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学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内容解读及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时间:2021-10-21 13:17:53 浏览量:

2 篇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内容解读及学习 20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篇一: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重点内容 解读

 前言:

 2021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如何确保“十四五” 开好局? 明年经济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在哪? 在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

 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一、

 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

 肯定工作成绩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 准确判断形势, 精心谋划部署, 果断采取行动, 付出艰苦努力, 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 世界瞩目、 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 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历经艰难险阻,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

 “十三五”

 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会议指出, 今年是“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

 经过 5 年持续奋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 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答案背后的规律性认识:

 “ “ 五个根本” ”

 会议强调, 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 重大考验面前, 党中央的判断力、 决策力、 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 确定最优路径, 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只要坚定“四个自信” ,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 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只要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只要秉持科学精神、 把握科学规律、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 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二、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会议指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必须清醒看到, 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复苏不稳定不平衡, 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积极应对

 做到三个“ “ 要” ”

 要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必胜信心, 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要办好自己的事, 坚持底线思维, 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 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2021 年宏观政策取向 总体要求

 会议强调, 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 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坚持系统观念, 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 任务,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强化科技战略支撑,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确保“十四五” 开好局,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

 稳定性、

 可持续性

 会议指出, 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 稳定性、 可持续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 不急转弯, 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 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 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 开好局。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 更可持续, 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在促进科技创新、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 合理适度, 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 完善债券市场法制, 加大对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 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会议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注重需求侧管理, 打通堵点, 补齐短板, 贯通生产、 分配、流通、 消费各环节,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 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

 2021 年八 项重点任务

 会议确定, 明年要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 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 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 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 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 等机制。

 要规范科技伦理, 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 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

 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 针对产业薄弱环节, 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 问题, 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打牢基础零部件、 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

 要加强顶层设计、 应用牵引、 整机带动, 强化共性技术供给,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 储蓄、 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 完善社保,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 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提高教育、 医疗、 养老、 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 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 统筹好产业布局, 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 保护知识产权, 建设统一大市场, 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要大力提升国内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审查机制,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家安全。

 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加强种子库建设。

 要尊重科学、 严格监管,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 技术攻关, 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要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 防止“非粮化” , 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反垄断、 反不正当竞争,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 健全数字规则。

 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 数据收集使用管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要加强规制, 提升监管能力, 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

 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 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 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 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

 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 整顿租赁市场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八是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要抓紧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大力发展新能源, 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五、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会议指出,

 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 接续奋斗, 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要继续艰苦奋斗。

 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 留足政策过渡期。

 会议强调, 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继续做好“六稳” “六保” 工作, 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 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

 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强化普惠金融服务,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 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

 要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 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和政策, 更加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抓好农业生产, 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

 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推进“放管服”改革,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要加强污染防治, 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要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六、

 加强党的领导,

 以优异发展答卷迎接建党

 100 周年

 会议指出, 适应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 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

 督查、 督导等工作要规范进行, 讲求实效。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 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

 要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 自觉赶上时代潮流。

 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 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要继续深化社会治理,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疫情防控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 工作, 严防死守, 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要安排好“两节” 市场供应, 确保基本民生, 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工作。

 会议号召, 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100 周年,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二:学习 20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范文)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简报(下称“简报” )。其中,公报设定了直至 2035 年的未来 15 年远景目标,规划从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人口和对外开放等几个重要方面阐释了未来 5 年的发展战略,简报则进一步明确了明年工作的重点任务。这三个文件相互衔接,由远至近、由宏大战略到具体战术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部署。

 笔者以为,理解中央精神需要基于对未来全球格局的几个判断:第一,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此消彼长趋势将会得到延续,甚至加快。除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此次新冠疫情的冲击,发达经济体都在面临由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停滞、收入分配恶化等因素造成的长期停滞问题;第二,全球经贸格局正在从 2008 年全球危机以前的以美国为中心、以 WTO 为纽带的全球化转向以中、美、德为主导、由区域贸易协议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了新“三国志”格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网络、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网络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网络,区域经贸网络的竞争和融合是未来全球化的主旋律。其中,亚太网络规模最大,RCEP 的签署将进一步刺激亚太网络的发展;第三,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自身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突出表现为内循环不畅,外循环面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挤兑。

  就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政策层面对形势保持高度清醒,认为尽管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较快,但“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 ,因此,“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急转弯” 。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上,简报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两个重要的抓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后者是最新的提法,意味着未来将从原先只注重供给侧转向要关注供求两侧。这种变化实际上隐含地指出,在经历了多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目下的矛盾焦点至少在短期内是需求侧的问题。

  从简报为明年确定的八项任务看,笔者认为有几大看点:

  第一,科技自强与平台整肃。政策层面对“创新”的认识已经从以往全面鼓励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种平台创新,甚至默许监管套利,转变到对突破核心技术的大力支持和对数字平台盲目扩张的管制。八项任务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均涉及科技自强,其中,第一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指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 ,这与第二项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提出的“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相呼应。与此同时,第六项任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则主要针对的是近些年的各种数字平台,尤其指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

  第二,需求管理和财政政策。实际上,从“双循环”的提出到此次简报,中央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短板在于内需不足。在简报中第三项任务“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中,就扩大消费而言,意识到这并非一日之功,所以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同时“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匹配,也意味着财政支出的转向。比较而言,内需中的投资在短期内对经济拉动作用似乎更加重要,尤其是“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作用。从投资方向看,包括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城市更新行动等。从需求管理政策看,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有两个变化:财政支出更多地转向公共服务和少数重大基础工程,同时,支出的责任将更多地上交给中央。

  第三,改革是基础和前提,但需要以开放促改革。从简报第四项任务“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内容看,有两处值得注意,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简称CPTPP)。CPTPP与已经签署的RCEP存在三个重要差异:其一,涉及国家范围不同,CPTPP 包括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因此,如果中国进一步加入 CPTPP,则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经贸网络将融合进除美国以外的美洲网络;其二,关税减免和去除非关税壁垒的力度和范围不同,CPTPP 的力度更彻底,范围更广;其三,规则不同,CPTPP 涉及国企、劳工、环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对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我国来说,尤其是国企“竞争中性”的问题非常敏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加入 RCEP 后,继续表态要加入 CPTPP,说明政策层面已经意识到未来全球经贸格局的竞争态势,不积极开放就会被动“离群” 。为此,必须用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

  第四,住房政策彻底转向,“房住不炒”落实到具体行动。简报第七项任务“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用了大量篇幅讲述租赁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表明过往以来的“房住不炒”正在从主要依靠政策昭示变成具体的行动,即“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这种政策转向将对明年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一个基本判断是,房地产销售和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将得到根本扭转。

  第五,防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及其衍生的风险。从2018 年以来,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但此次简报中在第四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尚属首次。当然,逃废债行为不仅限于地方政府,但未来的焦点主要是地方城投和其他国企债务。从我们对地方政府债务(含地方政府本身的负债和城投平台的负债)的跟踪测算看,明、后两年将是偿债高峰,部分省市将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的另一个衍生风险就是中小银行问题,除了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外,未来两年恐需要加快失败银行的退出。

相关热词搜索: 精神 学习 年中