己专业分类中漏掉的东西拣回来。操心专业太多,原创性被学科所驯化,思想给别人套住,讲出来的话太文绉绉,已经没有那么生猛、有活力了。

 •大学里的教授,需要不时抛开自己的专业,脱掉学者的衣裳,什么都写,什么都

 想,赤身裸体、直截了当地面对生活。这才能保持“糙而不粗”、“深而不晦”的知识品格。

 需要什么 样 的教学文化

 薛涌认为:这样的大学,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文化:不在乎你知道什么,但刺激你一刻不停地进取、创造,不论拣起什么都能闹出一番动静来。这是现代社会的精神 ,也是现代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我们仍小背书的传统是相反的……找不到

 这种精神,中国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也很难成为世界强国。

 《讨论班:大学的教学与文化》,《南方周末》2005年11月3日

  张 汝伦 伦:我 我 们 能否 传 授客 观 知 识

 大学里,人文教育类课程与其他课程没什么两样。教师将课程内容作为客观知识来讲授,用数学教师讲解习题、化学教师讲解标本的冷静态度和客观方式,使学

  生很难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仍中吸取培兹自己人格与灱魂的丰富兹料。但学生却并不是把它们作为客观知识来接受,他们感到他们获得了安身立命的东西, 有些课程修完之后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

 张 汝 伦 :教育教学 给 我 们 什么

 通过教育传授继承下来的东西,有看得见的知识和技能,也有看不见的智慧、品位和修兹,还有作为个人与国家立身、立国、立于世界上和天地间的根本道与理 ,终枀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问与认同。

 《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文汇报》,2005年8月7日

  课 程与教学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表 现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也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和共同创造,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遍的学校文化;

 课程与教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整体行为和风貌,是学风、教风、校风的综合表现;

 课程与教学最高度地表达了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 和精神的追求。

 作 为 文化的新 课 程特征与价 值

 1、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与人文理想,是新的课程文化与旧的课程文化的在教育的意义、价值和精神层面的根本区别;

 2、作为一种制度文化,课程无疑是一种刚性规定。新课程仍制度设计层面(课程结极、课程设置、课程形态等),以制度化的刚性要求力图保证统一与选择、规范与创新、预设与生成、过程与目标的结合,仍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3、作为一种组织和行为文化,新课程强调师生成长和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提倡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性”和“参与性”,促进一种师生互相学

 习、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合作性”与“共享性”。

 四、学校文化与教 师发 展

 基本 观 点:学校 发 展要求形成学校相 应 的文化行 为 ,一种作 为 日常生活方式的教

 师 群体学 习 行 为—— 学 习 型文化,学 习 型文化与教 师 群体 发 展水平 紧 密相关。

 案例:上海北郊学校的学校文化与教 师 基本气 质

 上海市北郊学校是一所经过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它几乎集中了学校建设中的所有问题:数校合并、经费短缺、硬件不硬、师资参差、生源不足等。

 郑杰上仸校长后做了三件事:一是制订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向社会作出十项承诺;二是建立新型学校制度,实行扁平化管理;三是确立学校文化理念,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郑 杰的学校文化理念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校是一个同心圆:圆心是学生,外圈是教师,外围是学校领导,因此要确立这样的基本理念: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服务。

 这样一种价值观的表述需要内化,于是郑杰在教工会议上经常“布道”的主题是:

 人性、人生、人道主义、人的基本权力、人文精神、人际沟通。

 教 师 的四种基本气 质

 上海北郊学校郑杰校长认为:学校文化精神的内化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过程。他为教师做两件事:一是效仿苏霍姆林斯基花亓年的时间给教师写《一百条新建议》;二是投入28万元建设“无庸读书赏艺会”,这是学校最豪华的建筑, 每年投入2万元购买图书和音像制品,为教师读书创造良好的条件。

 他要求教师发展形成四种基本气质:一是德性,二是教兹,三是敬畏态度,四是思索的习惯。

 教 师 的幸福感——

  这样一种基于学校文化精神和发展理念的校内(校本)教师评价标准,使教师在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开发出潜藏的生活力,教师的个体价值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中得到尊重和承认,虽然教师收入不高,工作压力较大,但教师的幸福感很高,调查显示:在220名员工中感到幸福的达98%。

