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1-10-22 12:35:51 浏览量: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前不久,我组织带领市直机关工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政研室有关同志,通过开展万人问卷调查活动,召开市开发区和市辖三区及区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创业者代表、民主党派及无党派和新闻界人士代表等多层次的座谈会,走访市行政服务中心、市“1584”政风行风热线和部分基层党员、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普通群众,广泛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掌握了市直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抓机关作风建设,千方百计改善发展环境。20**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大讨论,设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着力形成全市上下人人都是环境、个个关心发展的浓厚氛围;20**年开展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四服务”活动,着力强化机关干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20**年 6 月以来,主要在市直机关开展了效能建设活动,着力达到“教育干部、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目标;20**年,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干部作风上的“慢、小、怨、扯、怕”等问题,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市直机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从政行为、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这次万人问卷调查收回的 9317 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总体评价为“好”和“较好”的占**%,评价为“一般”的占**%,评价为“差”和“较差”的仅占 6%;认为近年来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的占**%,“有所改进”的占**%,“没有改进”的仅占**%。总体上看,市直机关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作风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社会反响也普遍较好。

  与此同时,调研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市直机关干部作风还存在不适应形势变化、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一些新的问题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一些老的问题又以新的形式重新抬头,尤其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企业和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据万人问卷调查统计,认为市直机关办事效率“一般”和“低下”的接近一半,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市扶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一般”和“较差”。有**%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把作风建设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调研情况看,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点不燃的工作激情。在对市直机关干部精神状态总体评价问卷回答中,有**%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一般”和“较差”。诚然,市直机关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开始从事工作时,往往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但时间一长,饱满的激情逐渐被平淡的工作磨平,取而代之的是精神不振和不在状态。有的在现实和理想出现反差时,精神上萎靡不振、暮气沉沉,工作被动应付、降低标准,缺乏主动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的热情。有的精于谋权谋位,疏于谋事干事,一旦在感到提拔无望、进步受阻时,对凡是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概不关心,上班混日子、出勤不出力,缺乏对党性修养和人生观的正确认识。有的领导急、办事人急,但经办人漫不经心,对受理的服务项目只强调依规章行事、按程序办事,只强调手续齐全,不愿意主动从办事人的角度、从发展的大局思考问题,且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不清,导致办事人费时费力、跑“冤枉路”,缺乏在原则和职责范围内“变通”的服务意识。有的甘当“好好先生”,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的个人主义,对明显违背原则、有悖发展的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缺少据理力争、拍案而起的勇气和魄力。

  二是跟不上的思想观念。突出表现为思想因循守旧,缺少创新锐气,满足于照本宣科地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习惯于依葫芦画瓢,不善于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善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的单位很不重视学习,既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也没有先进的学习理念,常规的机关内部学习往往是“一人念、大家听”,统一部署的专题学习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做几篇表面文章装潢门面,弄几下花拳绣腿哗众取宠,收效甚微。有的对政策调整的敏锐性不够,对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掌握得不深不透,向基层和企业公开、传递政策信息不主动、不及时,甚至宏观政策已经出现重要转向,还抱着“老黄历”,人为设障添乱。比如国家近期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没有紧盯形势变化,及时研究制订具体的贯彻思路和落实举措,致使一些行业和企业盲然无措,对此反响很大。有的在“执行”上存在认识误区,总认为上级或者领导没有明确交办的事情,没有必要超前谋划、抢先一步,凡事有了政策精神等文件,有了文件等指示,有了指示等经验。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去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走向,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但市直有关部门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致使市委、市政府文件效力大打折扣,有关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决策》杂志今年第一期上刊登了《安徽城市创业环境调查》一文,采用“全球创业观察问卷”涉及 9 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在金融支持、文化与社会规范、市场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支持和获得服务等方面相对落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

  三是拖不起的办事效率。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现在市直机关的门好进、脸好看、话也好听了,但事情仍是不好办,特别是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令人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有企业反映,由于近几年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进行了规模扩张,至少要与市内 9 家税务机构分别进行业务对接,就连企业一些小的改造也要涉及多家管理单位,这让管理人员本来就少的企业很费力、很伤神。一位来宜投资的外商反映,在一次办理有关项目手续中,按规定可以享受政府的收费优惠政策,当企业提出尽快办好有关手续的请求时,得到的答复是“慢一些可以优惠,快一点不能优惠”;紧接着该企业在办理另一手续时,由于管公章的经办人出差了,只好苦等了一个星期,企业实在无法理解个中原由。有位基层负责同志反映,他曾经参加过两次市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会议,发现说话算数的部门领导很少亲自参会,大多是由参加会议的经办人将问题带回机关研究处理,名为“并联”实则“串联”,只要有一个部门卡了壳,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一些市直骨干企业负责人反映,本来一件按正常程序能顺利办理的事情,企业一般办事员出面有时办不下来,企业老总得亲自出马才行,否则会指责老总“架子太大”而有意不给办;本来一件很急的事情,工作人员答复要***个工作日(承诺服务期限)才能办结,但如果通过领导协调,5 个工作日也能办下来,这证明承诺期限仍有很大的提速空间。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同样的事情对重点骨干企业如此,要是搁在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或新办企业身上,不脱几层皮才怪。

  四是禁不住的不正之风。少数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奉行“搞定就是安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甚至做出有损机关形象的事,不仅给政风行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滋生不良社会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层群众对此颇有微词。主要表现为:有的会风散漫,即使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也假借各种理由不到会,即使到会了也往往坐不住、听不进,甚至中途溜之大吉;回去后以会议落实会议,会上讲得多,会后落实少。有的打着招商引资接待的幌子,把请客吃饭当成结交哥们朋友的机会,机关招待费居高不下,而在机关软硬件建设上却投入很少,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对机关制度熟视无睹,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股市行情,午餐“禁酒令”被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下午就溜到棋牌室去打牌,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城区玩风盛行,造成极坏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倘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势必严重影响我市的投资创业环境,严重挫伤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严重损害**的对外形象。

  二、原因分析

  市直机关少数干部存在不良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根源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既有队伍建设方面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

  其一,意识困惑:一些干部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淡化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少数干部把经济收入作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甚至把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引入工作,大搞利已主义和本位主义,甚至把服务变成收费,变成捞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手段,个人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少数干部能力不强、政绩平平,却把名利看得很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少数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把自己当作**发展的局外人,热衷于当评论员和裁判员,忘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喜欢袖手旁观地“埋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工作中求稳怕乱,动辄拿规章制度做借口。比如有些并不违反规定的事情办不了,但领导批字后就给办了;有些明显有利于发展但又需要扛点担子的事情,一定要拿到领导批字或者会议纪要之类的“尚方宝剑”,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丢“乌纱帽”的心态可见一斑。许多同志认为,少数机关作风不良关键是“一把手”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不强,如果“一把手”能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发展之所急,整个机关的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会有很大提升。

  其二,利益困扰:一些涉及部门利益的突出问题作祟,在利益博弈中全然不顾大局。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部门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不力,直接影响作风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比如有利于本部门的事情都争着去做,不利于本部门的事情相互推诿扯皮。不少企业反映,一些市直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随意性太大。意见的是河道维护费收取问题,该收费标准根据企业销售收入的 1.5‰计收,一方面企业发展越快收费就越多,势必影响企业实施翻番计划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际交费多少由企业老总与有关部门“拉锯式”讨价还价,十万元收费也可一万了事,这样既牵涉了企业负责人不少精力,又不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反映比较集中的还有图纸审查费问题,如市政府已为某企业协调减免,但由于有关部门认为该收费属非行政性收费,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无法兑现市政府做出的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调研中,有些同志反映个别宣传单位单纯地从追求自身利益出发,凡涉及对企业的宣传报道被一概视为形象策划,一律收取“宣传费”,否则就会封杀。由于舍不得“放权”,具有行政审批权的***个市直部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只有***个,其中仅有发改、建设、工商、卫生、城管、规划等 6 个单位“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做得较好,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当然,有的部门受制于市行政服务中心场地硬件设施等原因,如市工经委、水利局、港口局等单位提出“一站式”办公申请,但目前仍只能进行预约服务。