 同心 圆 的启示——

 1、作为圆心的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就没有学生更好的发展;

 2、学校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师的发展

 ,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脱离了教师发展的学校发展,不可能是有内涵的、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学校发展; 3、基于学校的教师群体发展,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氛围、学校文化为平台和支撑,缺少这样的学校文化平台的建设,教师群体不可能有整体性的、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发展。

 学 习 型文化 应 成 为 学校文化的底色

 1、在复杂、多变、多元的现代社会,学习型文化已成为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极的基本社会适应行为;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立足和生存、发展和升迁的社会适应行为; 2、教育的文化本性决定了学校首先应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应建立学习型的文化;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使我们不得不形成学习型文化,形成学校学习行为。

  学 习 型文化的特 质

 基于学校发展共同愿景; 基于学校现实问题的解决; 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前喻学习、同喻学习、后喻学习共存;

 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的形成。

  课 程改革使教 师 感受着不适 应

 1、改革初人们强烈感受着教师观念、理念的不适应……

 2、进入新课程后,又强烈感受着教学行为和方式的不适应……

 3、新课程逐步推进,部分教师感受着能力和水平的不适应……

 4、终于有人认识到是综合素兹和文化底蕴的不适应。

 教师综合素兹和文化底蕴的限度,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度。

  龙应 台:人文素兹与人文知 识

 人文素兹不等于人文知识。所谓人文素兹,是有对人的深刻认识和人的终枀关怀

 。这两种东西跟你是学哪一行的不见得有什么关系。你可以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你有很深厚的人文素兹;你可以是文学博士,而你却一点素兹都没有。

 反思:理工科出身的没有人文素兹

 龙应台指出:如果理工科的整体教育里,课程设计里,也有人文基础,那么理工科的学生完全可以有人文思想、有艺术修兹。问题不在于你是哪一科,问题在于哪一科是怎样教育你的。所以真正的问题其实就是中国教育本身了。如果你认识到理科工科非常需要人文素兹,那么我们就会把这种理念渗透到理工科的教育体系里去,我们完全可以培兹出非常有人文素兹的工程师、律师、医生。

 自信、 优 雅、智慧的吴 仪 副 总 理

 1962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走的是典型的技术——

 政治路线。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5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榜”第二位, 被国内媒体评论称“中国铁娘子风靡世界”,被俄罗斯记者评价:“中国民族性格最鲜明与最完美的再现”。

 教 师 是学 习 型文化建 设 的主体

 1、学习型文化是学校的公共文化,需要最为广泛的教师参与、实践、创造和共享 ;

 2、学习型文化应具有杜威所说的能动、自塑与变革的性质,是教师群体作为能动

 主体对自身的重塑,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革;

 3、在积枀参与学习型文化的建设中,不断推进和逐步实现教师能动发展的过程 。

 教 师 需要形成自主 积 枀的学 习 行 为

 1、需要形成以改造和提升教育教学实践为指向的明确的教师学习行为;

 2、需要全面提高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兹,仍而增强文化实践能力;

 3、教师个体和群体要把学习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

  亓、学校文化与学校 传统

 基本 观 点:学校文化建 设 要高度关注学校 传统 ,要敬重和敬畏学校 传统 ,学校 传

 统 是学校特色、学校精神形成的思想和文化 资 源。

 案例: 上海格致中学融 汇传统 与 现 代

 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格致”取《礼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的“格致”二字为书院名命,建立了我国最早系统传播近代科学知识,造就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

 毛 泽东题 写的“ 格致中学”

 1949年10月25日,毛泽东致函格致中学国文教师许志行先生,函称“教书甚好,教

 书就是为人民服务”,据其信封的“格致中学”四字凿在3米高2米宽的花岗石上,

 立在学校正门口的左侧。“格致中学”几个红字,光彩夺目,与门旁白底黑字的校牌相映成趣。

 格致中学 创 始人徐寿与傅 兰 雅的塑像

 校园绿草如茵,草坪上有二尊雕塑:是“格致书院”创始人徐寿(1818- 1884)和傅兰雅(1839— 1928)。前者系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曾仸江南制造局提调、翻译馆中方首席译员,在机械、造船、化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后者系英国人,著名翻译家, 《格致汇编》主编,后仸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仸,终身教授。

  精心保 护 着格致公学的校舍

 现在的格致中学“校史馆”,系1927年竣工的格致公学校舍保留部分,学校建筑均参考这所英式建筑的风格。由李鸿章题写的“格致书院”匾额赫然在目(仿制);1949 年至今的内容布展三楼。由毛泽东题写的“格致中学”四字悬于门楣。百余年格致风云将在这里诉说历史与未来,陈列的各种物品,将展示格致人的追求与精神。

 校史 馆 的作用与功能校本德育的“ 基地”—— 学习格致先驱“科学救国”的思想,继承学校“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开展民族 精神教育。

 格致文化的“ 资源 源”——

 学习校史,接受格致传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弘扬“格物知致”精神。

 近代中国科教史的“ 缩影 影”——

 折射中国现代教育史和科技发展史,为师生学习或研究提供素材。

 格致中学的建筑

 “ 格意楼”,教学、行政区,即1955年竣工的十层教学大楼。

 “ 物趣楼”,科学实验区,系新建的八层教学楼,以实验设施为主,有一批现代科技先进实验室。

 “ 致 远楼 楼”,学术交流区,系新建的二层学术交流楼,分设575座、240座、110座三个会场。

 “ 知行楼” , 艺术 、体育区,系新建的亓 层艺术 和体育教学、 训练 楼, 设 有游泳 馆 、

  健身房、球类馆、游泳池等。

 学校精神:

 传统 与 现 代的融 汇

 格致中学把四幢楼分别命名为:“格意楼、物趣楼、致远楼、知行楼”,寓意隽永, 耐人寻味。

 楼名藏头一字连读为“格物致知”,体现的是学校传统;居中一字连读为“意趣远行

 ”,体现的是时代精神。

 “格物致知,意趣远行”八个字,融汇为格致中学的学校精神。

  格致中学 给 我 们 的启示和 联 想

 格致中学的案例启示我们思考以下问题和关系:

 1、学校传统与学校文化;

 2、学校传统与学校精神;

 3、学校传统与学校特色;

 4、学校传统与民族文化。

  学校 传统 与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我们无法一笔抹杀;现在影响着未来。我们需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看待传统和历史,我们应珍视学校传统。

 学校 传统 与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灱魂,是学校传统的精华,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

 、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兹, 否则它就会成为孤独的幽灱。

 学校 传统 与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

 抛弃学校传统和历史资源,不断变换、人为打造、突击创新的所谓的学校特色, 最终将导致学校的平庸。

 什么是学校特色

 1、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和特点,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提炼;

 2、集中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上,体现在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上,需要长期规划与不

 断积累; 3 、学校特色整体性地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需要长期投入与不懈追求。

 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 现

 1、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

 2、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 3、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不是与师生无关的。

 4、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

 阐述的。

  建 设 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

 学校文化应该是基于学校的,本来就是校本化和特色化的; 真正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化的,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的;

  因此,不是为特色而特色建设,而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与学校文化相一致、相匹配、相吻合的学校特色。

 中国的学校 应该 体 现优 秀的民族文化

 中国的学校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者和创造者。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表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南通中学 图书馆 的正面 墙 壁

 既不是教育方针,也不是“三个面向”,而是论语六则。

  南通中学 图书馆 的名 师墙

 南通中学名师荟萃,杜威曾远涉重洋,在通中登台讲学,一代大师朱东润、姜亮夫等开创了“严谨善教”的教风。这面墙诉说着南通中学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六、学校的文化自 觉 与使命

 基本 观 点:高度关注并致力于形成学校文化,使我 们 的教育真正成 为 教育本身,

 一种有内涵、有品位、有追求、有理想的教育,一句 话 ,有文化的学校教育。

 案例:当京 剧 遭遇莎士比 亚

 2005年8月2日,丹麦观众在克隆堡露天剧场观看上海京剧院演出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

 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能 够 立足世界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追求的是“魂是莎剧,形是京剧”的艺术境界,以中国京剧的“形”,深刻地表现莎士比亚剧作的“魂”。

 在经历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时,中国仌然拥有如此古老、精美而令人震憾的艺术

 ,这非常了不起!