 其三,本领困乏:一些机关干部面临“本领危机”,机关作风建设乏术乏力。一些机关干部放松学习、自甘落伍,啃知识老本,凭经验办事,其能力与所担负的责任不相适应,出现“本领危机”。表现为政策理论水平不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抢抓政策机遇的意识不浓,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办法不多等等,根本谈不上为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有的部门对抓作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有的认为推进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抓作风建设作用不大;有的认为改善投资环境制约因素很多,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成效;有的是领导促一下动一下,抓作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不强。有的部门局限于应对“群众评议”抓作风建设,有的群众提什么意见就抓什么,被动抓作风;有的围绕如何少得罪人、少得不满意票,消极抓作风;有的怕失误、怕投诉,工作放不开手脚,片面抓作风。有的部门对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诸多弊端,关系不顺,职责不清,苦乐不均,必然导致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实行“阳光工资”后,机关缺少干事创业的激励措施,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比如市行政服务中心少数窗口单位,相对于所属部门而言要求严、待遇低,机关干部不愿意去,有的只好用工勤人员或刚分配来的军转干部充数,更有甚者通过“抓阄”的办法确定人选。

  其四,制度困境:一些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监督不到位,影响了作风建设的成效。一些机关的作风建设之所以效果不够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障碍,机关内部的制度要么落实不到位,要么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虽然近年来机关效能建设中,各部门立足部门职能、履职问责等方面,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但在制定出台这些规章制度过程中,有的机关没有结合实际,照搬照套,内容空泛,导致有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了制度建设成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逐步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但一些部门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机关各项制度都很健全,重要的制度都挂在墙上,其中有不少制度原本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目标考核才制订的。同时由于受思想观念、整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机关外部的作风建设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群众监督、新闻监督等渠道不够畅通,也是影响作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如除了深受群众欢迎的“1584”政风行风热线、天天直播外,其他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不够,部分行业作风建设监督缺乏长效机制等等。

  三、对策建议

  机关作风已成为横亘于**追赶跨越征途上一道生死攸关的陡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市直机关作风建设,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发展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针对最为突出的、当前能够加以解决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政治经济生态,为**追赶跨越提供重要保证。

  一要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学习是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以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和本职业务的学习。近期要结合全市重点工作,以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统筹抓好市直机关干部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等工作,促使广大机关干部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要加强思想引导,始终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内民主生活、支部“三会一课”等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经常性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理论教育、服务宗旨教育。要不断创新学习机制和方式,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环境,使机关成为学习型组织。继续选派机关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培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升服务水平。要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尤其要引导干部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政策精神,并迅速将政策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整合经济和研究部门力量,构建对上级决策协作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上级一般政策出台后 2-3天、综合性政策 5-7 天,就能拿出切合我市实际的落实措施,明确努力争取的方向,在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要强化用人导向和舆论导向,着力支持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渗透到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等各个环节,切实形成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严把干部“入口”关,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同时要让那些能力一般、政绩平平的干部及时腾出位置。要全方位、多角度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坚持良好的作风、保持的状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干部的成熟、成长、成功,帮助干部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格外关注那些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使他们干有奔头、干有希望。根据中发〔20**〕9 号文件第十九条规定:“厅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任职时间和级别达到规定条件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建议每年拿出一些副调研员指标,主要用于解决在正科级实职岗位工作十年以上、成绩突出的干部政治待遇问题。要采取上挂、下派、外派、轮岗等方式,强化干部的挂职交流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机关干部在参与中心工作中有为有位。建议借鉴合肥等地经验,大力推进市直机关部门之间科级干部的交流轮岗,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迸发新的活力。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县级后备干部离开原岗位赴经济工作一线进行一段时间挂职锻炼,帮助企业跑办项目,跟踪服务。要广泛开展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做几件好事实事活动,尽其所能帮助企业和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培养和形成亲民爱民、主动服务的良好风尚,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对作风优良、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广泛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要强化绩效考核,着力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少数机关干部之所以养成懒散拖拉的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考核标准“过软”,缺乏有力抓手,难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为此,要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内涵,健全完善机关作风建设评议体系。评议主体要增加企业、投资者、纳税人的比重,评议内容要把市直机关服务企业和群众、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的举措和成效作为重点,引导机关干部真正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市效能办考核评议和督查问责职能,建立日常考核评议机制,把工作落实、工作纪律和政务公开等纳入机关效能日常监控体系,实行日常评议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定期评议与重点评议相结合,每季度通报一次考核评议结果。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单位“一把手”在干部作风建设中的责任,对因单位措施不力、领导履责不到位引发作风问题的,从严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建议对具有审批权的市直部门科级干部每年度实行社会公开考核评议,对考核位次处于前十名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位次处于后三名的,可派员深入该单位做深入调研,具体分析,据绩做出相应处置。同时对连续两年落后位次“花落其家”的单位“一把手”,要实行效能诫勉谈话。