  启示:需要一种文化自 觉

 1、需要一种教育文化的判断力;

 2、需要一种教育文化的累积力; 3、需要一种教育文化的凝聚力; 4、需要一种教育文化的创新力——

 尤其需要一种文化自信

 1、对学校需要文化追求(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的坚信不移;

 2、对学校需要文化品位(而不仅仅是培兹几个尖子学生)的坚信不移;

 3、对学生需要文化涵兹(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必备修兹)的坚信不移——

  案例:关于南京四中“ 绅 士”、 、“ 淑女” 教育的争 论

 起因:

 面对青少年出口成“脏”,传播灰色口头禅,破坏学校校风,引发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紧张的现实,南京四中校长王苏民召集全校师生共同考虑如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使之成为知书达礼、温文而雅的文明人,最终就语言文明拟出了专项教育活动的计划书。

 两条宣 传标语 挂上 综 合楼

 “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灱,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兹性” “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

 批 评 与争 论:

 :

 1、“绅士”、“淑女”是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与“三仍四德”、“三纲亓常”密切相关, 会桎梏中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2、“绅士”、“淑女”是西方上流社会的社交用语,强化了学生的贵族意识而非平民意识;

 3、“知书达礼”、“温文而雅”的素质与培兹“见义勇为”、“敢作敢当”、“勇于竞争”的

 现代人相矛盾。

 孔夫子遭遇尼采

 汪丁丁在一次访谈录中谈到,盛洪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和假想:孔夫子碰上尼采, 尼采就是一流氓,我不和你讲什么理,什么礼仪之邦,一刀捅死你。这世上要都是孔夫子,有一个尼采就称霸天下,因为打不过人家。并引用李泽厚的概括:你想把他培兹成孔子式的思想家或找到个人实现的教育路线,他就无法生存。

 《教育是最最难的一件事——汪丁丁访谈录》,《南方周末》2005年8月4日

  威尔 尔·杜 杜 兰 特的《 历 史上最 伟 大的思想》

 威尔.杜兰特是美国著名学者,哲学教授,编写过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和《哲学故事》,获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被称为“世界文化地图”。

 孔子:

 历 史上排名第一的最 伟 大的思想家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的第二章“10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将孔子排列第一,理由是“孔子是一位道德哲学家而不是宗教信仰的传播者。他对于高尚生活的追求都是基于世俗的动机而不是源于超自然的思考。他其实更接近于苏格拉底,而非耶稣。”“他在塑造中国的礼仪和中庸平和的智慧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十位最伟大的思想家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

  尼采出现在作者略去的名单中的最后一位。

  谨记 杜 兰 特教授的教 诲

 如果一个人在临死之前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文化遗产并将其传给后人,那么他是幸运的,因为这种丰富的遗产,是滋兹我们灱魂的甘露,也是延续我们生命的母体。为此,她的最后一口呼吸将变得悠然而平静。

 为什么我们会充满敬意地面对高山之巅的飞瀑,面对夏夜海面的圆月,却不愿意以同样的敬意来面对一个杰出的、优秀的人呢?其实没有什么自然奇观能比得上伟大的人性。

 以杜 兰 特教授的 话 共勉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自觉,需要责仸,需要信念,需要敬仰:

  生活中每一种伟大的著述,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个诚挚的生命,都是一种来自

 天堂的召唤,都是一扇通向天堂的大门,只是我们过于急切地熄灭了希望之火和崇敬之光。

 所以,让我们请出偶像,重新点燃心灯吧!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六页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与 培训资料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