  四要强化监督查处,着力增强合力抓作风建设的信心。要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扩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无论是重大决策、干部选拔,还是土地使用、项目审批,只要不涉及工作机密,都要面向社会,把工作内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相关要求、纪律规定等情况公之于众,切实将干部工作与部门权力运行情况,全方位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建议当务之急是抓好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尽快解决中心选址建设问题,督促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市直部门必须全部入驻,让“一站式”服务在促进作风转变、优化发展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广泛拓展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干部作风监督员制度,聘请一批党性强、作风实、身体好的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干部作风监督员,对各单位与干部作风进行经常性监督。在重点企业和直接面向群众的重要服务窗口,设立作风建设监督点,对干部服务态度与办事效率进行重点监督。市直各部门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严肃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严禁做出有损机关形象的事。建议由市纪委牵头,进一步整合经济 110 的力量,加强与市效能办的密切配合,切实加大对行政问责和反腐倡廉等有关制度的执纪检查力度,着力抓好明查暗访,跟踪督查问效,对破坏环境、影响发展的人和事,要重拳出击、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每年要办一批有震慑力的案件,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真正让那些作风不谨的干部失去生存的土壤,让广大干部群众从查处作风问题中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大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率先科学发展,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鼓楼,加快全区

  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不仅体现在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更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上。如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不断提高机关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亲民利民惠民政策,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这是摆在区级机关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强化思想建设,为机关作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是否扎实,理想和宗旨意识树立得牢不牢,精神状态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作风建设的根基,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大家时刻胸怀大局,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来,应该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注重理论武装,切实抓好“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的落实。坚持把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和“****”重要思想,用党的十*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指导工作。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规范从政行为,增强作风意识。二是注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将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溶入到机关整体工作当中,及时发现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不良倾向,及时整改落实,大力营造民主向上,团结共事的和谐工作氛围,形成讲团结、讲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气。三是全面树立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十*大报告通篇闪耀着关注民生的思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教育机关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来解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强化制度建设,为机关作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提升政府机关形象,关键要有一套完善制度作保证,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近年来,区级机关各部门重点围绕组织、职能、管理、服务、责任等层面,不断完善细化,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机关管理运行工作机制。不少部门还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要建立健全有效机制,为机关作风建设形成强有力支撑。一是建立以建设高绩效机关为目标的管理机制。根据鼓楼发{2007}81 号《鼓楼区区级机关部门绩效评价办法》,由机关工委负责起草制定了《区级机关部门绩效评价效能测评类考核办法(试行)》,主要以每年的机关作风评议为基本内容,将街道和群众评议机关作风的测评结果,分别作为评价机关各部门的主要依据,明确考核的范围和方法,机关共有***个部门被列入考核范围。考核办法的出台对机关各部门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二是建立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目标的服务机制。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积极创新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好做法,把结对共建、爱心帮扶、双进双评、示范窗口以及机关开展的党员业务能力竞赛、文明科室创建等一些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主题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形成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载体。三是建立以强化党员干部管理监督为目标的责任机制。加强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力度,形成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机关各党组织要健全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责任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通过以好的作风制定并执行好的制度,以好的制度培育和弘扬好的作风。四是建立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内容的反腐倡廉机制。良好的作风建设是维护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必须按照***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着力解决机关党员干部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扩大廉政建设示范点的影响和规模。要教育机关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全力抓好监督检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增加透明度,让权力接受监督和制约,权力才能不被滥用。通过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以及作风评议活动,切实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

  三、强化能力建设以高绩效的工作展示机关作风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胡总书记在十*大报告中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2007 年是机关“行政效能提升年”,从年终的机关作风建设评议看,老百姓的满意率和满意度较之去年有明显提升,因此,好的工作作风注定有好的工作业绩。一是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围绕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抓起,使机关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服务更加“人性化”、保障更加“便捷化”。二是要针对机关工作中存在“中间梗阻”现象,重点解决因同级机关部门接口不畅、非垂直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协调不顺导致的服务效率损耗问题。要把规范管理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机关建设的核心,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深入开展“党员业务能力竞赛”和“创建文明科室”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干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机关良好形象。要确立发展、为民、服务、法治、民主、绩效、科学和持续创新的机关工作新理念,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工作和深化“优化投资软环境”竞赛活动。要不断完善评议的方法和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问效,确保评议工作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组织参赛部门开展“走访百企”活动,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措施,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营造政策灵活、办事快捷、环境宽松、文明和谐的经营氛围,促进全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四是改进工作作风,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揽我们的工作,指导我们的实践。各项政策的制定不能搞主观主义,要实事求是地抓工作,按科学规律干工作,“真抓”要“抓真”,“实干”要“干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愿望和需求。决策时让群众有参与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决策,让群众有监督落实的渠道;坚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杜绝推诿扯皮。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尽早研究,加快解决,以高绩效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工作成绩,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构建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就是形成一种良性的机制,它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能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防微杜渐,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这是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县近两年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指出当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一、近两年**县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县狠抓机关作风建设,采取了多项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干部精神风貌得到改观,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一是以开展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干部思想教育。2012 年先后开展了**活动、**活动、万人评活动、**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等,集中解决了学习意识淡薄、思想僵化,责任意识淡薄、落实不力,大局意识淡薄、政令不畅,进取意识淡薄、效能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节俭意识淡薄、从政不廉等方面突出问题,对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服务效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作风建设的一贯高度重视和狠抓作风的坚强决心。二是坚持以联系群众为关键,密切干群关系。始终坚持开展干部下访,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近两年来,**县高度重视基层调研工作,把调查研究作为每名党员干部的重要能力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连续这两年年初,为摸清了解机关作风情况、群众满意度情况,由县纪委牵头,在全县范围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广大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掌握社情民意。目前,撰写调研报告 15 篇,开展基层调研 30 次,问卷调查 3 次,走访干部群众***人,召开座谈会 30 次,共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个。坚持领导干部公开预约接访制度和包案解决重点信访问题制度,县委常委成员坚持每周公开接访群众 1 次,每季度至少赴所包乡镇 1 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信访排查调处网络,着力防范和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确保群众上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目前共解决问题 45 余件,办好事实事 89 件,答复率**%,办结率达**%,群众满意率**%以上,各类信访案件比往年逐步减少,初信初访一次结案率**%。开通民生热线,畅通干群互动渠道。县纪委和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了《**清风》电视专栏,每周一期,集中展示了全县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廉洁自律、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党务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廉政文化建设等)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积极搭建网络平台,畅通民情收集渠道。建立**清风网站,并开设举报信箱、行风举报热线等,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媒体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截至目前,到目前为止共播出了专栏节目***个,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另外,从去年起,围绕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办成所需事的目标,在全县**乡镇陆续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由专人负责,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截至目前,共帮助群众解决件难题。三是以监督检查为抓手,着力在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上下大功夫。先后采取定期督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机关干部违规使用公车、赌博、公务铺张浪费、上班期间不遵守工作纪律等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近两年,对***个单位***名违纪工作人员按照机关效能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处理,对 6 个单位的违规现象进行了全县通报批评,并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四是以建章立制为保障,促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制定出台了《关于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的规定》、《关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方案》、《规范化管理八项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了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县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干部的履职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全县上下形成了潜心谋事、用心干事、为民办实事的良好氛围。这些成效也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立了较高的起点。但是,从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机关作风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存在的问题仍将制约着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对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少数党员干部自我感觉不会出现腐败现象,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主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意识较淡薄。

  二是联系群众不够。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目前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信赖的,基层干部在为群众服务过程中虽然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在日常事务中没有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群众作风漂浮,工作不扎实,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脱离干部群众,官老爷思想严重,对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上访事件;有的部门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对涉及多部门的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推诿扯皮较为严重,致使群众该办的事找不到责任的部门、找到负责的部门找不到负责的人、找到负责的人还是办不了该办的事,群众的问题投诉又无门。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近 2 年来,县里采取了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机关作风情况进行了多次督查,对广大干部作风改进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但由于对乡镇监管难度大,特别是对村一把手集人权、事权、财权于一身,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公权过于集中,监督难以到位,上级是山高皇帝远,监督不到,同级是你不管我,我不管你,互不监督,甚至同流合污;下级是怕穿小鞋而不敢监督,从县纪委信访室手里的信访案件数量可以看出,基本上近两年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违纪的案件要占到信访案件总数的**%-**%,其中反映村一把手的又占到**%-**%。因此对乡镇基层干部的监督刻不容缓。

  四是奖惩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定性不定量,以软指标为主,评价尺度很难把握,没有形成一个效能考核与奖金、干部提升、晋级挂钩的评价机制。这导致,有些机关对干部的考核、使用存在诸多弊端,有时仅片面看数字、看名声而不顾实绩,导致一些干部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创名声上下功夫,更有甚者靠接关系走后门;有些机关奖惩制度不严明、不科学、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奖惩机制。对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存在着流于形式、止于表层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三、建立**县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一)着眼牢记宗旨、强化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作风建设首要的、基础的、长远的工作还是要抓教育,并形成通过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干部改进作风的良性机制。一是健全经常性学习制度。作风养成离不开教育引导,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定期安排作风建设专题学习,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熔铸到党员干部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工作行为之中,真正使机关干部成为道德的模范、作风的表率。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保障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理论与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应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次作风建设专题教育培训活动,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更新纪检监察知识,不断提高纪检工作的能力素质。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清风电视专栏、**清风网站、简报等媒介,及时宣传报道作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树立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着眼密切党群、执政为民,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

  一是要继续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县级领导对所包乡镇工作定期调度,带头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对重点工作做到亲历亲为,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督办落实,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针对性。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预约接访和包案解决重点信访问题制度,广泛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锤炼党性作风。二是要继续健全便民服务机制。目前全县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应立足运行规范、渠道畅通、处理迅速、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将财务支出审批、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信访受理、计划生育等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实行从受理登记、整理分类、办理反馈到办结回访的一站式办理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要求在5至7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并加大督办问责力度,定期对各部门的办理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对工作不主动、行动不积极、延误最佳办理时机及造成其他负面影响的相关人员严肃追究责任,使其发挥作用,成为面向基层、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要继续健全为民办实事制度。建立完善《为民办实事推进措施表》,将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层层分解,确保为民解难题、解民忧。坚持每年向群众公开承诺办好一批实事,全程公开重点项目实施进度,接受群众的监督。整合**清风网、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着眼民主评议、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要开展民主评议机关科室活动。要结合作风整治活动,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开展民主评议机关科室活动,解决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慵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现象,达到评科室、带机关,整作风、提效能的目的。首先,民主确定参评科室。在单位自报、向人事编制部门查阅资料、向有关人员咨询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意见,有县委常委会审核把关,在全县部分单位股室中,筛选出几个涉及执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室。其次,科学选择评议方式。评议的代表主要为**监督员,评议活动通过内部整改和外部监督相结合,采取自查自纠和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自查自纠阶段是参评科室对自身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工作作风及勤政廉政等方面工作的自我评议,是股室积极整改发现的问题并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民主评议阶段通过对综合测评、电话咨询、明察暗访和整改情况配备相应的分值,最终以总得分高低进行评比。其中电话咨询、明察暗访和整改情况三项实行扣分制,每发现问题一次扣除相应的分值,扣完为止。最后,注重评议结果运用。评议结果实行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名列前三的科室分别由财政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对符合条件的股室负责人优先向组织推荐重用;名列第一的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单位主要领导当年优先给予评先评优。对名列倒数后三名的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单位班子成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除不同级别的工资奖金;单位主要领导需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并在县电视台向社会承诺整改措施。属双管单位的,其评议结果和成果运用方式将一并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二是要建立多形式监督及群众评议制度。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明察暗访等方式,逐步完善采用面上随机查、线上重点查、点上深入查的方式,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全面掌握各单位效能建设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和村级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乡镇村一把手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权力运行程序和村干部施政行为,让村权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廉洁问题发生。同时,继续在全县集中开展万人评活动,促进广大公职人员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得到提高;组织**监督员,对部门下基层执法,乡镇村基层站所、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并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视作风建设且成效明显的地方、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抓紧,作风状况差,群众意见多,问题多发的单位,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特别是要把一把手抓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内容,每年进行重点考核,对本单位本部门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的一把手,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或予以组织调整。

 (四)着眼问责警示、重在预防,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一是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各级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单位的作风建设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对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承担领导责任。二是要完善作风建设经常性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把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根据效能问责办法,对违反党性原则,作风问题严重的党员干部,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于尚未构成违纪的,充分运用组织处理手段,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对违法违纪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继续围绕万人评活动,对排名最后的部门和单位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对评议活动中收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对排名后两位的部门跟踪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调研报告 现状 机关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